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煤炭行业在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实现扭亏增盈的工作中,对煤炭企业推行了"三条线"管理,要求企业内部每一个生产、经营和服务单位开展分点的会计核算,在生产组织上实行以产定人,在内部单位之间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四自"的要求实行分别管理、分别统计、分别核算、分别计算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多数煤矿企业通过对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核算办法等方面的固有模式的综合配套改革,基本实现了煤炭生产、多种经营、后勤服务三条线分线管理,分别核算,分灶吃饭,初步形成了分别反映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的管理机制。一年多来,经过实行三条线管理的实践,煤炭行业内部结构实现了重大转变。但在三线分离后各条线的运转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多种经营线,由于历史欠账多、基础差、底子薄,再加上改革措施不配套等原因,相应的改革效果不明显,工作比较被动,矛盾比较突出,有待于加强研讨,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本文仅就实行三条线管理后,多种经营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浅议“三条线”管理下内部价格的制定与实施中国矿业大学戴希祥黄莹煤炭企业1997年扭亏增盈、脱贫解困的一个主要措施是全面实施“三条线”管理,加大以产定人、转产分流力度。实行“三条线”管理与核算,是煤炭企业内部管理的重大改革,在财务方面要求对企业内部每个...  相似文献   

4.
所谓煤炭企业“三条线”管理,就是在企业内部实行煤炭生产、多种经营、后勤服务的分块管理与经营。客观地讲,在这方面我们煤炭企业已经围绕推进“三条线”管理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要  相似文献   

5.
在实行"三条线"管理和核算以后,企业的会计主体由局、矿两级转变为局、矿(厂)、区队(车间)三级,使企业各生产点、经营点、服务点都成为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模拟法人运行,分灶吃饭,自负盈亏.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对各核算点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材料或劳务产生的内部收入和支出,由于增加了中间环节而虚增了收入和成本.煤炭部1996年147号文对内部收支在报表中的填列方法作了新的规定.通过近期的实践,笔者认为,对于因增加内部中间环节而虚增的内部收支,将帐务处理和煤炭部现行的报表体系填制结合起来,内部收支的调整抵扣将易于实施,报表的填制将直观方便,且能满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便于"三条线"管理和核算.  相似文献   

6.
浅谈“三条线”会计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鹤壁矿务局电厂秦曙强实行“三条线”管理与核算,是煤炭企业内部管理的重大改革。“三条线”管理与核算的实施直接关系到能否加快煤炭企业脱贫解困和“三个一”格局的建立。“三条线”会计核算是责任会计在煤炭企业具体运用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区分财务会计和责任会计理论实现管理制度的平稳对接枣庄矿务局蒋庄煤矿张强玉近两年来,煤炭部先后下发了《关于煤炭企业构建〈三个一〉格局,实行〈三条线〉管理的若干意见》、《煤炭企业〈三条线〉管理与核算办法》和《煤炭企业〈三条线〉管理中财务工作若干规定》,对...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以来,阳泉煤业集团五矿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在经营管理上划小核算、价格结算,实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机制。划小核算就是在煤炭企业现有核算体制下,扩大核算范围,细化核算内容。由原来的只核算数量扩展为既有数量核算又有质量核算,由原来的队组核算扩展为岗位核算,由原来的单一成本核算扩展为完全成本核算,最终实现以岗位为单位的经营成果核算。价格结算就是以每一个核算单位为对象,首先确定其生产数量和质量,以及提供的劳务量,然后按块测算其完全成本支出,最终按照盈亏持平的“零基”理论,确定产品、劳务的内部结算价格,单位与企业、单…  相似文献   

9.
一、矿厂财务科三条线核算方式的种类 1.整体分配核算法。所谓整体分配核算法,就是矿厂财务科保持“三条线”划分前矿厂会计主体整体核算现状,然后按“三条线”划分后的各核算点资产、权益数额对财务科各期整体核算数据进行分配从而在会计报表上相应确定各核算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数额的一种核算方法。原煤炭部1996年推行“三条线”管理和核算办法时各企业基本采用了这种核算方式。 2.整分平行核算法。所谓整分平行核算法,是指矿厂财务科保持“三条线”划分前矿厂整体核算现状不变,  相似文献   

