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07年影子银行作为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受到了多国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文章对影子银行做了定义探讨,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区别和产生原因。认为错配、信托违约、非典型金融机构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是影子银行的风险。最后根据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情况提出了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晓雯 《南方经济》2017,36(7):85-99
文章选取我国16个传统银行和12个影子银行,共计28家上市公司股票日收盘价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GARCH模型计算28家机构的VaR值及影子银行对传统银行的溢出效应(CoVaR)值,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通常高于传统商业银行,有的达到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的3倍;另一方面,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高度关联,风险具有易传染的特征,会对其他金融主体发生风险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宏观审慎的视角提出了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英团 《宁波通讯》2014,(19):51-51
<正>影子银行是一个很新、影响也很广的金融概念,意指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与传统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过去两年,由于对投资监管放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及商业银行投入资金到影子银行,从而使风险上升速度快于预期。按标准普尔估算,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保险行业持有的影子银行投资敞口占总投资资产的比重上升至约13.3%,比2013年底高出2.5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疯涨式的发  相似文献   

4.
俞建军 《中国经贸》2014,(13):277-279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快以及“金融脱媒”的深化,影子银行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受其高杠杆率、期限错配等特性,影子银行蕴藏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隐患,已成为中国金融监管的重点领域,针对于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新规紧密出台。目前,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已从传统的短期资金融通,通过各项产品创新向影子银行异变演化,发展成为影子银行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子银行的监管新规下,作为影子银行主力的同业业务势必受到多重挑战。未来商业银行可从金融创新、流动性管理以及内部监管等多方面入手,使同业业务向可持续并兼顾稳健与收益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5.
叶雷 《产权导刊》2014,(1):72-73
正"影子银行"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董事保罗·麦考利(Paul McCulley)2007年在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提出,定义为"与传统、正规、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英格兰银行副总裁保罗·塔克(Paul Tucker)认为,影子银行是指向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期限配合和提高杠杆率等服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那些工具、结构、企业或市场。"影子银行"被认为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危机后成为全球金融监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影子银行”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董事保罗·麦考利(Paul McCulley) 2007年在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提出,定义为“与传统、正规、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英格兰银行副总裁保罗·塔克(Paul Tucker)认为,影子银行是指向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期限配合和提高杠杆率等服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那些工具、结构、企业或市场.“影子银行”被认为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危机后成为全球金融监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流动性风险发生的范围较广,危害性较大,无论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还是操作风险的发生,都有可能引发金融机构或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的角度,借鉴北岩银行的经验教训,分析并对流动性风险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该文提出新制度经济学是新制度金融学的核心,新制度金融学体现了金融制度的变迁和创新;揭示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防止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强国家信誉的择优制度安排,而金融监管制度则通过中央银行强制性地影响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行为来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任程度和提升国家信誉。  相似文献   

9.
宋海 《南方经济》2014,(1):114-116
影子银行对于我们深化改革金融体制是至关重要的问题。2012年以来,我国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由于其潜在的金融风险而受到国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影子银行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潜在的风险:商业银行的隐形担保,资本不足和风险集中度偏高,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违约风险;影子银行不规范、不透明,风险难以及时发现和监管,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影响稳定;影子银行产品存在法律关系不清晰,存款化倾向严重、信息披露不充分,虚假宣传等问题。当影子银行的流动性下降的时候,比如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甚至出现“钱荒”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数量和期限方面的问题。但这个风险是可控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较小;影子银行的运作形式比较简单,而且杠杆率比较低;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社会闲散资金存款,发行到期直接兑付,与套期获利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0.
郭娜  马莹莹  张宁 《南方经济》2018,37(8):29-46
近年来我国房价的持续上涨促使大量资金借道影子银行体系流向房地产市场,推动了金融体系内系统性风险的集聚。有鉴于此,文章构建了内生化房地产商的DSGE模型,以此探讨影子银行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融资利差增大、房地产需求的扩张以及紧缩的货币政策冲击均会使商业银行资金向影子银行转移,促使融资杠杆率提升,加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因此,目前我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能够合理引导预期稳定房价,有利于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然而,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随着影子银行融资利率的下降而出现下降,说明影子银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失效。文章研究结论对引导我国影子银行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杨萍 《中国经贸》2015,(18):121-121
&quot;影子银行&quot;泛指游离于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是一个全球性话题,但影子银行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业务和风险形式.本文主要围绕影子银行的理财业务、信托业务和民间融资,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业务的现状和风险,并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提出风险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的不良资产问题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指银行投放贷款后形成的银行信贷资产中不符合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原则,处于逾期、呆滞、呆帐状态而面临风险的那部分贷款.在传统的"一逾二呆"统计体系中,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比率是相当高的.如果按照新的与国际接轨的五级风险资产分类,那么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比率还将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3.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是一个全球性话题。次贷危机后,美国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把影子银行纳入其监管框架,并提出分类监管措施。通过中美两国影子银行的监管比较,有利于学习借鉴美国经验,推进影子银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04年4月25日,我国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基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较高通货膨胀水平,金融机构过度放贷的大环境,采取不同的准备金率。此举直接收缩了商业银行流动性,使风险类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更为审慎。对于中小银行而言,资金借贷成本提高,融资压力大,盈利水平下降。较高准备金率的银行会以同业拆借的方式向低准备金率的银行拆借资金,资金通过这种方式,风险发生了转移,导致整个银行业的风险有所上升。我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应该考虑地区经济因素,行业发展因素重新计算差别率,应实现对差别率额度的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影子银行规模不断膨胀,形态逐渐演化。其中,国外影子银行形态包括政府资助影子银行、内部影子银行以及外部影子银行;国内影子银行包括实体支持形态、金融交易形态和杠杆放大形态。影子银行形态演化的原因在于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货币流动性过大,传统银行机构无力消化过量资金,促进了影子银行的扩张。  相似文献   

16.
社区银行在国外早已成为整个金融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区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形式,在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息风险,健全风险治理结构,完善风险政策体系,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是建立有效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王心如 《中国经贸》2014,(20):164-165
随着金融市场化的发展,金融中介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影子银行”成为重要的机构。影子银行在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却受到不相匹配的监管约束,成为金融系统的一个重要风险隐患。我国的影子银行系统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因此也呈现出特有的特征。预防我国影子银行风险,有针对性加强监管,是保持金融稳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影子银行的存在和发展对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影子银行目前的特征和存在利弊,指出了影子银行对中小银行等商业金融机构的影响,从中小银行的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应对影子银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一直是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管理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衡量方法和管理办法进行探究,对研究金融危机新形势下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微 《沪港经济》2013,(4):20-23
2012年,“影子银行”频频见诸各类报道,而有关其风险的讨论也方兴未艾。有人形容“影子银行”是银行大堂中的“歌声魅影”,笼罩住了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城投平台等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称其累积的风险是2013年中国经济最大的挑战之一。中国内地“影子银行”规模究竟多大,其潜在风险如何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