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3年10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上指出,中方建议尽快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推动双方在货物贸易等领域采取更多开放举措,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中国还愿与东盟一道,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深化本地区的经济融合。文章分析了中国一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发展存在问题,而法人存在型服务贸易是目前最主要的服务出口方式,提出提升FDI,带动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东盟扩大发展服务贸易的机遇 1、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为双方扩大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作为自由贸易区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一开始就列入了双方的谈判议程.2004年11月《货物贸易协议》签署后,双方决定加快服务贸易的谈判.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历经多轮磋商,最终就协议的内容达成一致.2007年1月14日,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并将于2007年7月1日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3.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情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2016年7月1日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自贸区升级谈判文件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再上新的台阶.本文以中国、东盟为主要分析对象,先研究在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现状,接着重点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货物贸易竞争力.最后我们分析中国与东盟在货物贸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扩大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推进自贸易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加深和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提高产业链互联互通水平已成为推动双方贸易关系更加紧密、增强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及推动开放格局的必要手段,构建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成为加快提升中国-东盟贸易关系的紧密性、增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互补性、推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开放格局形成的应然之举。文章拟采用政策分析法,对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的构建途径。为推动中国和东盟各国服务业的互补性发展,促进中国-东盟的服务贸易开放与发展,应鼓励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建设跨国服贸投资平台,增强双方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5.
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近期表示,2015年中国将力争完成与东盟自贸区的升级谈判。此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也将有望在今年年底前结束。高虎城当天在全国人大新闻中心答中外记者问时,介绍了自贸区谈判的有关情况。他说,中国目前已经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贸协定,涵盖了近30%的进出口贸易额。在自贸区建设方面,中国立  相似文献   

6.
高延芳  雷婧 《价值工程》2011,30(4):140-142
中国—东盟自贸区通过扩大市场准入、消除贸易投资壁垒,实现双方经济一体化效益的共享。德宏位于连接东亚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主要面对的是东盟成员缅甸。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缘优势。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制度设计,为提升德宏沿边开放水平提供了机遇,为德宏地缘优势转化为贸易优势,贸易优势转化经济优势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7.
2015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了《关于修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书》,将简化和协调海关手续,提升贸易便利化作为升级版协议中的重要内容,各国于2019年完成国内核准程序,并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桥头堡,广西在基础设施、海关监管、通关效率及单一窗口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广西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将有助于推动国际陆海新通道建设,扩大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8.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贸易、改善贫困以及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的新形势下,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合作的机遇,关注东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实现双方合作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推进为福建省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提供了更大的机遇。福建省在和东盟合作中具有地理交通、闽侨、经济互补性强等传统优势。目前,福建省与东盟合作出现进出口持续增长,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互补性进一步显现等特点,在此基础上,福建省应通过继续优化产业和贸易结构,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促进服务贸易等举措扩大与东盟经贸往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东盟与中国-印度自贸区的建成,中国与印度将在东盟平台上产生竞争与合作。本文利用引力模型来研究中印两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因素并对双边贸易潜力进行了估算。研究发现,中国与东盟间的贸易比印度-东盟贸易更适合于传统的引力模型,中印两国与东盟间均存在较大的贸易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东盟十国于2002年11月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1月中国与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标志着共计18亿人口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但是伴随着贸易壁垒消除而来的是不断增高的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本文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现状为基础,通过分析双方农产品逆差产生原因,提出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规划,南宁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快打通西南、中南和东盟通道,深度融入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着力把广西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陆海交汇、有机对接的重要门户和枢纽。南宁市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是广西政治、经济中心,是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应该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为广西建成战略支点做出更大贡献,工业强市是必然选择。因此,如何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为工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南宁市工业体系发展与工业增长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南宁市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南宁市现代工业体系建立与增量支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东 《新远见》2010,(2):51-58
2009年8月15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与东盟10国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这标志着双方成功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一个拥有19  相似文献   

14.
2009年4月11日,第十二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安排在泰国帕塔亚举行,中国与东盟计划在此签署投资协议,由此结束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所有谈判。虽然由于泰国国内政局动荡,民众示威冲击导致会议取消,但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与东盟将在今年完成协议签署,这也意味着到2010年,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建成,成为惠及19亿人、全球规模居第三位的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5.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存在着以美国所主导的以TPP为代表的“美国自贸区版图”(或许特朗普上台会有所改变)和东盟等16国所开展的以RCEP为代表的“亚洲自贸区版图”的两条轨道路径.TPP协定的签署和RCEP的谈判使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中国如何在这复杂的形式下明确自身的攻守利益?如何WTO碎片化趋势下以“一带一路”背景下尽快构建中国为核心的自贸区体系,从而增强亚太各国间合作,发展好中国经济呢?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20,(5):297-299
现如今,世界经济正处于快速转型之中,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使得服务贸易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现代服务业正逐步兴起,服务贸易正逐步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服务贸易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分析中国当前的服务贸易发展状况找出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再通过理论分析及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最后,以此提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应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0月17~18日,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论坛之一——第四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广西南宁明园新都酒店举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围绕"新形势下的中国—东盟合作"主题,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1周年,扩大中国—东盟政治、经济、文化合作领域,深化区域行业之间的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进行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物流科技》2012,(8):2-3
2010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是一个拥有19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接近6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4.5万亿美元、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最早建立、进展最快、效果最实的自贸区。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认为,自贸区全面实施后,货物贸易方面涉及约七干个税号的产品将全部实行零关税,大约占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九成,有关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也将陆续启动。  相似文献   

19.
[东盟机遇] 始建于2002年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其建立初衷之一就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具有先见之明的策略让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当下的世界金融危机面前多了一份应对力. 首先,随着自贸区内贸易与投资壁垒的消除,将降低自贸区内企业的生产成本,扩大市场规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运行效率.随着零关税时代的临近,它将推动各国产业结构调整,促成自贸区内新的产业分工格局的出现.我国企业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在新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中寻求经济利益.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中资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区位互补优势和更大程度的市场准入,根据价值链的安排进行专业化生产,促进形成区域生产网络和优化产业分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建设以来,我国广西与泰国的经贸合作长足发展。相对于东盟其他国家,泰国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具有先行先试的优良传统(中泰2003;年水果蔬菜零关税协议的实施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种独特性伴生打造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匿“升级版”的历史性机遇,带给广西一泰国货物贸易合作诸多机遇。抓机遇谋对策,成为提升桂泰贸易合作发展水平的当下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