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地面电法勘探技术在复杂采空区具有良好的探测效果,矿山生产建设过程中的水文地质资料不够全面,且多层煤采空区内的积水位置无法得到有效判定,采用瞬变电磁法对多层煤采空区实施应用性研究,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判定效果、优化管理流程。本文综合分析了多层煤采空区的基本特点,分析了瞬变电磁法在多层煤采空区内开展精确化积水探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阐述了瞬变电磁法(TEM)在探测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老石旦煤矿采空区积水中的应用,利用对含水体敏感、分辨率高的瞬变电磁法,根据该地区物性地质条件,探测测区内采空区积水范围及煤系地层的含水情况,为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合理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瞬变电磁法在乌达矿区探测采空积水区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乌达矿区的地质概况和小煤窑采空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鉴于瞬变电磁法(TEM法)在探测含水、导水构造方面的优势,以其为探测手段,通过对瞬变电磁法资料的分析和解释及随后的钻探验证结果说明瞬变电磁法是一种有效的探测采空积水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瞬变电磁法探测采空区的基本原理。根据采空区的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分析多道拟视电阻率断面图,可以准确的探测出采空区的位置。以门头沟采空区为例介绍了瞬变电磁技术在煤矿采空区的应用及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瞬变电磁是目前煤田采空区勘察的主要方法。文中以山西某煤田的应用实例,介绍了瞬变电磁法的原理、采空积水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多测道图和拟视电阻率图对比结果分析。阐述了瞬变电磁在采空区勘探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小窑采空区一直困扰着大型高产高效煤炭矿井的安全生产,迫切需要物探手段调查小窑采空区的位置边界、范围、积水情况等工作。本文采用了三维地震和瞬变电磁探测技术,通过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对比来解释采空区的几何特征,从而为大柳塔煤矿周边小窑采空区的探查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瞬变电磁法(简称TEM法)具有简便、快捷、对低阻体敏感等优点,在寻找地下水、查明采空区、探测岩溶发育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TEM法在山西某矿的应用为例,说明其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山西晋城矿区,小煤窑的多年乱掘乱采形成了许多采空区,多数富含老窑水,给资源整合后新建矿井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探讨在煤矿应用瞬变电磁法、直流电法和地震法进行综合超前探测,并结合已有资料,将三者的成果综合分析后确定掘进工作面前方采空区的位置及其富水性,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总结瞬变电磁仪在东峰煤矿探放水工作中的研究应用,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探测技术,具有定向性好、探测精度高、探测范围广等突出优点,为我国煤矿探放水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手段,在矿井地质灾害探测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探测地质异常体采空区的物探技术方法较多,如浅层地震法、瞬变电磁法、活性炭测氡法等。本文旨在通过对利用矿井物探技术找地质异常体的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钻孔彩色电视观测、瞬变电磁物探观测3种不同的探测手段分别对M煤矿的开采工作面进行了探测,通过对M煤矿所研究工作面采空区覆岩层"两带"高度探测结果进行综合考虑后表明:导水裂缝带高度和跨落带高度分别为62.53m和42.73m,裂采比及垮采比分别为12.51倍和8.55倍。对比三种探测手段,钻孔彩色电视探测方法是最佳的探测方法。由于受到覆岩层以及施工因素的影响,钻孔冲洗液漏失量探测技术得到的结果存在一定误差,但是作为传统的研究方法,还是具有一定有效性和参考性的,相比之下由于受到井下复杂条件的影响,瞬变电磁探测则误差更大一些,往往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查东沟煤矿1402采煤工作面顶板富水情况,利用瞬变电磁法和并行电法对工作面顶板进行探查,分别获取了顶板100m范围内瞬变电磁法和并行电法的探测结果,并按20m间隔进行切片,瞬变电磁法圈定1个相对低阻异常区,并行电法圈定2个相对低阻异常区,经分析,均与工作面内断层F5相关。探测结果经工作面采掘验证,与实际地质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3.
矿井水害问题随着煤炭开采深度加大日益严峻,为探明4203回风巷道掘进工作面前方陷落柱分布及含水情况,本文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进行含水陷落柱瞬变电磁探测模拟,研究含水陷落柱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通过开展4203迎头超前探测,得到迎头前方含水陷落柱的地质信息。结果表明:含水陷落柱处的瞬变电磁感应电压明显高于其余地质体,呈现低阻异常响应;视电阻率微分能有效分辨水-岩交界面;依据4203回风巷道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数据,推测在迎头左前方40m处存在含水陷落柱,经钻探验证,含水陷落柱瞬变电磁探测对巷道安全快速掘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首先基于山西某矿富水区域特殊的工程情况,详细分析了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的作业原理,基于瞬变电磁法在水害探测中的体积效应小和分辨率高等探测优点,再通过物探资料圈定的低阻异常区域经打钻验证,说明该物探方法的探测结果可靠准确,为该矿井防水害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总结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在北峙峪煤矿水文地质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中的应用,利用该方法探测深度大、对低阻富水区敏感、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获得了矿区地下400m以浅的地电结构信息,结合地下调查和已知开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圈定了3号煤、9号煤及15号煤老空积水区与顶板富水区位置及范围,分析了层间水力联系,提出了防治水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矿井瞬变电磁原理,针对回采工作面顶底板隐蔽水害问题,通过高密度探测方向与质量控制措施开展精细探测。结合已知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进行数据处理与地质分析,解释了贯通顶底板的断裂导水通道,为下一步防治水工作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华恒公司西边界11煤层煤柱局部宽度20m。开展了边界煤柱注浆方案研究,设计注浆线位置,控制注浆施工过程,并采用瞬变电磁法探测煤柱注浆后防渗效果,达到了加固煤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煤矿生产中,由于陷落柱具有导水性,其经常诱发矿井水害发生,对煤矿安全生产产生重大危害。根据瞬变电磁法探测原理和陷落柱的特征,以太原东山煤矿51231工作面轨道顺槽探测的陷落柱为实例,分析探测数据,得出具体结论和建议,进一步指导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瞬变电磁法或称时间域电磁法(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简称TEM,它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间歇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的方法。简单地说,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就是电磁感应定律。  相似文献   

20.
物探方法具有无损、便捷、高效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但各种物探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在探测时必须结合多种方法才会达到预期效果。在工程实例中采用瞬态面波法、电法、压水试验、钻芯法,对采空区治理前后进行对比探测,分析评估采空区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