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我国金融开放力度的增大,在华外资银行采取了一些新的发展战略,旨在进一步拓展业务,壮大实力,抢占中国金融业的“制高点”。为此,作为在华外资银行主要竞争对手的中资银行,有必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外资银行的新战略、新动向,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提高竞争力,促进自身业务的更大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银行业对外开放不仅促进了外资银行在华发展,也推动中资银行在机遇与挑战中实现跨越发展。从十多年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出现的视外资银行为"狼来了"的呼声,到今天中资银行"出海远航",银行业对外开放不仅促进了外资银行在华发展,也推动中资银行在机遇与挑战中实现跨越发展。入世至今,历经十二年的发展,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在华外资银行应如何看待当前发展态势和挖掘潜力?在今后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3.
在华外资银行新的发展战略及中资银行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我国金融开放力度的增大,在华外资银行采取了一些新的发展战略,旨在进一步拓展业务,壮大实力,抢占中国金融业的"制高点".为此,作为在华外资银行主要竞争对手的中资银行,有必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外资银行的新战略、新动向,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弱化外资银行的挑战,促进自身业务的更大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外资银行的进入,在促进中国金融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同我国银行业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构成了严峻的考验。本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对我国金融业的作用及其在中国的竞争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我国银行业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中国经济枢纽的金融业按照世贸组织的协定逐步对外开放,并面临外资银行的挑战。近几年,外资银行资产所占比例虽没有大的变动,但其快速发展已经给国有银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如何,它相对国内银行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这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大量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但也加剧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克服外资银行的经营活动给我国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我国金融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需要对外资银行进行审慎而有效的监管。因此,建立完善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成为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中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张莉琴 《商》2013,(1):128-128
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命脉行业,影响我国经济建设成败。目前外资银行对进入和占有更多的经营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国内银行业也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而出现了压力,本文简要论述了在外资银行压下中资银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现状,对当前外资银行在华经营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外资银行发展面临困境应寻求突破。同时,本文又结合国家最新的金融政策动向,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金融服务理念改变对外资银行发展带来的有利之处,最后总结指出在华外资银行仍然具备优势与中资银行开展错位竞争。本文旨在说明引进外资银行对活跃中国金融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外资银行应抓住中国"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的新机遇,谱写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2004年2月13日,花旗、汇丰、东亚和瑞穗成为中国内地涉足非外资企业人民币贷款业务的第一批外资银行,并先期在上海实行试点。不久,上述4家获准的外资银行将可接受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大类中资企业的贷款申请或为其办理其他人民币业务。此前,在华外资银行仪获准向内地的境外人士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人民币服务。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业务的进  相似文献   

10.
外资银行与我国的金融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斌  杜宽旗 《市场周刊》2004,(9):65-66,57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经济、金融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我国的金融政策亦显现不相适应,其中包括银行系统的脆弱性、涉外金融法律的薄弱性和外资银行操作不规范性。从金融安全的视角,在华外资银行应该成为我国银行监管的主要服务客体。  相似文献   

11.
<正>放眼看去,中国的市场上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各类银行的分支机构。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各类金融机构近800家。国内雨后春笋般发展的金融业,给新来乍到的外资银行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难题: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途径?来自招商银行的经验可以给急于拓展市场的外资银行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2006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正式生效,标志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这将使股份制改造并上市后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为争夺高端客户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是一个应该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自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以来,在华外资银行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其业务开拓过程中遇到诸多战略性问题及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外资银行的财务、人才管理、市场营销环境和监管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外资银行正面临中资银行的竞争压力;人才流失严重;目标客户群体品牌忠诚度下降;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政策限制.认为外资银行应采取充分利用产品机会,多样化金融服务领域;扩大目标客户群,实行本土化经营等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相一致,我国外资银行的引进在总体上也是由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逐步推进的,外资银行在武汉的起步要晚于上海、深圳等地。1995年,武汉市被列入允许设立外资银行营业性分支机构的第三批24个城市之一。2006年,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中国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这两项政策举措影响着武汉外资银行发展的总趋势。到目前为止,武汉市共有外资银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2月11日这一天将被记录在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上。因为这一天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我国银行业为期5年过渡期即将结束,届时中国金融市场将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外资银行从此将享受国民待遇与中资银行展开全面竞争。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来临之际中资银行如何理性的面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制定发展战略;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扬长避短,开拓创新,提高竞争力,提高效率和效益,这是摆在中资银行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魏娜 《商》2014,(3):126-126,118
随着中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提升,中国金融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外资银行在中国取得的成绩,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共同成长使得银行业创新与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建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国的银行中,中资银行依然是占据了相对主导和决定性地位,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变化将使得金融市场更加的开放,在这种条件下,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相互竞争与互利的情况下寻求发展的新路线。  相似文献   

17.
相信很多人对于外资银行初入中国时国内金融业严阵以待的情形至今记忆犹新。但令人惊喜的是,中资银行在"与狼共舞"中不仅没有缩小阵地,反而在改革与对外开放中取得长足进步。从境外银行的分公司变成了"本地法人",从开拓外资银行的网点布局到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伴随着银行业对外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然而,这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华的外资银行利用中国金融开放扩大的机会,加快了发展中间业务和金融产品技术创新的步伐,目的是进一步拓展业务,壮大实力,抢占中国金融业的“制高点”和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按银行、保险、证券的顺序有序地进行的。到1995年底,共有3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了470个代表处;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了142家营业性机构,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20家、外资银行5家、中外合资银行5家、中外合资和外资独资财务公司5家、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6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1家。到1995年底,已正式营业的外资银行和财务公司共有129家,在华外资银行的总资产额达191.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1.7%,贷款总余额已达127.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8.2%。贷款中对境内企业贷款占主导地位,达90.4%以上。从  相似文献   

20.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取得积极进展,经营规模、客户对象和服务能力均得到良好发展。2013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12年,也是中国金融业履行承诺对外全面开放的第7年。这七年,世界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变;中国的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GDP更是跃居世界第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外汇管理局等相关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