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西安金融》2014,(12):73-77
本文在对互联网金融征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互联网征信供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金融征信体系设计了互联网金融的征信供给方式。建议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应由行业协会或专门的征信机构,搭建互联网金融的征信服务平台,逐步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引导征信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以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主导,市场化征信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征信格局进行梳理,分析互联网征信业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剖析宏观和微观层面制约互联网征信发展的瓶颈问题,探讨符合国情的互联网征信体系模式,提出构建互联网征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与之相匹配的互联网征信体系必然会逐步建立起来,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互联网金融征信的发展及发展的影响。本文采用我国学者谢平和邹传伟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定义,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存在的几种互联网金融模式,并基于这些模式提出建设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一些具体措施,最后总结出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应该由政府和社会一起做。  相似文献   

4.
王伟 《征信》2016,(9):21-25
在阐述互联网金融、征信发展现状及两者关系基础上,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中暴露出的征信体系的缺失,提出完善我国征信体系应扩大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覆盖范围,鼓励互联网金融机构本身发展互联网征信,发展独立的第三方专业互联网金融征信机构,建立中国的信用数据挖掘公司.  相似文献   

5.
陈宝国  曹健 《海南金融》2016,(11):50-53
日本消费金融呈现主体多元化的特征,由市场实体需求推动,并与商业流通业紧密结合.以行业协会、信用信息机构、信息披露和审查机制为特征的征信体系,为消费金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消费金融正在兴起,管窥日本消费金融的发展历程及征信体系,可为推动我国消费金融健康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回顾总结我国征信业发展历程,市场需求是征信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政府主导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并逐步过度到市场化发展。征信业市场化发展是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我国征信业市场化发展路径应遵循在不同阶段、不同领域选择不同模式。当前,应通过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培育小微征信机构,发展互联网征信,强化公共征信机构的市场化属性,加强征信市场环境建设等措施,为征信业市场化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互联网征信的需求也日益凸显.结合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征信机构的发展现状,对目前互联网征信机构发展面临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信用信息共享难度较大,以及个人隐私难以保护等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通过完善征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信息主体的维权保障,以及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征信信息共享机制等途径,推动互联网征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互联网征信的需求也日趋丰富和多元化。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发展新型征信机构的路径,指出在互联网征信机构发展进程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准入限制和监管标准不明确、信息安全存在风险隐患、信用数据难以实现共享等问题,建议通过完善征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互联网征信机构监督管理、强化对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等措施,推动互联网征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金卡工程》2015,(4):32-33
中国从2002年初开始启动征信立法,经过十余年探索和研究后,2013年《征信业机构管理办法》出台,对互联网机构开放进程加快,此时征信体系中政府监管职能设定、企业与个人征信模式的选择、征信市场监管体制架构等方面建设获得长足发展。征信体系的建立与逐渐放开,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和保障。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元年,但是由于立法和个人征信体系的缺失,基本处于“裸奔”状态,出现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互联网征信的需求也日趋丰富和多元化. 根据当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征信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新型征信机构的三类路径,指出在互联网征信机构发展进程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准入限制和监管标准不明确、信息安全存在风险隐患、信用数据难以实现共享等问题. 今后,应完善征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互联网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强化对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等,以推动互联网征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佳儒 《征信》2016,(9):29-31
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征信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构建央行牵头的独立、集中、统一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征信模式,实现对互联网金融信息阶段性、有序性、技术性的整合和采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政策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罗琎 《海南金融》2016,(2):85-88
征信市场发展对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济金融和谐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征信市场从信贷征信开始发展,初步形成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主导、社会征信机构为辅的多元化市场格局。由于法律制度、行业标准、监管体系等各方面因素制约造成征信市场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征信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不完善、信息安全和信息主体权益保护面临挑战等。本文从征信市场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征信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促进征信市场健康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对个人和企业信用数据服务的需求,而现有征信系统覆盖的人数和收集的信息难以满足互联网金融需求,征信体系的不健全加速暴露。电商企业、P2P平台和专业征信机构掌握的信用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互联网金融活动对征信服务的迫切需要,但仍存在征信资源整合难度大、商业模式不清晰、行业技术标准缺失、与央行征信系统信息交互存在技术困难等问题,推动征信业市场化发展已成为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个人征信牌照即将放开,个人征信市场将走向网络化、市场化。个人征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个人征信的支持下,网络支付、P2P、众筹等都可以进一步纵深发展,并开始冲击传统银行的信贷业务。银行的应对之策就是积极融入互联网金融,创设既独立于传统银行体系,又能充分利用银行固有优势的个人征信机构将是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杨晓东 《甘肃金融》2016,(12):42-44
文章从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出发,总结了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龙头企业主导型融资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导型融资模式和农业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之后以宁夏葡萄酒产业为例分析了其供应链结构和供应链金融中"公司+合作社+农户+银行+政府"的融资模式,最后提出了宁夏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政策建议: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扶持和优惠政策,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创新和宣传.  相似文献   

16.
程雪军 《征信》2021,39(3):1-8
近年来,我国征信市场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浪潮迅速壮大,并以此促进了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然而,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征信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征信体系尚不健全、信息有效性不足、信息供求失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等。通过考察域外国家不同法律体系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征信建设情况,提出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冯雷 《征信》2017,35(6)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国内信用评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金融信用评级的初期,应持续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最终形成以市场评级机构为主体的信用评级市场,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实现互联网金融与信用评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国内信用评级市场的协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重要手段和创新途径.按照构建方式的不同,我国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可大体划分为“传统”构建模式和“互联网”构建模式两种,其中“传统”模式又可细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金融机构主导型构建模式.本文经比较后发现,“传统”构建模式与“互联网”构建模式在服务内容、载体、角色和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未来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构建将朝着移动化、电商化和自金融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础是征信,依靠大数据进行征信体系建设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在互联网金融内涵和大数据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解析大数据征信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模式和技术,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与核心是金融,它将现代网络技术、互联网精神、金融功能充分融合,构建了不同于传统金融体系的新金融模式和金融业态。当前我国国家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存在的制度缺陷、服务不足和供给短缺使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具有内生性的逻辑特性。从驱动因素来看,技术进步和政府宏观层面、社会经济微观层面驱使互联网金融加快发展,从而实现金融的功能效应。研究发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其主要定位和聚焦于市场上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和弱势地区,因而其不同于传统金融,具有民间金融的特性。互联网金融通过提升市场效率、促进金融创新扩散、实现市场价格发现、优化经济增长要素配置,逐步改善我国金融市场长期存在的效率低下、创新不足、资金价格扭曲、金融资源配置落后等问题,从而满足了更广大的市场和更多样的群体对金融的需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