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技术选择要从国情出发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构成及其质量。在生产的过程中,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人与物的因素比例关系的改变是技术进步在经济方面的重要表现。通常技术进步会引起生产性投资的增长,但是,不同形式的技术进步其投资增长是不同的,后果也不相同。就经济方面考察技术进步的内容和本质,可按投入要素中生产性基金和劳动力消耗的比重,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资金适中型等三种形式的技术进步。凡是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测算并分析了中国省区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为绿色技术效率改善、绿色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对中国省区工业的经验分析表明,中国省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这主要由绿色技术进步推动。通过对工业增长源泉的分解发现,中国省区工业增长主要靠要素投入驱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5%。基于上述结论,并结合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计量结果,从增强创新能力、发展对外经济、壮大工业企业和加大治污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省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山东省工业技术进步的定量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省工业经济发展迅猛,1985年与1980年相比,工业总产值从350.81亿元增长到618.9亿元,年平均增长1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山东省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技术进步与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增加等多种因素综合  相似文献   

4.
“八五”期间我省县域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8.27%,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由1994年的24.11%上升到1996年的25.11%,县域工业的发展对增强我省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还应该看到我省县域工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实力不强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还很大,据有关资料表明按经济的发达水平来衡量,我省与发达省份的差距不在大城市而主要是差在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上,且主要是县域工业。我省80%人口、50%的职工分布在县域,加快县域工业的发展,提高县域工业的质量是振兴我省经济的关键环节。 县域工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必须把经济增长的重点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化经济增长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工业化过程同时也是技术(特别是工业技术)进步过程。但是,在不同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技术进步的类型以及在工业发展中所作的贡献大小并不相同。一国工业技术进步的特征和轨迹,不仅反映了该国经济增长的型式特点,而且是其经济体制特征的折射。本文将结合我国工业化过程的经济增长型式和体制特征,对工业技术进步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常所说的技术进步是广义的技术进步,即通过优化组合各生产要素,发挥诸要素共同。发生作用而使产出增长的过程。许多国家、地区经济起飞的事实证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据日本企副厅报告,1982~1986年,日本技术进步率为2.4%。经济增长中60%是技术进步的贡献。我国1952~1982年,技术进步率为2.95%,经济增长中仅27.80%属技术进步的贡献。电子产业技术密集度高,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作用十分明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各省(区、市)2003~2022年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有助于促进碳试点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发现在2013~2022年间,碳试点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纯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提升,规模效率提升的贡献相对较低。具体的,在2013~2022年间,纯技术效率、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所作的平均贡献分别为56.8%、36.9%和6.3%。但是从变化趋势来看,近年来碳试点地区依赖于纯技术效率提升和纯技术进步实现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规模效率提升所发挥的作用在稳步增强,在2019~2022年、2020~2022年以及2021~2022年3个样本期内,规模效率提升所作的平均贡献均超过了20%,未来碳试点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将愈发依托规模效率改善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8.
200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0周年。20年间深圳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31.2%,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出口总值29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2%。工业总产值257564亿元(90年不变价,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比上年增长22.8%,作  相似文献   

9.
根据产业转移理论,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外省资金,能够促进承接地经济的增长、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带动技术的进步、增加劳动力就业等作用。本文根据C—D生产函数建立衡量技术溢出效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外省市直接投资对陕西技术进步存在正负效应,正效应在于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对陕西技术进步的促进存在负效应,没能引起技术进步的提高,原因可能在于注重引资的数量,忽视引资的层次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一、铝工业技术进步的经济效果测算1.技术水平值计算技术水平值的广义技术进步测度模式如下:A(t)=(Y/L)~(1-K/Y)(K/Y)~(-K/Y)式中:A(t)——t时间的技术水平值Y——总产值L——职工总人数K——固定资产净值或固定资产原值这个公式表明,技术水平主要由两个宏观量决定:一是原测算对象的全员劳动生产率(Y/L);二是原测算的单位产值资金率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换,从长期来看,发展中国家要从落后迈入先进,一般要经历三次重要的产业结构转换:一、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换,以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二、工业化过程中资金密集型部门取代劳动密集型部门;三、工业化后期技术密集型部门取代资金密集型部门。那么,如何实现这三大转换呢?除了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外,技术转移是最关键的因素,即通过对技术成果的消化、吸收、改进和创新,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地向高度化转变,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一 技术转移是指将技术从生产转移到使用,充分利用技术,实现技术的价值,技术转移包括技术的组合、移植、传递、交流和普及,具体的技术转移形式有:1.技术成果转向生产;2.技术由先进部门转入落后部门;3.技术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其实质是指产业部门对  相似文献   

