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贸易成本是经济活动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存在,但却被传统贸易理论甚至整个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长期舍弃了,或仅作为影响经济活动的一个外生变量。到了新经济地理学那里贸易成本才得到真正的"复活",被视为左右经济空间分布的核心变量。新经济地理学意义上的贸易成本,属于三个经济学分支"散论"的集合,即国际贸易理论尤其是新贸易理论之方法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论、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之间的集合。然而即便在新经济地理学那里,贸易成本主要是被当作影响经济空间集聚的一个因素,在相关分析中往往以虚设变量代替贸易成本,且鲜有实在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学理论当中,关于金融和贸易理论的研究长期以来大都处于独立分割的状态。金融学家大多只研究金融理论和实践,只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的贡献。贸易理论家也大多侧重于研究国际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真正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深入探讨其间的关系,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则很少,本文从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入手,深入剖析了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贸易成本是经济活动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存在,但却被传统贸易理论甚至整个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长期舍弃了,或仅作为影响经济活动的一个外生变量。到了新经济地理学那里贸易成本才得到真正的“复活”,被视为左右经济空间分布的核心变量。新经济地理学意义上的贸易成本,属于三个经济学分支“散论”的集合,即国际贸易理论尤其是新贸易理论之方法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论、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之间的集合。然而即便在新经济地理学那里,贸易成本主要是被当作影响经济空间集聚的一个因素,在相关分析中往往以虚设变量代替贸易成本,且鲜有实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传统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以杨小凯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利用其创立的超边际分析框架,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来解释当代的贸易现象,该理论也被称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本文根据该理论对交易效率和市场规模对贸易发展影响的刻画,利用面板数据的估计方法,对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无法令人信服地证明该理论的优越性,反而支持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所谓的“新贸易理论”。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划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际贸易:发生在具有相似的资源禀赋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发达工业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和发生在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技术流程以及具有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对国际竞争力的论述是以比较优势为指导,以产业之间的贸易为基础的贸易,已经不适合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则以国际竞争优势为指导,以产业内贸易和产业之间贸易为基础,符合现行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对外贸易应逐渐转向以国际竞争优势为指导,来提升我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秦法萍  郭璞 《现代企业》2009,(10):15-16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分析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解释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的理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针对国与国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的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但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世界国际贸易发展,在贸易实践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即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8.
针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进行对比分析,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推动力量以及各国关系四个方面实施分析,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国际贸易理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趋势已经引起对外经济贸易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外日趋密切的经济联系,急需大批具有扎实的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基础理论、通晓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精通外语、擅长外贸海运业务、可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事国际经济贸易工作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三个维度探究标准化对国际服务贸易企业的作用机理。按照传统国际贸易学的理论划分,从国际服务贸易规模、国际服务贸易要素组合与资源配置以及服务贸易利益等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并梳理了标准化推动服务贸易企业国际化竞争力提升作用机理:标准化与服务贸易企业技术进步化;标准化与服务贸易企业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标准化与服务贸易企业竞争"信息对称"化,基于该机理得出基于创新驱动和供给侧视角的服务贸易标准化三条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书速递     
《经营者》2007,(6):78-78
<正>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如何实现国际贸易的非零和博弈?这两个古老的国际贸易理论命题一直没有正确答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季铸教授撰写的100万字《世界贸易导论》,从全球视野和历史轨迹出发,运用结构主义哲学,以不对称原理为逻辑起点,通过一百多个经济原理和经济模型,系统解释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起源问题,并进一步运用结构增长、结构分工和结构贸易政策理论  相似文献   

12.
贸易模式一直是国际贸易研究领域所热衷的话题之一,探讨的是国际贸易的流向以及国际贸易的产品类型。国际分工决定了国际贸易,除此之外,贸易模式的演变还受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规模经济以及企业异质性的影响。文章通过梳理贸易模式研究领域中最具代表性和最为前沿的国际贸易理论,以及从企业角度比较国际间的贸易模式,为贸易模式的演变提供理论依据,为从事外贸活动的企业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纬澍 《物流技术》2004,(4):57-58,66
分别从国际贸易理论,信息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供应链中关系性租金存在的条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纯  孙世鹏 《价值工程》2014,(11):311-312
文章通过对国际贸易中三种最常用的术语针对买卖双方的责任进行了比较。然后从理论与实务两个角度分析了三种国际贸易术语的使用。理论上得出:立足于国家角度而言,应当选择使我国整体利益最大的贸易术语;于企业角度而言,应当选择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贸易术语。  相似文献   

15.
何利军 《经营者》2002,(1):16-16
<正> "没有标准,就没有贸易",各国有各国的标准,并以此构筑贸易壁垒,实施"奖出限人"政策,标准便阻碍着国际间的经济贸易的顺利发展。为此,国际标准组织颁布ISO9000系列标准,以此来协调各国贸易标准,消除横亘在国际间的贸易技术壁垒,推动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国际标准化在国际贸易中有着极大的市场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服务贸易正逐渐成为中国国际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货物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正在下降.近几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国应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有利契机,努力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然后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服务贸易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赵君 《集团经济研究》2007,(36):150-151
一、有关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的理论研究 国际直接投资(FDI)的贸易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贸易替代效应,即FDI会替代国际贸易,二是贸易创造效应,即FDI和国际贸易之间会出现互补关系,FDI可以提高东道国出口产品的效率,在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创造出新的贸易需求机会,使得两国间的贸易在更大规模上进行.  相似文献   

18.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关于比较优势理论中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如何进行分工,大卫.李嘉图之后的经济学家都是通过比较相对劳动生产率或者机会成本的大小来确定的,本文从分工后的结果入手,运用十字相加法来确定比较优势理论中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如何进行分工。  相似文献   

19.
新贸易理论将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引入国际贸易理论中,用来解释发达国家间日益增长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必然会越来越大。因此,新贸易理论及其政策分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新兴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差异,指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城市化理论、产权理论、资本理论、失业理论、景气循环理论、贸易理论以及工业化和层级结构理论对经济学的贡献,并阐述了其对解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