10.
三条线管理与核算,将施工企业内部各单位和部门按照其业务范围和工作内容,分别划分为施工生产线、多种经营线和后勤服务线,旨在通过对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管理体制、核算办法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推动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煤炭施...  相似文献   

11.
一个大型的煤炭企业往往都是一个大的联合企业,它不仅拥有从事基本生产的矿、厂,而且还包括一些为基本生产服务的附属厂。在企业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产品相互消耗关系。因此,制定合理的企业内部结算价格就成为实行企业全面经济核算和企业内按劳分配的重要条件。如果价格定的不合理,企业内各矿、厂间实行的不是等价交换,一个单位创造的价值则可能在另一个单位实现,盈利悬殊、苦乐不均的现象就会发生,这就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煤炭企业属于采掘工业,在制定企业内部产品结算价格上有着自己的特点。按照煤炭部1979年12月和1981年12月颁布的《煤炭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暂行规定》和《煤炭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生产主要产品的厂矿提供给企业内其它单位的产品作为本单位的销售,同时,受益单位应把所消耗的主要产品以其出厂价格计入受益产品成本中。例  相似文献   

12.
成本管理,是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成本,利用制造成本法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决策、控制、协调、核算、分析和监督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是反映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三条线”管理的内涵、实质和目的 1.内涵。“三条线”管理,应该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统计核算办法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实现煤炭生产、多种经营、生活后勤“三条线”的从业人员、统计数据、经济核算、经营成果、经济责任和承包考核奖惩等六个分开的一种经营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部市场化是指在一个企业的内部构建并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特征的内部市场运行机制、市场体系和管理机制.通过内部市场机制的运行来调节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林西矿业公司企业内部市场化精细管理主要内容就是对各承包主体(公司所属各基层单位和机关部门)之间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成本费用支出的上下游主体进行内部市场的有偿结算、承包工资核算以及绩效评价后的工资分配等一系列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中 《煤炭经济研究》1999,(8):21-23,30
杨中,1950年3月生,江苏淮安人,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在建立企业统分结合的营销体制、实行内部物资市场双向代理制、规范和深化煤炭企业“三条线”管理、资本运营、成本管理、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有颇多建树,先后在省级...  相似文献   

16.
袁敏 《煤炭经济研究》1997,(9):50-51,56
后勤财会工作改革之我见晋城矿务局袁敏在煤炭行业内部实行煤炭生产、多种经营、后勤服务“三条线”管理,旨在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划小核算单位,确立内部市场主体,实行模拟法人运行,分灶吃饭,有序竞争,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三条线”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前,许多刊物登载的厂内银行理论及实务工作中,都提到厂内银行对企业供产销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监督和核算,也就是说从材料的购入、产品生产一直到产品销售、收回货币资金都纳入厂内银行的核算范围。对此我有些不同看法。首先,厂内银行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核算的基础上,通过划小核算单位,设置帐户来建立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之间的结算关系,实行有偿往来、等价交换,从而建立企业内  相似文献   

18.
三条线管理与核算,将施工企业内部各单位和部门按照其业务范围和工作内容,分别划分为施工生产线、多种经营线和后勤服务线,旨在通过对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管理体制、核算办法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推动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煤炭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一、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与第三方物流配送 当前,煤炭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需求日益突出,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创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成为诸多煤炭企业的共识。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是目前很多煤炭企业采取的创新经营管理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手段,把企业内部单位划分为不同的经营主体及要素市场,各经营主体间的业务往来按照一定的市场价格体系模拟市场交易。该种模式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经济杠杆和竞争机制的调节作用,明确各经营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实现各主体自我激励、自主经营管理、独立核算、按劳取酬,把企业内部的上下流程、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的业务关系由原来的单纯行政命令机制转变成平等的契约关系和服务关系,从而实现企业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职工福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三条线”管理是一种经营管理机制,不是单纯的核算办法,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解决煤炭企业人员多、负担重、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 1、要注意从基础抓起,使各项工作都能满足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1)合理调整内部组织机构。合理调整内部组织机构,是构建“三个一”格局,实行“三条线”管理的第一步。内部组织机构的调整,必须以“精干高效”为原则,做到层次清楚,条块分明,有利于准确界定内部市场主体,有利干实行内部模拟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