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零用钱、压岁钱也“水涨船高”。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孩子们的“小钱柜”也随之饱满,更是乐坏了他们。可是如何“处置”孩子的“小钱柜”,却颇费家长思量。合理的理财计划,不仅能更好地利用资金获取财富.还能从小培养孩子的投资理财观念。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建议采用不同的理财方式:  相似文献   

2.
过年了,大人又该给孩子压岁钱。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习惯千百年来从未改变。但压岁钱的给法和用法却也随着岁月在慢慢改变。  相似文献   

3.
《西部财会》2004,(5):52-52
美国的爸爸妈妈们在家教中,以八个方面教育孩子学会理财。  相似文献   

4.
王闻 《中外企业文化》2011,(1):I0047-I0047
拥有上亿元身家的知名遗产税专家林敏弘处理过众多富豪的遗产纷争,深深体会到,富爸爸为了疼爱孩子,给钱来弥补,是最容易的手段,却也是最伤害孩子的做法。“子女们只会在拿到钱的那一次说声谢谢,后面就没了。要不然,就是钱还没拿到手,却认为‘家产早晚是我的’”,已经开始任意挥霍。  相似文献   

5.
大年三十晚,母亲一直在电视机前打盹,我们叫她去睡觉,她却说:“叫财门的孩子就要来了,我等等。”零点大钟响起时,三个小男孩的声音也在门外叫起来,母亲兴奋地一边开门一边把压岁钱和糖果放入小孩们的手中.一边得意地对我们说:“我就说他们一定会来的,这是上年的约定。”看着满心欢喜的母亲和孩子们,我明白是诚信让人快乐。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学习理财应从孩提时就做起,在这样理念的指导下,我开始教育孩子如何理财。当孩子知道钱的用途时,我就注意从细小处入手教他。让他知道钱是来之不易的。有时还让他自己去“挣”钱,使他逐步养成“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7.
1、孩子刚学会数数时,就让他们接触钱币。 2、和孩子交流,简明地告诉他们你的理财窍门——如何省钱,怎样使其不断增长,最重要的是怎样聪明地花钱。[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压岁钱的陷患李德辉春节期间,晚辈给长辈叩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这一习俗,近几年又在城乡时兴起来。钱数也不断加码,少则一二十元,多者数百元或上千元、据报载,苏南某县有所村办小学前年春节全校学生收压岁钱竟达2.5万元.其中有个学生的压岁钱为2500多元。...  相似文献   

9.
《中外企业文化》2003,(138):U009-U010
现代成功学的创始人卡耐基曾经说过:“在每个家庭的孩子中都潜藏着我们所渴求的未来企业家,问题在于如何去发现、挖掘和培养他们。”相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行情,少儿理财教育却仍然让人感受到一种沉寂,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生活中,通过理财教育塑孩子今后的社会独立性却是每位父母深入人心的观念——让孩子从掌握金钱流通的过程中,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并体现出自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企业文化》2005,(3M):i013-i015
理财教育,从保险开始 保险,不仅仅是疼爱孩子的一片心,更是一本难得的理财教育课本。当孩子慢慢长大时,用保单来告诉孩子,要学会长远规划,要懂得预防风险。  相似文献   

11.
《企业标准化》2013,(5):64-64
“孩子的童年生活中,成人到底应该给他们什么?”大江健三郎曾这样问。“爸爸去哪儿”的走红,实际上也是向所有爸爸乃至社会发出追问: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到底应该给他们什么?爸爸们:工作再忙,也不能忘了家里的孩子在热切地呼唤你。爸爸加油!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出乎意料地走红。节目中,明星爸爸们面对孩子哭闹不停时的不知所措,面对一堆食材时的一筹莫展,面对孩子遭遇挫折、情绪失落时的无所适从,让人捧腹之余又不乏深思:本是孩子成长中重要角色的爸爸们,关键时刻缘何掉了链子?或许不少电视机前的爸爸们对此也有说不出的尴尬,以至后背发汗。  相似文献   

