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碳汇林业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高效林业是指森林物种个体和群体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协调、平衡,长期保持高生产力、再生能力和高生物量,并能持续提供优质、高产、多样的产品,使森林生态功能充分发挥。本文从云南高效林业提出的背景、碳汇林业对高效林业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云南如何发展碳汇林业来实现高效林业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英国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通过卫星观测等先进手段, 估算出1981 年至2000 年间中国森林和其他陆地植被的碳汇总量。碳汇是指植物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在这20年里,中国森林和其他陆地植被每年的碳汇量为1.9 亿吨至2.6 亿吨,约占矿物燃料碳排放量的28%至37%。森林和其他陆地植被可用来吸收部分温室气体,缓解气候变化。中国从大力倡导植树造林和农业现代化中获益,生态系统吸收碳的能力也变得十分强大。(科技部网)  相似文献   

3.
天然植被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仅占16.55%,其中天然林不足森林总面积的10%;草原虽占到国土面积的41.7%,退化草原却几乎占了一半。但是,如此之少的天然植被却在维系着13亿中国人的生态空间,天然植被一直在默默地为我们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这些作用往往得不到充分的重视,有些甚至一直不为公众所知。这些作用一般有保持水土及其营养,调节水资源以及地区与全球气候,防止、消除或减轻水灾、旱灾、火灾、虫害、暴风雨、土壤侵蚀、沙漠化以及污染等自然或人为灾害的损害,保持生物多样性以  相似文献   

4.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立足森林、草原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林草碳汇,有效发挥森林、草原“储碳库”“吸碳器”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贡献作用,是内蒙古协调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森林碳汇功能和作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对国家2060碳中和愿景目标将有重要贡献。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区森林面积3.92亿亩,活立木蓄积量16.63亿m3,其碳汇功能和提升潜力巨大。研究认为,应通过全尺度碳汇计量体系研究,摸清碳汇家底,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巩固提升碳汇造林质量与森林碳汇能力;全面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减少碳库损失和提高碳汇增量;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实现生物减排固碳;做好服务保障措施,助力碳汇能力持续巩固提升。  相似文献   

6.
王振亮 《魅力中国》2014,(10):254-254
分析当前园艺产业发展现状,讨论推动园艺产业更好发展的趋势模式,希望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一、观赏园艺产业现状 (一)观赏园艺品种资源丰富 中国从南到北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等几个气候带,东部和南部地区降水量丰沛,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具有良好的观赏园艺作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加上地形、降雨、光照等多变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多种农业生态类型,适合各种类型的观赏园艺作物生长,品种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7.
蒙荣耕 《北方经济》2013,(11):16-17
一、生态区位的重要性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毗邻两国,国土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现有天然草场面积13.2亿亩,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22%;森林面积3.55亿亩,占我国森林总面积的7%.以森林、草原为主体的植被带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宽度200-500公里,连接东北、华北、西北,跨越了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三个气候带,占据着大陆北方季风主通道和东北、华北上游水源地等特殊的气候地理位置,对我国北方大气候调节和河流、湖泊等水生态及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防治荒漠化、维护我国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森林碳汇项目时间的深入,项目实施区域农户在森林碳汇项目实施、持续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农户对实施森林碳汇项目开发的价值评判决定其行为态度,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减贫双赢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借鉴感知价值理论构建了农户森林碳汇扶贫效应感知价值理论模型,基于典型民族地区抽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对森林碳汇项目开发扶贫效应感知价值与其支持项目后期运营意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大规模造林再造林项目开发取得较为明显的扶贫效应,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2)农户对森林碳汇扶贫开发利大于弊的赞成率为72.56%,农户愿意支持森林碳汇项目后期运营的赞成率为69.82%,利大于弊的感知价值对农户支持项目后期运营的意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3)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直接影响森林碳汇扶贫效应感知价值。其中,感知利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感知经济利益 > 感知社会利益 > 感知生态利益,农户对触及自身切身利益的森林碳汇扶贫开发经济利益感知最高,尤其是对森林碳汇项目开发对外来投资引入的最为敏感。感知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感知情境风险 > 感知心理风险 > 感知经济风险,鉴于长期、大面积的林业生态建设衍生负面影响日趋扩大和农户对近期、客观风险感知的敏感性使得农户对情景风险的感知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9.
<正>建立健全林业碳汇收储、开发、交易体系,为浙江林业碳汇交易先行先试提供平台基础丽水森林覆盖率达81.7%,约占全省1/3,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碳贮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2022年,丽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首批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之一。对丽水来说,立足森林生态优势,推动区域性林业碳汇交易,实现区域性碳中和,是丽水创建“中国碳中和先行区”、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虽然占有我国一半以上的国土,但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多戈壁、沙漠,可耕作和利用的面积比例较小.西部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一部分地区不足250毫米,青海、新疆的草原面积有一半干旱缺水,而且西部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属大陆性高原气候或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温差大,风沙多。西部地区壤接的国家全部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11.
土壤碳库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巨大,而自然条件或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退化是引起土壤碳固持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讨不同类型土地退化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及其机制,本文综述了荒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养分流失和土壤贫瘠化等不同类型土地退化对于土壤碳固持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指出各种类型的土地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土壤向大气中释放CO~2的速率,使得土壤碳源功能增加,碳汇功能减弱。但土地退化对于土壤碳储量的影响过程是可能逆转的,未来应加强不同类型土地退化过程中土壤碳固持动态变化和深层土壤碳库的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土地退化中土壤碳循环的效应研究和增强土壤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12.
林业建设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森林的碳汇储备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面对宁渡经济今后的发展方向,碳汇应作为经济基础性资源进行储备。现阶段有必要通过森林保护、产业升级、积极参与CDM项目、引入市场机制等方式,拓展碳汇市场,建立“碳汇基金”,积极寻找碳汇储备库,实现碳汇的提前储备,为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兰州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西部、黄河中上游地区。在地貌方面,是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在气候方面,是内陆干旱半干旱向东南湿润半湿润气候过渡带;在植被方面,是森林、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带。  相似文献   

