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坚持把振兴工业放在首位
  我区改革开放前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7.08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58.04亿元,30年仅增长了50亿元,改革开放后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到2008年达到7761.8亿元,到2015年突破1.8万亿元,初步测算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70%以上。相对于我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工业综合实力较弱、基础较差,因此在我区东部五盟市和一批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全面振兴伟大事业中,工业的振兴是主要矛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主导地位,必须把振兴工业放在首位,不断推动工业总量做大、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现在“去工业化”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多,认为在三次产业结构中一产稳定、二产下降、三产提高,经济结构就调优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提高了,这对于我们整个国家或者是某些地区是合乎发展规律的,但是对于工业化中期的我区而言有些片面。实际上我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工业的发展,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消费能力的提高进而促使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也主要依靠工业利润水平的提高来保障,没有工业服务业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2.
一、我区招商引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振兴战略机遇,下大力气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2001-2012年,全区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从184亿元增加到3514亿元,年均增长30.7%.累计引进资金达1.9万亿元,占同期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3,其中,呼和浩特、锡林郭勒、阿拉善等盟市占比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3.
2017年,淄博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团结奋进,积极作为,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81.3亿元,同比增长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1.58亿元,同比增长6.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410元和16953元,同比均增长8.2%。  相似文献   

4.
《宁波通讯》2006,(4):27-27
近年来,下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亿元,同比增长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00美元;财政综合收入达到3.72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8亿元,位居全区第三位,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区第五位。  相似文献   

5.
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后来居上"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向优。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0.2亿元,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6亿元,增长6.1%;完成进出口总额399.7亿元,增长12.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16元、11753元,分别增长9%和9.8%。  相似文献   

6.
《北方经济》2016,(6):9-9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7年,我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通辽、赤峰、锡林郭勒五盟市被纳入到国家东北振兴战略实施范围。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蒙东地区经济总体实力逐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社会民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合作日益深化,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新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蒙东地区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经济总量、产业层次、城镇化水平、保障能力等与先进地区甚至与我区西部呼包鄂等盟市还有较大差距,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和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全面振兴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亿元,是2011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亿元,是2011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是2011年的2.9倍,年均增长2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亿元,是2011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8%……近年来,国内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复杂多变。但开州区始终处变不惊,以"1365"发展思路为具体实施路径,在三峡库区整体发展中独树一帜,向着"生态美丽富饶"的新开州坚定前行!  相似文献   

8.
黔西南州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永英用一连串的数字和精彩的视频短片,向参会嘉宾简要介绍了黔西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3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8.91亿元,同比增长15.5%。财政总收入完成126.3亿元,增长22.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1.38亿元,增长28.8%。财政支出完成209.61亿元,增长15.7%。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50.18亿元,增长16.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5.29亿元,增长2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4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60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72%,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政府成绩单荣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称号。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可实现33.3亿元,同比增长12%;万元GDP能耗降低率4.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7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8亿元,增长25%;实际利用域外资金8.74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6亿元,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万元,渔农村人均纯收入1.7万元,分别增长8.1%和6%。  相似文献   

10.
过去的五年,是乌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良好开局的五年,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40.7亿元增长到125.5亿元,增长了1.68倍;财政收入由4亿元增长到18.66亿元,增长了3.6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691元增长到10006元,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351元增长到5068元,都增长了一倍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辽宁经济》2006,(1):1-1
盘点“十五”,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十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7%,是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9%和8.2%,是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的五年。2005年,我们用科学发展观化解种种矛盾,用改革的手段战胜重重困难,全省国民经济呈现出工业增速、农业增产、投资增大、出口增长、财政增收、居民收入提高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到或超过沿海省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了快速、稳定、协调的发展。2001—2004年,全市GDP从236.18亿元增加到600亿元,年均增长36.8%;全市财政收入从12.6亿元增加到60.9亿元,年均增长69.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182元增加到10166元,年均增长18.0%;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拨、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至2001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由124亿元增加到6748亿元,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6.1%,由2.7亿元上升到856亿元,居全国第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6%和8.7%…  相似文献   

14.
明月  孙宝 《北方经济》2015,(5):58-60
一、城乡居民消费现状分析(一)城乡居民消费支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普遍提高。2005-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6929元上涨到19249元,增加12320元,年均增长13.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2446元增长到7268元,增加4822元,年均增长14.6%,年均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1.0个百分点。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绝对增长额仍比农村居民多1.6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贺州市八步区依托邻近粤港澳的地域优势和作为东部产业转移第一站的区位优势,用科学的发展观提出并实施“三牌五圈”经济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大珠三角经济圈,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八步还积极开发面向粤港澳的菜篮子市场和旅游市场,打造粤港澳的“菜园子”、“后花园”,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00年至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从34亿元增至47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2.7%;财政收入从1.92亿元增加到2.98亿元,年均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从5.88亿元跃增到11.77亿元,年均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888元增加到2003年的2047元,年均增幅为4.1%。在“2003年度广西经济发展10佳县(市、区)”评比活动中,八步区名列第六位,八步经济发展步人快速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净增26.9亿元。全市人均GDP预计达到5170元,年均增长10.3%。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质量提高、效益改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5%。  相似文献   

17.
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菏泽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菏泽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实现“后来居上”目标,牢牢把握“突破菏泽、鲁西崛起”重大机遇,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10亿元,增长6.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亿元,增长7.7%,增速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和10.3%,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  相似文献   

18.
王博 《东北之窗》2012,(16):6-9
"力争在未来五年,全行政区生产总值实现70亿元,年均增长28.6%;工业增加值实现56亿元,年均增长32.9%;财政总收入达到7.5亿元,年均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526元,年均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年均增长14.8%。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2%。  相似文献   

19.
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揭晓,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2.3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14.9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7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212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5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7590元。  相似文献   

20.
一、借助国家上一轮东北振兴政策支持,东部盟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7年,我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通辽、赤峰、锡林郭勒五盟市被纳入到国家东北振兴战略实施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