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指出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从几个方面进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在语文活动中开展心理辅导。其他学科的教学只要能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方法都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2.
薛金骞 《发展》2013,(12):124-124
一、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多数高职学院仅在思修课中渗透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显得杯水车薪,并凸显出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该文论述了高校体育的内容、目标与特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标准与内容,高校体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平 《西部大开发》2011,(4):114-114,217
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但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缺乏正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和必要的桥梁和信托等原因,从总体上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还很不普遍。为此,必须树立心理健康理念,积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尊重”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赵岩  柳云  杨晓星 《理论观察》2010,(5):108-1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力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体现着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也渗透在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在课堂教学中,人文元素可以自然的融入课堂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6.
杨青 《新西部(上)》2007,(9X):240-241,239
该文论述了高校体育的内容、目标与特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标准与内容,高校体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敏 《老区建设》2011,(14):62-64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小学教育真正优化成素质教育。为此,我们要创造必要的渗透条件,掌握渗透的操作要领,把握渗透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林巧莺 《魅力中国》2010,(8X):155-155
<正>生态教育,是满足学生对知识、能力的需求,又不对其今后的生理、心理发展以及各种能力进一步提高构成危害的教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而"生态课堂"是生态教育的重要载体。生态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自觉地、有  相似文献   

9.
陶国荣 《发展》2007,(11):128-128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中最为可行和常用的一条途径.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存在重视单纯的化学认知教学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事实表明,影响学生今后事业成就的大小,与意志、志向、毅力等创造性人格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  相似文献   

10.
王明珠 《理论观察》2013,(6):146-147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而初中阶段是人生当中一个独特的发展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发展和变化的阶段,极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教育,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相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我根据生物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了解了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基本方法,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傻子 《魅力中国》2010,(36):125-125
中学数学教育,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育,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并且这些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此,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如何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渗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探讨高校体育课渗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以期帮助当代大学生及时克服自身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宝珠 《魅力中国》2014,(14):398-398
幼儿素质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发展成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课题。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幼儿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切实加大这方面的管理和指导,广大幼儿园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注重感染熏陶、积极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对孩子们进行全面渗透、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切实强化个别辅导三个方面阐明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着。也应当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在没有心理压力的状态下学习。这样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魏婷 《新西部(上)》2013,(12):102-103
本文分析了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要丰富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加强自我调适,保持健康心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殊情况;开展主题班会等集体活动,解决一些带共性的问题;与任课老师和学生家长联系,协调解决学生中突出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探讨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的结合点,实施"双育"的途径和方法、基本策略,帮助大学生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相似文献   

17.
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存在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厚条件。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选好切入点,找准结合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积极因素,敏锐捕捉课堂中的心理教育契机,充分开展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自然地、有机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提出标志着健康体育教育理念的形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必然趋势.而随着健康内涵由生理效应向心理效应和社会适应力的拓展,健康体育也由传统的生物学体育向现代生理、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现代体育观发展,体育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赖晓菡 《魅力中国》2013,(29):244-244
作为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沿着传统教育的轨道,偏重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而较小涉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课改条件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0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初中生的l心理特点为前提,试图从营造好氛围、寻找结合点、适当巧移植三方面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渗透l心理健康教育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校不仅要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善于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渗透于思想政治工作中;同时注重思想政治干部队伍自身心理品质的培养,是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开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