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磁县在对农业综合开发中,切实加强农业开发资金管理,使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乃至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浙江省浦江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抓住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契机,以项目区建设为载体,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市场农业,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农业综合开发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作出了有益的探索。2000——2002年,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任务是改造中低产田5.2万亩,总投资2296.94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资金1066.94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230万元,村及农民自筹资金375万元,其他资金625万元。经过几年的农业综合开发,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抓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产业结构调…  相似文献   

3.
农业综合开发以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实行中央引导地方、国家引导农民,国家、农民及其他资金共同投入的机制。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想办但办不了的农业生产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直接让农民受益。十多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坚持这一机制,并在实践中根据农村改革和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机制内涵,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4.
祁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泽惠数十万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阳县地处湖南省永州市北部,是典型的"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人多田少农业县.长期以来,由于投入少,全县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5.
2008年10月下旬至今年2月上旬,安徽省沿淮淮北主产麦区发生了50年一遇的罕见旱情,小麦正常生长受到严重威胁,夏粮生产形势一度十分严峻。面对严重灾害,多年来一直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己任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罕见灾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抗旱保苗的中坚力量,皖北地区1534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在此次抗灾防灾中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基于动态性视角,运用系统性广义矩估计方法,构建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规模理论模型,依据2000-2013 年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省级面板数据,考量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存在规模效应,北方地区规模效应明显强于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正由规模经济向规模不经济转变.鉴此,应转变农业基础设施重点区域投向与农业基础设施的项目投向,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黎晗  方少华 《中国外资》2008,(10):160-160
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形成了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一、财政政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目前存在的不足农业财政工作既是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它是政府支持保护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一)财政政策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1.通过财政支农和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及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财政支农的最关键措施。在十几年的财政支农过程中,各级财政有重点地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1998—2000年,国家财政对水利、农业、林业、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达1236亿元。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  相似文献   

9.
为规范全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管理,提高全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使用效益,杜绝挤占、挪用农发资金的现象发生,江西省泰和县农业开发办和县财政局日前推出七项硬举措。  相似文献   

10.
近日,安徽省政府与国家农业发展银行签署协议:在2005-2007年的3年时间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向安徽省提供300亿元的政府信用额度。重点支持以粮棉油为主要原料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他涉农骨干企业,在购销、储运、加工、转化中所需的流动资金,以及技术改造、生产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所需的中长期信贷资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湖北省应城市农发办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生态环保”的高标准农田,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2014年,应城市共投入各类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7648万元,开展土地治理建设项目11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织金按照抓硬件投资环境超前建设这一思路 ,在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三年来引进资金3亿远销元加大投入使水、电路基础设施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为资源开发提供了硬软环境的强势依托,全县经济发避孕药一年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开发优势资源 发展高效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江苏省盱眙县财政、农业资源开发等部门根据县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促进“著名龙虾之都、特色休闲之都”建设为主线,以促进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为抓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此,3年间全县共投入资金4.46亿元,  相似文献   

14.
正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发展农业的一项战略举措,自1988年国家推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我国农业的整体生产条件、经济结构和综合产出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我国农业发展依然面临着农业现代化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低;农业生产成本攀升、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太谷县地处晋中盆地,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5%以上,素有“金太谷”之称。而左权县是一个革命老区,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这两个县虽然县情不同,但都面临着农业资金总量不足且使用分散,难以发挥规模效益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这两个县积极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途径,把有限的项目资金集中配置到优先扶持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上来,取得了较好的规模效益。2003年以来,这两个县共整合支农资金20395.7万元。其中,太谷县整合支农资金12016.7万元,左权县整合支农资金8379万元。在投入上,太谷县将整合的资金主要用于农业产业化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左权县主要用于14个移民新村的综合配套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及农业生态建设项目。其中包括:移民搬迁工程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没、农村道路建设、农村学校建设、退耕还林和经济林建设、小流域治理、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综合开发是以国家和各级财政投入为主、以项目建设为手段的一项综合性财政支农措施。它对改进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的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面临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为此,我们先后对大同、朔州、晋中、临汾、运城等市的1O多个县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了调研,组织有关方面的干部、专家、技术人员和农业种养人员召开了12次座谈会,就我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新形势下提高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它的基本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是它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是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一、农业综合开发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崭新道路 1.坚持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 开发初期,农业综合开发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主要是解决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从1994年起,农业综合开发安排部分资金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高效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尝试把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1998年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上作了重大调整,即实行"两个转变",努力实现"两个着力、两个提高"(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刘青云 《中国外资》2008,(9):187-188
隆回县紧紧同绕“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快基础设施步伐,努力改善农民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地走出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困境,开始步入了较快增长的轨道。2007年,隆回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290元,比2002年的2618增长25.6%,年均增长6.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