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波社会现代化总体上处于中等收入国家偏上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05年,宁波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得分(指数值,下同)为89.6,达到世界  相似文献   

2.
宁波城市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有着其自身的鲜明特征,经济的高水平发展一直是实现现代化最为重要的力量,而相应的对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的高投入.自然成为完善宁波现代化健康前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人文社会发展是一个城市灵魂和内涵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经济发展赖以生存和依托的文化基础。本文通过定量指标体系的建立分析了宁波人文社会发展现代化的现状特点,剖析了制约宁波人文社会发展现代化的诸多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宁波人文社会发展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戴东生 《宁波经济》2010,(3):15-17,20
综合交通运输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本文从促进宁波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了宁波综合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并对综合交通运输(涵盖城际城乡交通、城市交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定量地明确了宁波综合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宁波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各个层面正发生巨大变化并与之相适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早期现代化的一些弊端。这些已经成为宁波现代化进程中急需跨越的“坎”。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是宁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宁波进一步确立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宁波的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城市拓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等各方面将会发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发展态势。作为宁波中心城区,海曙区同样置身于深刻的变化之中,面临许多重大的发展抉择。我们能不能审时度势,把握发展趋势,抢抓发展机遇,赢得新的发展优势,是新的  相似文献   

7.
张蔚文 《宁波经济》2001,(6):5-7,47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高瞻远瞩,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放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突出和优先的位置。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必须顺应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向市场需求,推进体制创新,高起点、全方位推进宁波城市信息化,发挥后发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推进社会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宁波城市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发展港口物流是促进宁波现代港口经济的重点之一,也是衡量宁波港口经济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的重要标志。港口资源是发展宁波港口物流的最大优势,但是宁波港口物流发展仍存在着管理体制、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掣肘。推进宁波港口物流持续发展要构建“五大平台”,并从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张文斌 《浙江经济》2004,(19):46-47
宁波将在长三角都市圈中担负起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宁波应该按照港口型国际大都市的客观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从港口城市的规模化发展向港口城市功能的现代化发民转变。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20多年,宁波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展,开展程序不断提高,利用外资取得了很大成绩,推动了外向型经济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截止到2000年底,宁波历年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5040个,实际利用外资40.09亿美元,但是,与青岛、大连等沿海开放城市相比,宁波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很大差距(至2000年底,青岛实际利用外资80.67亿美元,大连实际利用外资92.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基本构成和支持要素。金融的良性发展有助于实现一个社会或地区资源的有效聚集和合理配置,提高源源的使用效率,进而推动经济良性循环。本文以近十年宁波经济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了宁波金融发展对促进全市经济增长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建立与宁波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金融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苏峰 《宁波经济》2005,(12):31-32
21世纪,我国城市竞争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加快发展城市和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升宁波城市竞争力,是战略机遇期宁波加快社会经济发展、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法治宁波建设不断深化,依法治市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宁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宁波想要建成一流法治城市还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法治宁波建设的现实困境地方立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市的立法建议项目来源途径还比较狭窄,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14.
宁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积累了丰厚的民间戏曲文化。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宁波民间戏曲文化濒危,抢救、保护和开发应用这些宝贵的遗产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对宁波民间戏曲文化的现状进行描述的同时,提出了保护民间戏曲文化的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天津经济》2015,(10):79-79
9月29日,2015年质量月“质优宁波”主题日活动暨全国港口物流知名品牌示范区揭牌仪式在宁波北仑举行。本次活动既是质量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质量工作、展示质量发展成果的平台。活动现场.国内唯一现代港口物流品牌示范区“全国港口物流知名品牌示范区”正式揭牌.该示范区也是宁波首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宁波市副市长王剑侯表示.扎实推进“质优宁波”建设,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6.
正"十三五"时期宁波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与之相应,宁波也要实现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迈进。文化强市建设的一个重点任务就是建设"文艺之城",进一步增强文艺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宁波城市文化特点及现实基础,接下来将重点在打造"书香之城""影视之城""音乐之城"上做文章,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文化内涵发展,在"三城"建设中打造一批文艺精品,为全省全国文艺繁荣发展做出宁波贡献。  相似文献   

17.
苏峰 《宁波经济》2005,(12):14-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也是宁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正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宁波的国际化进程.是我市实现宏伟目标的现实选择.也是我市进一步确立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宁波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积极实施旨在提升城市形象和档次、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社会事业项目建设,通过财力支持、政策扶持和积极争取等形式,以重大项目的安排和建设为载体,共完成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重点工程投资58亿元。建成了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宁波中学迁建、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宁波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园区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三农"问题出现了新的态势与特点,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但在当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宁波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诸多的  相似文献   

20.
蒋朝栋 《宁波通讯》2011,(15):10-12
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宁波在加强社会管理、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上走在全国的前列,打造了诸多社会管理领域的“宁波品牌”。“十二五”时期,围绕“六个加快”的发展战略部署,宁波迎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也进入社会矛盾集中凸显期,各类社会问题与矛盾新老掺杂、交织渗透,敏感性.复杂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