12.
煤海星星     
如何定量评价技术进步对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影响企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复杂多样,若将各因素归纳简化为资金投入(K)和劳动力投入(L)两大因素,则可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示Y=AK~αL~β(1)式中:K、L——分别为企业资金生产要素和劳动力生产要素;α、β——分别为资金产出弹性和劳动力产出弹性;A——企业生产技术水平;Y、A、K、L均为时间的函数。因企业现实原始资料中,Y、K、L均为离散数据,故在时间间隔不长时,可用差分  相似文献   

13.
装备工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自产业革命以来,许许多多新技术都是通过物化的技术装备对生产发挥促进作用的。其中,技术装备的生产部门-装备工业对技术进步的物化程度有关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装备工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变动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印证装备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地提高技术装备的水平是我国经济实践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包装工业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包装工业从八十年代初起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并具有相当的规模。一个显著特点是包装工业的实力大大增强。据统计,1995年我国包装工业总产值已达1151.6亿元,比1994年增加173.4亿元,增长1773%,比1990年增长153.5%,五年间平均每年递增20.45%,包装工业增加值达到293亿元,比1994年增加821亿元,增长1547%,比1990年增长75.96%,五年间年递增11.97%。包装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也由1990年的278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623.8亿元,五年间增长了2.24倍。1995年全行业全部职工年平均人数已达213,9万多人,企业已达14…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可以说是电力行业最困难的一年。在经受了南方雨雪凝冻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的考验之后,电力行业仍要继续面对电煤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发电企业大面积亏损的现实。随着经济增长趋缓使电力需求回落,电力行业面临的风险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电力行业一向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行  相似文献   

16.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的我国能源供求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2050年我国能源需求预测1.2050年我国社会经济宏观情景描述(1)城镇化率达到70%~80%,城乡差别基本消除;我国人口仍将缓慢增长,2050年人口总规模约在15亿左右,城乡居民只是以居住地来划分。(2)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生活水平相当于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经济总量约占届时世界GDP的1/4~1/3,人均GDP在2万~2.5万美元之间。(3)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品和服务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和服务在GDP中所占比重高于目前发达国家水平,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降低,而且劳动力成…  相似文献   

17.
基于技术进步的环境回弹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2006~2017 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 运用LMDI分解技术识别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污染排放强度变化, 定量评估环境回弹效应(ERE)。研究发现: 中国各省份环境回弹效应集中在40%~90%之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中国整体环境回弹效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北部、东部、南部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回弹效应明显高于其它经济地区, 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为实现经济增长和污染减排的双重目标, 应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 降低技术进步对污染排放的环境回弹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江、浙、沪外资工业企业2003~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基于DEA理论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过程,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研究表明:(1)2003-2007年,江、浙、沪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6.4%的速度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的增长支撑;(2)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不均衡,浙江省的变化相比其他两省较低。  相似文献   

19.
电力风险管理论道(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可以说是电力行业最困难的一年。在经受了南方雨雪凝冻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的考验之后,电力行业仍要继续面对电煤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发电企业大面积亏损的现实。随着经济增长趋缓使电力需求回落,电力行业面临的风险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电力行业一向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行业,忽然就已成为风险密集型行业。  相似文献   

20.
R&D能力企业内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1.技术进步已成为发达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且其作用越来越大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计算,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50~70年代,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般都超过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的总和,达50%以上。如英国1948~1969年经济增长中各因素所起作用的比例是:资本占19.8%,劳动力占32.5%,技术进步占47.7%。日本1953~1971年经济增长中各因素所起的作用的比例是:资本占23.8%,劳动力占21%,技术进步占55.2%,法国1950~1962年经济增长中各因素所起作用的比例是: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