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年了     
过 年的 鞭 炮 喧 响凝 固 了人 生喜 乐 , 过年 的 吉 祥 花篮盛 满了 家 庭 福气 , 过 年 的迎新 钟 声 撞 开 了 神 州 新 貌 ,过年 的报 春 鸟 语啼 红 了 华 夏春光 在 这 辞 旧迎 新 的 良 辰美 。景 里, 当 年 味浓 得 让 我 们的热 火 朝 天 地 去 拜 年 的 时 候 ,我 们的 肺 腑便 发 出 了 声声 祝 福 。 我们 祝 福 自 己 的 家 人 、朋 友 、同 事 、恩师 ,祝 福 他 们 生 活 小 康 ,身 心 健 康 ,家 庭富 康 ;我 们 还 要 祝福 自 己 在 新的 一年 里 意气 风 发 、 再接 再 厉 更 上一 层楼 ;我 们 更 要祝 福 亲 爱 的祖 国 …  相似文献   

2.
吃完晚饭刚想出去遛弯儿,楼上上初中的邻居小童把我堵在门里,他说老师留下一篇作文题——记童年时代难忘的一件事。小童很茫然的告诉我,他并没有什么童年难忘之事,显然很难写出篇像样的作文来,让我帮着找找思路。是啊,小童家和我邻居多年,这孩子也是我看着长起来的,简直就是生活在蜜罐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父母还有四位老人的疼爱,在家里是呼风唤雨说一不二。  相似文献   

3.
现实仿佛已经让很多人丧失了微笑的能力,一旦有某个人似乎没有理由微笑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有些不正常了。而曾经,我便发现了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走路微笑的人。当他微笑着,很自我的微笑,从我对面走过的时候,蓦地,我只是感觉他似乎和别人不一样,他牵制着我的眼球,同时也令我惊讶:他居然是微笑着在走路的!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独自走路脸上还带着微笑的人。也许他刚刚接了他心爱的人的电话?或者在这喧嚣的闹市里,他正沉浸在美好的回忆里?或是工作上得到了他人的赞许和领导的肯定?……我内心对他的微笑充满各种好奇的猜想,总想为他独自走路时的微笑找出一个合适的理由。  相似文献   

4.
段连波 《中国金融家》2012,(11):117-117
2010年4月,我从部队转业迈入了人民银行河南省某县支行的"门槛"。当时,我的三叔是一个跑"买卖"的商人,一年365天,家里面的凳子没坐热过,今天人还在海南,可能两三天后就在东北了。因此,他也"领跑"了我们村子里面的"时尚"":小卧车"、电脑……三叔虽然风光,却总有一件与他的  相似文献   

5.
贫贱夫妻     
大伯进城,为伯母买点药,捎带买点日常用品。因为时间紧,来不及交电话费,就托我用“缴费通”网上代缴。因接近中午,我挽留他吃午饭。毕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让他空着肚子骑车十五里返回家,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而大伯执拗不肯:“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还把那块东西锁在家了。”大伯语  相似文献   

6.
说说贾幽默     
说说贾幽默●李其祥在单位里,老贾的幽默是有名的。人一幽默,别人就喜欢接近。久而久之,老贾成了“贾幽默”,他的真名反倒被人们淡忘了。老贾有一副古道热肠,不管谁求他,他都乐意帮你排忧解难,在他的幽默里,不知不觉中让你得到了满足。小赵大学本科毕业,在学校时...  相似文献   

7.
《白领金融》2004,(4M):30-32
还没有见到李志亚时,就听朋友说,他属于很忙的那种人.从他身上你可以发现很多现代人需要的东西,很有思想很有内涵。的确,走进李志亚的办公室就看见他在打电话,手里的笔一刻也没有停。我坐在另一个办公室里等他,他三次从我身旁走过只能匆匆地冲我一笑.搭话的时间都没有。  相似文献   

8.
<正>我有个朋友,他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却有点写作天赋,就凭着那点天赋和后来不懈的努力,他的文章居然屡屡在各大刊物上发表,成了一位在圈子里小有名气的写手,我心里总是很好奇,他是怎么把自己文章"推销"出去的呢?前不久的一个周末,我想去问朋友借本书看看,刚走到他家窗户下,我就听到了朋友在大声地朗读文章,我纳  相似文献   

9.
丁芒 《湖南地税》2006,(3):61-62
湖南邵阳山石先生与我是故交,《黄山石诗文读选》是我给他写的序。他一生多能。能文能诗,能书能画,能琴能剑,特别对中国书法发展史,颇有研究,他的临池工夫,我曾在宋陵《神墨碑林》见到。最近又在《中国收藏杂志社》上见到他的书法作品和作品点评文章,可见他是一位有一定影响的书法家。此次,他拟出册书法集,又请我为写前言,我在此就中国书法史的发展和他一生在书法上的心路历程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挑战规则     
公元前555年冬天,马其顿将军亚历山大率领军队进入亚洲的一个城市扎营避寒。他听说城市里有一个著名的神谕:谁能够解开城中那复杂的“哥顿神结”,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亚历山大满怀信心,驱马前去解结。可是,他尝试了几个星期,却无法找到结的两端。他茫无头绪,但又不甘罢休。思来想去,突然顿悟:“我何不自己制定一个解结的规则呢?”于是,亚历山大扬眉剑出鞘,他将“哥顿神结”砍开两半,结被彻底“解”开了。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15岁移民澳大利亚,在墨尔本度过少年和青年求学时代的人。就在硕士毕业前半年。我有幸加入了一家对冲基金公司,从此走上了职业投资的道路。2009年,在度过两家对冲基金公司的投资分析和操盘生涯后,我决定回国创业。如今,每当我检视自己在北京创立的债券基金时,都会深感当初决策的正确。  相似文献   