12.
Money Money控     
草莓 《中外企业文化》2011,(7):I0040-I0041
过去,孩子摔倒在地上,也许家长都没时间过来扶一把。而如今,一个孩子周围,围着N个守护者!吃、穿、住、行,哪还有孩子自己动手的事情?!过去,孩子不知道什么叫玩具,每天在地上摸爬滚打,泥巴是最好的伙伴。到现在,送玩具、送书、送旅行,哪样不海派?不摩登?家长对孩子的爱,足以可见。但这么做,却是对孩子有害的。因为爱而害了孩子,相信这是任谁也不愿的。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花钱给孩子买礼物,不如让孩子学会理财技能,学会管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养成理财的习惯,用自己挣来的钱去实现更多的愿望。“嘛内嘛内讧”是一句咒语,对于理财来说就是“MONEYMONEY控”——“掌控钱财”(财商)。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的车轮还行使在上个世纪的轨道时,学者和实行家们就已经纷纷畅想着现在这个时代的经济生活,并将它称之为新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等等。不管这诸多表述的侧重点何在,想必都出于一个目的,这个世纪已大不同于上一个世纪,这势必会给企业理财带来深远的影响。任何企业的财务活动和理财行为都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展开的,跨入21世纪后企业理财环境的变迁必定会对企业理财行为产生极大的冲击。因此,为全面地探讨企业理财行为,理应先行了解理财环境的变迁,而后再阐明企业理财呈现出的新趋势,以及为适应环境条件、实现理财目标,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菲德利克的母亲是一个中国通,在他小时候过年时,一样会按照中国的传统贴春联,挂福字,也像北京孩子的父母一样,在春节期间,领着小菲德利克去逛公园或是去颐和园溜冰。惟一不同的是,母亲在过年时从来不给他压岁钱  相似文献   

15.
《中外企业文化》2006,(7):I0012-I0012
在婚姻生活中,有着两本存折,一本是感情存折,一本是理财存折。迈向新生活的新人们不要忽略其中的任何一本存折,丰盈起你的两本存折吧,这是幸福生活的秘密。  相似文献   

16.
从小培养理财好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责任感非常重要,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家长就可以通过限量供应玩具、糖果等来培养孩子们这方面的意识,在他们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就可以将限量供应的东西升级为衣服等,并给他们开立银行账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理财决定。如果他们总是伸手向你要钱、或是毫无顾忌地拿着你给的信用卡到处消费,他们的要求会变得无休无止,花钱也就成了一件毫无痛苦的事情,因为真正付账的人是你,而不是他们。怎么办?你必须想出一套办法,让他们自己对自己说“不”,而不是你对他们说“不”。  相似文献   

17.
世界巨富们都有各自的理财观。虽然他们的理财观并不适用于每个人,也并不一定能得到每个人的认同,但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财会月刊》2008,(5):89-89
家长们都知道,生一个孩子很容易,养一个孩子却很难——难就难在教出一个懂事的孩子不容易。一般现代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几个家长轮番对一个孩子施爱,使孩子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独立锻炼、独立生活的机会。对此,国外的家长已经有所觉悟了,他们正在创设一些情境,让孩子在实践中自我锻炼。  相似文献   

19.
《中外企业文化》2003,(138):U001-U002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最多,父母真挚的爱伴随着孩子的点滴成长。因此,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个课堂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孩子共同成长,与孩子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是目前父母广泛达成的共识。但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父母懂得如何把握他(她)们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才能一手掌控教育孩子的先机。  相似文献   

20.
时下,到大街上去瞧一瞧,可见一些小女孩穿着艳丽的时装,戴着项链耳环,满身珠光宝气;一些小男孩抽着高级香烟旁若无人吞云吐雾,他们过个生日动辄宴请好几桌,过年的压岁钱“压”得厚厚实实。孩子本该具有的纯真、朴实、刻苦、进取精神,恐怕会湮灭在这一身富气之中,由此滋生的必然是贪图享乐不求进取的思想。给孩子什么,早已是历代仁人所注重的问题。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桐中有一副对联日: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其对子女“薄钱财而重德才”的教育思想可谓耀然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