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时期,楚围令尹孙叔散在苟陂县兴修了一条南北走向的水渠、水渠又宽又长.足以灌溉沿渠的万顷农田,百姓受益很大,都颂赞孙叔敢是爱民如子的好官,要为他树碑立传。可是水渠修成后,沿堤的农民就开始存旱季把庄稼种到堤岸边,有的甚至把农作物种到了堤坝内。等到雨季来临时渠水上涨,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随着“四荒”使用权的拍卖和转让,我们发现许多荒坡荒堤,以前长满了树木和青草植被的绿化带,现已逐年减少,被人为地砍伐和开垦成了用来种植麦豆的庄稼地。笔者在安徽省新、老濉河,潼河等河道上发现,80年代绿化造林的成材林已基本上被砍光,近几年虽花了很大力气植树,却因河堤、坡被农民耕种而栽不住树了。南接新濉河、北连民利河的小汴河的两岸河坡已被农民开垦成了三级梯田,一直种到水边。收种季节,拖拉机在前年和去年栽植的杨树林间耕作,根本不管会不会撞断小树,有的人故意拔掉小树种庄稼。许多地方的“四荒”绿化带…  相似文献   

3.
李俊昌 《乡镇论坛》2010,(19):25-25
<正>近期笔者上班,沿路看到不少农民将收获的庄稼弄到公路上打制、晾晒。这使我猛然想到又到夏收农忙季节。一些居住在公路沿线的农民贪图省事,把收割的小麦、油菜等庄稼运到公路上进行处理,让过往车辆碾压脱粒,他们自以为省力省钱,殊不知在公路上晒粮打场危害很多。  相似文献   

4.
石家友 《企业文化》2007,(12):18-18
农民种庄稼,把种子播种到地里有讲究。深了不行,嫩芽拱不出地面;浅了也不行,种子吸收不到水分。这还不算,还得施肥浇水。农民管这叫"落地生根"。落地生根了,才能开花结果,才有收获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从前,一个老农种了两片庄稼地,一片在东南,一片在西北,相距甚远。这一年,幼苗刚成长恰逢扎根期,东南一片有雨,而西北一片则滴雨未见。扎根期过后,东南与西北的气候相同,有许多人认为东南片的庄稼一定优质高产,因为它的幼苗期生存环境优越。但事实恰恰相反,到年底西北片的庄稼亩产1000斤,而东南片的庄稼亩产800斤。有许多人不解,就找老农去询问,老农一听哈哈一笑说:“道理很简单。西北片的庄稼幼时少雨,看似不利,但因为雨少,庄稼为了生存,就把根扎得很深且很牢。到后来,在相同的条件下,根扎得深的庄稼,就能汲取到更多更丰富的营养,也难怪它们…  相似文献   

6.
洞察之眼     
宗庆后:就业就是一种创业 我看到数据显示,现在有两亿九千万农民在沿海地区打工,但这几年沿海地区却常常招工难.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产业转移是一个出路,就是耍把沿海地区已经过剩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步转移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科技兴农意识的增强,各地农村纷纷建立了“庄稼医院”,这对指导农民生产、夺取农业生产丰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笔者在下乡走访时了解到,有一些“庄稼医院”名不副实,农民气愤地称之为“装假医院”。据调查,“庄稼医院”名不副实表现在:一是出于应付上级检查。供销社要求各乡镇都要建立“庄稼医院”,并且要作为考核。评先进的重要内容,做块牌子挂一挂,也算有个交待。二是借“庄稼医院”之名来行经营牟利之实。一些挂有“庄稼医院”的地方其实是以出售化肥、农药和各种农用器械为主的农资商店,有的甚至兜售假冒伪…  相似文献   

8.
于伟 《乡镇论坛》2008,(17):22-22
近年来,德国联邦可再生能源联合会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能源,他们号召农民不要光把庄稼用于生产粮食还可以用于生产能源。由于有不菲的政府补贴,不少德国农民都乐意把庄稼用于生产沼气。  相似文献   

9.
门市部     
李志明 《乡镇论坛》2009,(18):17-18
门市部坐落在村子偏西处。 从我家去门市部需走一个“L”字形。经过长长的北大街,再拐进一条窄窄的小巷,走进一扇面西的大门,在一个很大的院落里,有几堆柴草和庄稼秸秆,沿杂草中踩出一条小路走进一排面北的土坯草房,就到了村里唯一的门市部。  相似文献   

10.
蔡以国 《乡镇论坛》2010,(22):27-28
早在19世纪80年代,地处鄂西北边远地区的宜城,因受一场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后,在河边、水田甚至菜园都受到一种叫大头虾的侵害,而且越来越多,越长越大,不断危害庄稼,扰乱了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很多农民因为虾害不敢种庄稼,于是纷纷外出打工。90年代初,打工回来的人才知道它叫做龙虾,虽然知道能吃,但都不知道怎么个吃法。  相似文献   

