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和谐平稳的经济发展需要和谐的社会信用环境根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军富 《征信》2016,(11):17-22
中央提出的"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而信用成本不仅是构成企业成本的重要部分,更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主要因素。加强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有效降低企业的信用成本,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视角,分析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信用成本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降低信用成本的博弈机制,对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降低信用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等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林杰 《福建金融》2004,(7):41-42
本文探讨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根源,分析社会信用缺失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并提出加快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信用制度;健全信用法律制度,规范市场行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市场关系;加强经济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增强市场透明度;加强市场经济信用文化的建设,培育社会诚信意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本文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导力量着眼,侧重分析了人民银行在地方信用体系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当前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应如何加强在地方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能动作用,旨在进一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5.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在诚信建设的重点领域里面特别指出要加强政府采购领域的信用管理,包括:制定供应商、评审专家、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标准,依法建立政府采购供应商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充分利用工商、税务、金融、检察等其他部门提供的信用信息,加强对政府采购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信用管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实现信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信用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必要性出发,对建立新疆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可行性进行探讨,并从加强制度建设、发挥平台服务功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信用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充分认识社会信用建设的重要意义,探索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是当前极为紧迫的任务。本文在充分阐述当前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的应对措施。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诚信建设的保障;二是企业是诚信建设的基础;三是个人是诚信建设的主体;四是强化金融支持,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诚信建设的落脚点;五是社会信用建设应注意抓好的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8.
王勉 《福建金融》2003,(2):10-11
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既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当务之急,也是改善金融运行环境的关键之举。文章立足三明辖内金融信用状况,简析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并深入考察影响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诸多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诚信政府、健全企业信用体系、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增强央行的监督与服务功能以及完善金融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信用基础薄弱、信用评级制度不完善、不规范,社会中介机构信用匮乏是造成社会“信用缺失”的成因;同时提出加强信用和信贷文化建设,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发挥政府和金融部门的作用,以及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治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体制与信用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中共十六大精神,阐述信用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应发挥信用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对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制度建设不成熟。本文在进行阅读文献与实地调研后,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对影响信用建设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排序,提出按区域建设信用体系、加强建设法律及监督机制和推动社会道德文化提升公民建设信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杜楠  王立锋  李瀚林 《征信》2021,39(6):41-45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期,政府运用统筹规划、信息共享和诚信教育三种赋能方式,提升了社会信用主体活力,完善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但也带来信用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阻碍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在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采用政府赋能模式的原因、措施和成效进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政府赋能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功能和局限.最后,结合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探寻法的赋能在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价值,提出法的赋能规范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消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平衡性,促进政务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长远、有效地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江腾 《福建金融》2002,(11):13-15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努力促进经济金融发展,已成为当前各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本文拟以经济金融领域为讨论重点,对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尽早实现社会信用秩序的根本好转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加快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确保经济金融稳健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从根本上改善金融运行环境,已成为当前金融部门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对强化市场信用意识,加强信用制度建设,保证金融业稳健发展,尽快实现社会信用秩序的根本好转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少华 《征信》2023,(8):55-59
良好的信用是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助于提升社会组织治理能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当前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着社会信用法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信用评价指标精准化程度不够高、社会信用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等风险挑战,究其原因在于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碎片化、社会组织信用制度建设滞后、社会组织诚信文化氛围亟待加强、社会组织专业化人员匮乏等。因此,提出加快社会组织信用立法、健全外部监管体系、优化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提高社会组织成员的诚信意识、强化社会组织行业自律等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国外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经验的借鉴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信用评级业逐渐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尝试对国外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的经验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了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山东省委、省政府也十分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围绕建设"诚信山东"、"和谐山东",积极组织深化改革,改善行政执法环境,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山东的实践,使我们对加强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了以下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是现代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根基。本文在简要分析社会信用秩序混乱对银行业发展的不良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信用秩序混乱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了加强信用制度建设、规范金融市场秩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熊伟  蔡红波  龚瑜  李志勇 《征信》2024,(3):42-49
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参与政府信用监管领域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通过分析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在政务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场景,搭建了涵盖守信基础、合法合规、信用记录和经营状况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以信用监管部门与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协同合作为切入点,探讨当前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数据要素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加强与行业协会交流合作和积极协助政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转变观念,多措并举,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 (一)加强领导,摆上位置。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庞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尽管近几年各地都或多或少地由一些部门(主要是金融机构)零打碎敲地开展了一些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工作,但收效较小,作用不大。为扎实有效开展优化信用环境建设工作,主、客欢都需要加强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