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其蔚 《致富之友》2011,(6):26-30,25
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发起组织的"影像VS景观——影像与声音的政治经济学"系列论坛,2011年的计划是4月为第一期,6月第二期,10月第三期。论坛旨在如何在景观社会中重新梳理影像得以形构的影像和声音的必要关系,并试图从其中挖掘和整理、揭示出抵抗的方式与积极的筹划,由此延伸出一系列关于影像、声音的政治、经济关系中的分析和讨论。当代中国的影像艺术,尤其活动影像的创作与展览的历史线索并不长久。从1980年代末期开始的自发、自觉的行为记录,到概念成熟的录像艺术,伴随着技术的革新后的新媒体艺术、基于互联网络创作的电脑艺术,以及更为广泛的独立电影和纪录片的潮流,都可以视为当代影像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电影"则作为主要的艺术概念和美学形式全面"进入"到当代艺术中,在大量的创作表现、美术馆中的展览以及专题论述都日益增多。影像的创作与表现更多包含一种集体的、工业的合作生产模式,这使得影像艺术的创作更接近一种对机制的参与过程,而非全然的独立的思考,同时,如何在更为复杂的艺术系统中的社会分工保持必要的警惕与反省,则是本次论坛的主要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时间的形状     
当代的中国艺术从未拥有过"时间"。这里的"时间",通常是指线性的历史中的具体时间,也可以特指以明确的时间分期的概念,如"现代"、"后现代"或"当代"等。与其他门类的不同的是(如"当代文学"的起始是1949年之后),中国艺术独享和拥有自身一套关于时间定义的法则和形式,尤以近三十年为例观察。1980年代可以统  相似文献   

3.
<正>"另一种电影"的提法.来源于法国学者雷蒙·贝洛(Raymond Bellour).意指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涌现在欧洲和美国众多艺术机构及美术馆中的诸多大型展览.这些展览都毫无例外的聚焦、展示"艺术家的电影".即艺术家使用现成电影为材料"创作"或"改装"的影像作品及装置。  相似文献   

4.
致歉     
7月下旬,作为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展览项目的台湾论坛,一个台湾当代录像艺术的电影周末即将在北大举行,台湾老、中、青三代影像艺术家及策划人出席,由此,此项  相似文献   

5.
黄海昌 《致富之友》2010,(6):102-105
事实上,越来越清晰地可以看到的是,自1979年以来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环境中的"当代艺术",其发展的历史线索陆续演变为强调语言自觉、民族性、多元文化及全球化下的文化主体等几种形态;如同"当代艺术"(contemporaryart)在中国复杂、多变的历史及其定义前后的政治处境一样,新的艺术观念是一种描述社会整体性的发展趋势及暂时性的充当着文化先锋的  相似文献   

6.
苏伟 《致富之友》2011,(12):90-91
贝尔廷在这一章中讨论了先锋艺术和伴随它发展的艺术批评在不同语境中产生的意义和转变。这段历史无疑是现代主义艺术中最受人关注、同时也不是不断被重新观看的历史。先锋艺术产生时把未来作为实践的坐标系而与抱守传统和历史的艺术研究分道扬镳,但到了60年代,先锋艺术在文化语境的转变中经历了深刻的危机,最终又被守住最后的"风格"原则底线的艺术研  相似文献   

7.
张泠 《致富之友》2011,(1):112-119
"城市交响曲"电影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欧洲的先锋派电影运动,以鲁特曼的《柏林,大都会的交响曲》最具代表性。"城市交响曲"电影以令人眼花缭乱的蒙太奇手法重构了银幕上的都市空间和时间,表达了当时人们对崛起于机械大工业时代的现代都市的震惊体验。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电影《马路天使》、《十字街头》里,袁牧之和沈西苓也曾用大量的蒙太奇剪辑和丰富的声响,以类似"城市交响曲"的段落表现旧上海这个复杂多样的现代空间。当下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城市化进程之中,城市在不计后果地膨胀,带来分裂而魔幻的空间和时间体验。这一期的"视点"文章:《数字化"城市交响曲",捕捉时间的阴影:《三元里》中的蒙太奇与时空构造》便主要通过对独立影像作品《三元里》的时空构建手法的分析,探讨在新的数字技术环境和时代背景下,电影是如何在承接机械工业时代"城市交响曲"电影传统的同时,运用新的数字技术手段构建现代时空感知,碎片化地纪录和再现这种急剧都市化经历,并且考察电影媒介本身在适应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迁。(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影像档案馆程睿)  相似文献   

8.
创世纪     
《致富之友》2010,(3):16-16
艺术,并非神圣而不可侵犯,艺术品也并不意味着神圣不可侵犯。艺术不完全等于宗教,艺术也不应该受到完整的崇敬,正如艺术家也不应是天赋于神(至少在西方)、超常人的奇迹显现,艺术品可以提供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现代派以后,艺术作品由一种崇高、客观的美的精神世界转向了呈现艺术家在当代生活中的"行为的特殊性",而不再是对这个世界图景的凝视与简单描摹。  相似文献   

