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切实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城乡信用社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崔扬为全面落实全国银行分行行长、保险公司分公司经理会议精神,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今年我们重点加强对城、乡信用社的监管,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一、全面化解城市信用社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
防范和化解城乡信用社风险的有益尝试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姚峰邢毅竞晖1997年以来,人行山西省分行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中,对辖区内的226家支付困难、亏损严重、资产质量差的高风险城、乡信用社实施了特别监管。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山西省大多数城、乡信用社... 相似文献
3.
一、转变观念,明确服务对象的市场定位.城乡信用社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金融业支持中小、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积极调整经营思想和经营策略.在坚持"植根地方土壤,服务地方经济"的办社宗旨基础上,转变营销战略,把中小企业、个体私营工商户作为主要支持对象,增加对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有效投入,努力为其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功能、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4.
城乡信用社风险,目前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支付风险,它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化解风险的措施包括:加快建立农村信用社系统的管理系统;保支付再贷款要及时、足额并具有可操作性;全面提高信用社职工素质;建立存款保险机构;为城乡信用社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6.
一、城乡信用社通汇难在哪里 1.经人民银行办理转汇,速度难以提高.目前城市信用社的通汇业务可直接提交人民银行办理,而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勾后,通汇业务由农村信用社跑票到信用社联社,再提交人民银行办理联行业务,这些环节多数是手工处理,速度慢、传递环节多,一般要5到10天才能到帐. 相似文献
7.
8.
9.
近年来人民银行总行和西安分行先后出台了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办法、制度,使得基层人民银行对城乡信用社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日益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不能完全到位,使得基层人民银行对城乡信用社商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的有效性难以保证、值得进一步探讨解决。 相似文献
10.
当前,金融风险的重点主要在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城乡信用社。因此,我们要在了解掌握目前城乡信用社风险表现形式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防范和化解城乡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措施。一、城乡信用社全融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一)外部原因。1.经济运行质量较差,造成大量信贷资金...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银行信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11):59-62
信阳市城市信用社重组案例分析表明,现阶段重组后的城市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仍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按照统一的银行监管标准和WTO对市场规则的要求,城市信用社应向股份制商业银行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是保证农村信用社取得贷款合约中约定的预期或目标收益的重要基础,是农村信用社保持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基本前提。由于我国长期利率管制,农村信用社利率风险管理意识严重滞后,相当多的农村信用社利率管理仍停留在简单的利差管理,因此,针对如何确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具有与商业银行不同的风险特征,因此适用于商业银行的审慎性监管工具未必适用于农村信用社。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监管,既要考虑降低监管成本的问题,还要注意监管对象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15.
金融安全区的关键是城乡信用社。化解城乡信用社风险除信用社自身加强防化风险力度外,还须依赖政策的优惠、采取多种方式,对不良信贷资产予以处置。 相似文献
16.
农信社改革与农村金融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国务院要求,所有参加农信社改革的试点省份(8 21)要在年内完成改革工作。在国家政策扶植的基础上,各农信社要建立以县级联社法人为主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建立新的理事会、监事会,同时设立省级农信联社,对经营管理负责。另外,符合商业银行条件或股份制合作银行条件的可以建立相应的银行。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由省政府负责、银监局监管,产权明晰、法人治理合理的农村金融组织。如此看,改革思路是明确的,要求是具体的,条件是完备的,理应改出一个有活力的市场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但实际调查发现,由于一些难以摆脱的限制因素,导致农信社改革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作者从农信社的改革环境、路径等问题入手,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支农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工作的启动和专项票据兑付的基本完成,“花钱买机制”的政策效应已初步显现。农村信用社抗风险能力得以增强,整体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逐年提升,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支农作用,下文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为例,进行相关调查分析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收效如何? 虽然,中国农村信用社体制历经多次改革,但这一次是最有效的,因为只有这一次才从从产权体制等制度层面上而不是仅从隶属关系上来解决问题。国家虽然拿出了一些央行票据来消化农村信用社多年来由于体制原因形成的部分不良资产,但改革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国务院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的这个方案,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是信合人在这么多年不断摸索的结果。从效果上看也是好的,大部分信用社开始扭亏为盈,全系统实现了盈利。国家对四大银行先是剥离了1万4千亿的不良资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其机构设置、从业人员数量,以及经营业务量上来看,均居农村金融机构之首,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亦逐渐显现出来,突出表现在:管理流于形式、资产质量不高、亏损面大、从业人员素质低、业务面狭窄等,已经很难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笔者针对导致农村信用社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