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乃婷 《商》2014,(50):124-124
亨利·詹姆斯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小说《黛西·米勒》一经发表,便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反响,他称其为自己创作的最幸运的作品。通过阅读对亨利·詹姆斯的批评和研究发现,对这部作品中所体现的母性缺失只有少数提及。因此本文以此为论点,以期对这部作品以及亨利·詹姆斯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不会追赶时尚的人,以致没有读过80后著名作家韩寒的作品,心中总有一些遗憾. -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部韩寒的,小说<他的国>,就花了一天的时间来拜读这部他自己都说是他迄今为止"写得最好的小说".  相似文献   

3.
孙挺 《品牌》2014,(10)
《活着》是当代著名实力派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发表于1992年,是余华所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作为余华的转型之作,不同其以往的作品,展现出作者全新的叙述艺术风格,通过双重叙述声调、重复的叙述方式及平缓的叙述声调,完美的展现了作品。  相似文献   

4.
《商》2014,(6)
菲利普·罗斯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犹太裔作家之一,被誉为"美国活着的文学神话"。小说《乳房》于1972年发表,属于罗斯较为早期的作品,但是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却十分稀少。本文试图从欲望障碍入手,剖析小说中反映出的欲望的麻木、压抑、恐惧三个方面,从而达到关照现代知识分子的欲望困境乃至生存困境的目的,这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晚唐作家裴幸刑的文言小说集《传奇》是一部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著作,长期以来一直被治小说史者所重视,因为它成了唐代小说的文体共名。其实,这部小说的作者裴硎是一个具有道教情怀的文人,而他所创作的小说集《传奇》,是一部顺应崇道潮流、宣传道教文化、神仙思想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丁敏 《商》2014,(6):58-58
菲利普·罗斯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犹太裔作家之一,被誉为“美国活着的文学神话”。小说《乳房》于1972年发表,属于罗斯较为早期的作品,但是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却十分稀少。本文试图从欲望障碍入手,剖析小说中反映出的欲望的麻木、压抑、恐惧三个方面,从而达到关照现代知识分子的欲望困境乃至生存困境的目的,这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薛丰年  ;崔延琴 《商》2014,(50):114-114
由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道林·格雷的画像》是英国文学中一部经久不衰的作品,它总是因其内容和其中的唯美主义描述而饱受争议。在这部小说中,唯美主义贯穿了整个故事,包括小说主题,人物塑造,以及多种隐喻等。本文旨在分析唯美主义在以上各方面的表现,向读者呈现小说及奥斯卡·王尔德终其一生追求并力行的唯美主义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秦宇泰 《商》2013,(15):307-307
约瑟夫·海勒的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黑色幽默文学经典之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晚期为时间背景的讽刺小说,大部分研究者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该小说的讽刺性以及文中出现的逻辑陷阱上,很少有人重视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战争。在该小说中,海勒以一名二战老兵的身份,向人们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不同人物对战争的不同看法,向读者揭示约瑟夫·海勒本人对战争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庞静 《消费导刊》2009,(23):230-230
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被鲁迅称为"晚清中国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本文拟立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从小说部分情节及主人公老残的身上,来探寻作者的个人思想轨迹,从而达到对这部作品更深入理解以及对刘鹗其人其事有一个公正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纵观苏童的小说创作,透过他委婉哀伤的笔端,不难发现苏童对于"逃亡"有着欲罢不能的眷恋,作品中的人物几乎都有想挣脱现状的逃亡情结.在<我的帝王生涯>中,苏童通过主人公端白跌宕起伏的一生使逃亡意识得以彰显,因此,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主人公端白的逃亡史,一场挣脱人性束缚的大逃亡.  相似文献   

11.
《商》2015,(5)
作为萨克雷最主要也是最为人所知的作品《名利场》这部小说揭露了十九世纪英国上流社会的浮华与虚伪,把形形色色的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仿佛使读者置身于那个年代。也因为这部小说所具有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意义,曾被多次翻拍成影视剧搬上银幕,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改编都那么令人满意,有些改编甚至是毁灭性的。诚然,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来说,每一位读者的解读都可能会有所不同,影视改编也是一种再创作,改编者可以结合现有的时代背景对某些内容进行新的诠释,但原著作者的写作初衷并不应该被忘记,观众们的认知权也应该获得尊重。  相似文献   

12.
自从20世纪30年代起,维吾尔小说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体裁出现在维吾尔文学中。经过20年多年的模仿、探索和锻炼,维吾尔小说家队伍初步得以建设,但小说家创作水平还是不够理想。解放之后,维吾尔小说体裁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形成了规模阿布部外力·克热木和买买提吐尔逊·牙生合作撰写的《当代维吾尔小说论》是一部从历时和共时视角介绍和研究维吾尔小说形成、发展以及创作等诸方面内容的学术著作。维吾尔小说体裁形成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但维吾尔小说创作发展较快,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维吾尔小说体裁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和艺术水平等诸方面部得到了较高的提升。就维吾尔小说成绩来讲,小说理论研究还是不够理想,从这个角度来讲,这部学术成果弥补了在维吾尔小说研究中的理论空白  相似文献   

13.
王祖基 《消费导刊》2009,(20):223-223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是作者对她与一个中国人的爱情故事的书写,本文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角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认为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异域形象,表达了对他者文化的向往。  相似文献   

14.
王晓琳 《中国市场》2014,(52):215-216
《生死疲劳》是莫言写的一部小说,里面反映出人与土地的关系,《生死疲劳》这部作品颠覆了我们在传统观念、思想中对受压迫的劳苦大众与高高在上的地主身份的认定。本文通过对莫言小说《生死疲劳》的解读,在生死轮回中理解作者对土地的深情赞颂和依恋,以及对半个世纪围绕土地变迁的感叹。与此同时结合当今社会提出文学对法治的启发和构想,谈谈土地制度的改革和相关法规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5,(4)
路遥用其独特的笔触在《人生》中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时代的人性特征,展示出了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的矛盾与冲突。这部小说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主要是在于其主题、人物与情节三个方面的对比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这部小说的韵味。  相似文献   

16.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应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其中象征主义的手法应用尤其突出,本文对本部作品象征主义的手法运用进行尝试性的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让读者更深入的理解该作品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7.
喻欢欢 《消费导刊》2009,(15):216-216
在艾米莉·勃朗特30年的短暂人生中,她给世人留下最宝贵的财富是她的《呼啸山庄》。这部小说奠定了她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但这部伟大文学作品问世不久即遭到攻击,这主要是因为它完美地反映了哥特式小说的主要特征。本文将从哥特式小说的基本风格入手,阐述《呼啸山庄》中哥特式风格的成因和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一部写成于1982年的小说,搁置了25年后,在去年,作者"拿出来重读了一遍,自己觉得还有些感动,又让几位朋友看了,说是不错,于是又拿给出版社".出版社接受了这部书稿,在不久前出版.这本书的出版过程,就证明这是有生命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简·爱》这部小说有着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不仅为历代读者所钟爱,而且每个时代的评论家都能从中发掘出新的内涵。本文拟从情节模式和结构安排着手,通过对其股故事情节的解构来分析这部小说的情节艺术。  相似文献   

20.
畅销书     
《我的千岁寒》王朔著作家出版社推荐理由:这部作品让汉语有了时态。这部作品全是文字的精华,这是给高级知识分子看的美文。——王朔这本书取材于《六祖坛经》,写的是主人公慧能悟道的传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