9.
新历史小组在二十世纪末九十年代在中国出现,你愿意谈谈对我的看法吗?很高兴你的出现,新历史这个词本身对我就充满了魅力.不论从文化上还是从视觉艺术本身来说,新历史小组是对当代主流文化艺术的一个态度,工作或设计。特别是对中国问题,新历史小组的工作更为确切,从我来理解的话,它是对二十世纪末,也许是人类整个世纪末的纷乱破碎,垃圾尘埃现象的集中整合治理。用我的话说"收拾残局""归类存档""个个就位",从中找出新生的机制或新文化艺术的机制。我想,新历史小组产生于中国,这点不能不归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影或其它     
11月25日,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即将同时推出三个展览项目,其中两个与电影有关。前者是杭州艺术家高世强最新使用3D技术拍摄制作的电影展览"世纪",另一个是特别策划的印度实验电影放映和论坛,题为"你不属于"。10月11日,我在英国曼彻斯特Cornerhouse艺术中心,做了关于当代中国艺术家电影的专题讲座:"再度凝视:90年代以来的艺术家电影"。同期,伦敦Frieze博览会,伦敦的4个重要艺术机  相似文献   

11.
无名画会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画会活动中,星星和无名是最具争议然而也最具历史意义的画会群体。而这两个画会也有着不同的艺术理念和截然不同的命运。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在为艺术而艺术的路上大概属无名走得最远,而在艺术干预政治的旗帜下,星星则走得最远、最激烈,从而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影响深远。所以,比较这两个画会的活动对于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史,特别是文革刚结束时的艺术现象,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是国内首次以"电影"为概念研究与梳理华人当代影像艺术历史、美学及创作观念的一个项目,4月10日至6月10日于OCT当代艺术中心正式举行。项目由文献出版、展览与主题论坛等三个主体部分组成;董冰峰、杜庆春和朱朱组织和策划内地及海外部分,黄建宏研究和整理台湾部分,香港和澳门地区由于研究和资料上的缺失,未在此次项目研究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电影艺术形态,实验电影在亚洲各国的状况一直鲜为人知。在亚洲,当寻找实验电影的参照系时,人们会不自觉地把目光投向西方,而忽略同  相似文献   

14.
似宏 《致富之友》2009,(8):76-77
王晓莉作为当代一位执着于绘画艺术探索的画家,她的油画系列"小脚女人",更让我坚信了这一认识。个人的生存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持续性参悟,以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沁浸,赋予了王晓莉油画作品的诗化品格和象征意味。对于"小脚女人"这一沉淀物象的艺术表现,像是对于一段历史习俗  相似文献   

15.
魏星 《致富之友》2011,(9):29-31
我们今天谈起新媒体艺术,要从两个层面说起,一个是广义层面上的新媒体艺术,它涵盖了身体行为艺术、影像艺术、装置艺术、以及数字和互动多媒体艺术;一个是狭义上的以数字技术、互联网和生物技术为载体的新媒体艺术。有些学者按照历史年代的线索把艺术史划分为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的洞穴壁画到古埃及古希腊的  相似文献   

16.
双城记     
《致富之友》2011,(11):10-10
一周内,连续参观伦敦Frieze博览会和巴黎Fiac博览会感受很深。这两个博览会虽然没有巴塞尔的全球代表性,但也鲜明传达了英国和法国当代艺术生态的现状和工作,而这些复杂的形态又可以回看到欧洲艺术、西方艺术中心的历史与当代的延续和纠葛,学术与市场趣味的妥协,非常有趣且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影的历史是一项通过技术实验、观众-场景关系、作品、传播以及表演技巧将电影与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相联系的历史。此外,它也是对非凡的当代媒介之丰富多彩的表达能力的创造性探索史。尽管电影自有其技术和创作的多样性,但好莱坞还是确立了其支配性的制作、传播方式、技术结构和叙事模式。但这种统治地位正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8.
<正>1.在这一个新世纪初的当下.提问"电影是什么"或"电影艺术的本性",几乎是一个不可能获得简易解答的提问。这并非意味着相同的问题在过去.即存在着较为清晰的答案。而是,"电影"这个置入于引号之内的尚未命名之命名,在过去通常以赛璐璐底片作为光影书写的语脉中,至少仍保持着一些可被共同观察与思考的影像特征。譬如电影属于一种对外在实存世界进行直接拍摄与叙述的纪实或虚构之音像体制。以此为基础,外在世界的写实性给予了影像工作者一种理  相似文献   

19.
时间:2008年1月24日地点:清华园朱金石:我从1985年就开始观察抽象绘画之外的艺术了。汪晖:你说的抽象艺术之外的艺术是指哪些呢?朱金石:装置艺术、观念艺术,还有行为艺术、Video(影像)、照片。抽象艺术到了80年代末已经是一个过时的事物。  相似文献   

20.
2009年4月25日至5月24日在台北当代美术馆展览的第七届"台新艺术奖入围展",以实际行动打破在金融危机过后企业停止赞助艺术的迷思。这个展览代表了台湾企业对艺术赞助的认识成熟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