12.
雅园 《理财》2005,(3):91-91
杰克家是这座城市里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 父亲雷曼是个职员,如果他不把工资的一半用于医药费或给比他们还穷的亲戚,那么他们的生活还算过得去。 母亲经常劝说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在生活中怀着一线希望,也就等于有了一大笔精神财富。” 不久,一家百货商店的橱窗里展出了一辆崭新的别克牌轿车,这辆车将在晚上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获奖者。虽然杰克常常想入非非,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幸运女神会在晚上给他家带来好运。当广播里大声叫着杰克父亲雷曼的名字时,杰克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当看到父亲开着车缓缓驶过拥挤…  相似文献   

13.
又要说到人才了。“人才”无疑已经成为了现代任何机构部门里最好的资产,当然,这对于现代的金融服务机构来说更是如此,但让人遗憾的是,由于被安排在特定的组织结构中,“人才”们往往被限制了各自时代的必需的业务灵活性,而在这样的一个复合官僚机构中,在分割化的、有组织并且被分了等级的这样一个金融服务企业里,如同在工业分配线上的作业,个体也就不得不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并形成了所谓的“家”或“师”,就比如“现代金融家”。  相似文献   

14.
王永庆先生是台湾地区最大的企业、也是世界500强之一的台塑集团的董事长,被誉为“经营之神”。鲜为人知的是,王永庆先生因家贫15岁小学毕业后,就到一家米店做学徒。后来,他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也开了家米店。为了和隔壁那家日本米店竞争,他在赢得客户方面颇费了一番心计。一是把夹杂在大米里的沙子、碎石子等杂物挑干净再卖。那时候,由于加工技术粗糙,  相似文献   

15.
家的变迁     
家给人带来的是快乐幸福,家给人带来的是温馨美好,家给人带来的是无限的活力与朝气。同时,家也是一首时代的歌。今年,正值我国建国六十周年,作为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人的我,每当回顾起家的变迁,心情就格外激动;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博览》2011,(19):20-20
我的童年,生活在美国中西部小镇奥马哈。伴我成长的房子建于20世纪初,1958年父亲花费31500美元买下了它。房子是很普通的独栋小屋,没有围墙,从厨房的后门出去.就到了别人家。我们养了两只猫,还有一条叫汉密尔顿的狗。外祖父母住在只隔两个街区的房子里,我总是步行到外祖母家.等待我的是加了糖果的冰激凌。父亲至今还生活在那栋小屋里,80岁.每天高兴地开着用了20年的车去上班。他说自己幸运.不是因为有了巨大的财富,而是开心他可以做他喜欢的事情。如果你现在某天晚上去我父亲家,可能跟我B岁时看到的场景是一样的父亲穿着普通的睡衣,坐在同一把椅子里,吃三明治和炸土豆条,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17.
我的傻弟弟 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分在储蓄所。一天下班前送走款车,我们正在清理地面,一个八九岁左右的男孩走进来说“我找我爸”,一看就知道是个智障儿童。他只提供了一条线索,父亲在粮站上班。我打遍所有关于“粮”的电话,终于找到了他的父亲,一提地点,恰好是我下班路过的地方。我买了冰激凌给他,手牵手送他回了家。  相似文献   

18.
岳父的存折     
岳父是沈阳铁路局通辽公务段退休工人,建国前参加工作,在铁路公务段干了几十年的巡道工作,真可谓地地道道的普通工人。我每次见到岳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他慈祥的笑容里在掩饰着什么。脾气倔强的老人家从来不要儿女的资助,也从来不给儿女添麻烦,每次来我家,最多只是住上一天,就借口一个人待不习惯回去了,我知道他是不愿意给我们添麻烦。  相似文献   

19.
上大学时,一位资深的经济学专家有一次来学校作报告。专家希望在下面听讲的人配合自己,于是他问报告厅里有多少学经济的学生。专家问了三遍,我们底下的同学却没有一个人作声,有些人甚至一时间头都低了下来,生怕专家询问的眼神触及自己的目光。其实,我们之中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学经济的,但由于怕演讲人随后提问,故都不愿让他注意自己。专家是个很会揣摩听众心理的人,他苦笑着说:“既然大家都沉默,我就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20.
我工作的单位在农村乡镇,李大爷是我们这儿的“常客”,家就住在银行对面,有事没事总喜欢到我们营业间坐坐,人可热心了,平时没少为我们介绍业务。这不,他又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