11.
托口古镇位于湖南省洪江市西部边境、清水江与渠水汇合处南岸,沅江自此开始沿东北方向注入洞庭湖。该镇非物质文化积淀深厚,内容丰富,极度濒危。杨公信仰文化就是其中一例。杨公是该镇乃至整个沅水中上游一带人们顶礼膜拜的保护神,并在人们日常劳动、生活及重要节庆中形成奇特而浓郁的信仰习俗。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下基层搞农资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基层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门市部营业员的农技知识十分贫乏,他们对一些农药的用途用量也讲不清楚,对一般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就更谈不上了,虽然门口挂有“庄稼医院”的大牌子,但“医生”仅仅是卖化肥、销农药,服务很单一。“庄稼医生”不懂诊病开方,问题就严重了。农民碰上情况到“庄稼医院”来咨询,对什么药治什么病弄不清楚、答非所问,或者胡乱开个方子,岂不误事?人家误了工时又浪费钱,更重要的是影响生产,“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这句老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日子久了,农民对我…  相似文献   

13.
有些农民信奉这样的经营之道:“紧庄稼慢买卖。”意思是说,种庄稼按节气,农时不可违,一定要赶上趟,而经商做买卖则要慢慢来,冷等。“紧庄稼”没有错,而“慢买卖”在当前则是阻碍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的一个旧观念。在“慢买卖”信条的支配下,有些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缺乏时间观念和效益观念,致使本地畅销的产品,常常错过市场机会而滞销,降低了经济效益,甚至造成损失。例如,有人栽植板栗和山植,本来四五年可收益,但不抓紧管理,六七年仍不见效益;有人在市场畅销时投资养花、养驼鸟等,但行动却慢慢腾腾,结果等产品千呼万唤始出来时…  相似文献   

14.
朱文娟 《乡镇论坛》2011,(17):21-21
如今,农村很多地方都有所谓的“庄稼医院”,有的是政府农业部门创办的,有的是个体工商户创办的,有的是农民自己开办的。这些“庄稼医院”本意是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怎样防治害虫、怎样合理施肥等等,以确保丰收。然而,有些地方的“庄稼医院”虽然高高地挂着“为农民服务”的牌子.却成了“庄家医院”、“装假医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为土地“输血”近年来,农作物产量越来越低,农民种庄稼越来越觉得不划算,如种的水稻,越来越是壳多、穗短、粒少。又如种的红苕、洋芋等。苗子虽长势好,就是不结果实。原因就是种"化肥庄稼",土地缺乏多种足够的养料,肥力下降,土地板结,"贫血"严重。咋办?笔者...  相似文献   

16.
要懂得土里怎样长出白米饭的时下,谈到农事农时,一些农民说我们有的乡干部一问三不知。的确,在我们的乡干部当中,确实有少数不知道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收割,如何管理庄稼,甚至连一年有哪些节气也不清楚。如果不用农事农时,不知道农民在做些什么,在想些什么,怎...  相似文献   

17.
1999年6月18日,山东莒县技术监督局接到棋山乡政府的投诉,称当地部分农民用过一种硫酸钾复合肥后,庄稼出现生长不良、死苗现象。群众集体上访到党委、政府,要讨个说法。 接到投诉后,该局立即组织质检人员对剩余化肥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标有N、P、K含量各15%,总含量为45%的复合肥.  相似文献   

18.
李井水 《乡镇论坛》2014,(23):15-15
当前.晒粮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每到收获季节.由于缺少晒粮场所。农民朋友只好到公路上脱粒、晾晒粮食.乡村公路“粮满为患”.造成了许多问题。在公路晒粮,群众也实属无奈。近年来,由于国家土地政策的日趋收紧,一些麦场、地头都被农民种上了庄稼.晒粮的空间越来越小,晒粮难成为农民新的“老大难”。部分农民怕车辆碾到粮食.在路上设置了酒瓶、石块、木头等障碍物.使公路的有效通行路幅缩减了一大半.交通事故、行人摔伤现象时有发生.司机、行人怨声栽道。  相似文献   

19.
庄稼农具     
王新有 《乡镇论坛》2014,(15):38-38
自小生活在农村,对庄稼农具有着一种亲近感。儿娃不吃十年闲饭,还没脱掉稚气换下开裆裤,就懵懵懂懂地黏在父母的屁股后,开始了一年的帮衬打杂,在抚摸玩耍庄稼农具的同时,莳弄庄稼,渐渐对庄稼农活熟稔了,也得心应手了。  相似文献   

20.
农民“谈鼠色变”近来,不少农民反映:农村鼠害十分严重,成群成串的家、野鼠,不分白天黑夜危害庄稼、家禽家畜和传播鼠疫,成为农村一大公害,农民"谈鼠色变"。据初步调查:某县24个乡镇所在地、农户家中、庄稼地和林木区内均有不同程度的鼠害。尤其对庄稼的危害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