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经济转型需要改革,稳定增长需要政府调控。要有效地实现稳增长和促进经济转型这两个目标,政策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寓改革于调控之中,例如在稳定增长的过程中,不再追求短期政策,而是采用长短兼顾的政策,形成经济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长期政策的实施既稳定了短期的增长,又兼顾了长期的转型,比如提升民间资本投资热情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史晨昱 《金融博览》2013,(17):14-16
中国经济发展思路日益清晰,即"短期稳增长.长期调结构"。然而.迄今中国作为应对全球危机措施的“调结构”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在于措施往往只是针对实体经济.其实金融业的结构改革更为重要。金融存量改革与实体经济结构改革并行的”双向调结构”才能释放出效率和创新。在未来中国的金融发展进程中.金融存量改革应被置于最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目前已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关键的转型期,未来一段时间经济转型的完成效率,可能将决定中国经济长期的走向。2013年的中央经济会议明确了政府以短期稳增长为主,同时兼顾长期调结构的经济政策。其中六大经济议题中,有三点对产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发展思路日益清晰,即"短期稳增长、长期调结构"。然而,迄今中国作为应对全球危机措施的"调结构"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在于措施往往只是针对实体经济,其实金融业的结构改革更为重要。金融存量改革与实体经济结构改革并行的"双向调结构"才能释放出效率和创新。在未来中国的金融发展进程中,金融存量改革应被置于最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受国家出台微刺激政策,以及各地启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措施的作用,一季度一些经济超低的省市自治区,在第二季度出现了经济明显回升的情况。受国家出台微刺激政策,以及各地启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措施的作用,一季度一些经济超低的省市自治区,在第二季度出现了经济明显回升的情况。比如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速最慢的黑龙江、河北、山西,在上半年经济均有大幅好转。三地一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4.1%、  相似文献   

6.
徐有俊 《证券导刊》2014,(18):28-35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京津冀建设将成为短期稳增长,长期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是实现短期不采取强刺激政策、向改革要动力为目的的长期经济政策。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有利于解决区域中心城市出现的大城市病问题,将部分非核心功能适当往外围疏解,建立卫星城市,并将辐射到山东、山西和内蒙古部分地区,构成大经济圈,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相似文献   

7.
实现稳增长、控通胀与调结构的动态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稳增长、控通胀与调结构三者相互纠结、较难取舍,但仍应该有一个顺序。笔者认为控通胀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调结构,最后是稳增长上半年经济增长基本符合政策调控预期经济增长方面:今年上半年总体增长平稳,基本符合政策调控预期。其中,第一季度经济增速9.7%,第二季度9.5%,  相似文献   

8.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国内经济周期性回调和结构性矛盾共同作用,对我国经济构成非常严峻的挑战。必须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把立足于保增长的短期政策与着眼于调结构的中期战略结合起来,应对挑战,推进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动态     
《云南金融》2012,(1):11-1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定基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2012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稳增长替代控物价,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相对稳定和适中速度的经济增长有利于风险的化解和改革的推进,而改革也为未来的经济提供了增长动力的转换。在调结构稳增长的新常态下,经济从持续回落到趋稳,波动幅度逐渐降低。改革提速之势已然形成,哪些行业将借助改革大势迈入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大时代呢?记者专访了中海蓝筹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邱红丽。  相似文献   

11.
木风 《云南金融》2010,(2):48-48
2009年在强大的刺激措施作用下,中国国内市场出现强劲反弹。2010年一开年,中圈图内的经济政策也已经明晰,目标是促消费、调结构。同时,各方对消费增长的势头甚是看好。但是,也有专家指出,短期措施不能改变中,同长期以来压消费、重生产的基本问题,因此,要根本扭转消费在经济中比重过低的问题还面临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家》2014,(9):13-14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不稳定因素,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处于爬坡时期,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战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相似文献   

13.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6月定价:68.00元推荐理由:疫情大流行、世界经济危机和中美贸易摩擦引发了宏观经济思想与政策的大论战、大变革。该书作者认为,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来看,新基建是应对经济危机更简单有效的办法,原因在于,它兼顾短期扩大有效需求和长期扩大有效供给,兼具稳增长、稳就业、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综合性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宏观背景下,预计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宏观经济将面临三大风险和六大挑战。在中央提出"新常态"的判断后,我国将不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预计2015年我国在设定经济发展目标时,将进一步淡化经济增长速度,换之以弹性目标和发展区间进行管理,采取预调、微调等宏观调控手段予以应对。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央提出要"再接再厉、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面临考验。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2015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如何实现稳增长与促改革、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其政策要点在于两方面:一方面短期内通过稳增长为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打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长期内围绕促进发展这一根本推进重大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金融研究》2014,(10):110-1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不稳定因素,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调整处于爬坡时期,解决好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49次、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采取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6.
财经 简讯     
《黑龙江金融》2014,(6):4-4
黑龙江公布65项促稳增长措施计划投资3000余亿针对能源工业出现负增长等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速回落、下行压力加大的状况,黑龙江省政府6月23日出台65项措施,计划投资3000余亿元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这些措施主要集中在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确保农业稳定增长、形成新的工业增量、推动第三产业持续发展、提升对外经贸合作水平、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8个方面,对资源型地区发展转型"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7.
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的重要工具,在保证经济水平稳步增长的同时,还担负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任。为了调整现有投资分配方案,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双重目标,本文建立了非竞争性投入产出预测模型,从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视角,预测在不同财政支出分配方案下,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通过测算结果可知,在当前形势下,若新一轮财政投资计划仍沿袭原有投资分配方案,则不仅无法兼顾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双重目标,而且会增加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而适当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扩大保障安居工程、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则可有效地避免经济触底,在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实现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面临“稳增长”与“控通胀”的双重挑战。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我国政府提出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将“调结构、稳物价,保民生、促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心,全年国内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9.
可以肯定地说,我国中央银行手中的工具还是非常充足的,完全能够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为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总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郭世涛 《证券导刊》2012,(50):16-1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