14.
土地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吉林省水力对土壤的侵蚀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东部,该地区以山地、丘陵、台地为主要地貌类型,气候湿润或半湿润,降水量大,经流冲刷地表,成为发生水蚀土壤的主要自然因素。风力侵蚀集中在西部,为风沙坨甸区,气候半干旱,多风少雨,成为发生风蚀的主要自然因素。另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面积的荒地和林地被开垦为农田,地面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随之发生。尽管近年来由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和管理工作的加强,水土流失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水土流失面临的状况仍然严峻,局部地区仍然存在陡坡开荒,不合理采伐森林、毁草开荒现象,特别是近年来大规模的开矿、修路、采石、挖沙等生产活动,由于未及时对破坏土地进行植被恢复,使原有的地貌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问题比较突出。此外,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单一的粮食生产等,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吉林省森林的地域分布极不均匀,东部山区覆盖着大片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  相似文献   

15.
佟帆 《北方经济》2021,(3):28-30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国有林区,生态功能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8.37万平方公里,森林蓄积9.4亿立方米,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居我国五大重点国有林区之首,是国家重要的固碳、储碳基地.为打造内蒙古国有林业最大碳汇储备区,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从2014年起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在核定碳减排和碳汇交易方面有了明显突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试点工作中也凸显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确定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一是直接减排(即工业减排),二是间接减排,发挥森林等植物的生物固碳作用,兑现碳汇价值。  相似文献   

17.
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主体,其植物生长、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景观状况,决定了园林绿地多种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水平。本文根据当今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南宁市的气候土壤生态等环境特征,着重对该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植物多样性、适地适树、立体绿化、植物碳汇、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了评述,以期为南宁市营造与人类相和谐的园林景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是山地国家,其中87%的农业用地为天然牧场,因此共和国的生态环境主要取决于牧场状况。共和国天然牧场的总面积为850万公顷,割草场为23.4万公顷。天然牧场分布在海拔600米至4000米的山地上。高山牧场(海拔2600米至4000米)约为410万公顷,其中近190万公顷分布在海拔3 000米至4 000米的高山上。按照经济植物成分、收获量及其优点而划分的各类天然牧场是由土壤、气候条件、海拔高度等因素决定的。天然牧场和割草场按照其生长植被特征划分为沙漠型、半沙漠型、草原型、草地草原型和草地型(即高草型、亚高山型和高山型)。占地面积最多的是草原型牧场,面积为310万公顷,其次分别为草地草原型牧场,面积240万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达7800多万公顷,约占内蒙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70%,是耕地面积的13.5倍,为森林(有林地、灌木林、林网占地面积之和)面积的3.5倍。内蒙古草原从东到西.依次分布着草匍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等草地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通过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碳汇交易,既是实现区域碳汇价值和创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更是服务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行动,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建设的更加亮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