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对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变化相适应、在政府调控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但是,国际油价形成机制的特殊性,决定了期货投机对石油价格的波动有很大影响。在石油进口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只有建立合理有效的进口石油的价格形成机制,才可能摆脱国内油价单纯“追踪”国际市场油价的状况。为此,我们需要努力探索用市场的手段来抵御市场风险的办法,其中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建立市场化的风险采购方式。风险采购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应是一种组合战略,现阶段可考虑采用听证会基础上的政府主导定价方式或者通过期货交易方式的运用来确定价格。不论采取何种定价方式,国内油价形成机制都必须从单纯被动的价格接轨向与国际油价形成机制相适应、维护合理油价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2.
投机、操纵与国际油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投机是否推高了原油价格是国际上广泛争议的问题.基于对争论双方论据和论证的考察,认为原油期货市场资金规模的急速扩张是投机推高油价论的重要论据,但是,正方使用的分析方法适用于股票市场,不适用于期货市场;反方的研究方法虽然是科学的,但是由于存在监管漏洞,其论据的可靠性存在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期贷市场结构、期货交易特点以及原油期货交易监管等问题,指出期货市场的新型参与者即商品指数基金往往通过与大型投资银行的互换协议进入期货市场,进而从动机和可操作性分析,得出了华尔街大投行和美英大型石油公司可能操纵油价的假说,澄清了先前意见相左的权方在讨论中的一些模糊之处,给后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同时指出,这种对油价的操纵即使存在,也不能决定油价的长期趋势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国际油价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对国际原油市场依赖性的不断增强和国内能源市场化的推进。国际油价的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愈加明显。本文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同时还分析了国内能源定价的非市场化行为对于国际油价波及国内经济这一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价短期波动将对国内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内能源政府定价行为在短期内确实减缓了国际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与短期影响相比,国际油价的长期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正>1回顾1.1原油:2月、3月国际油价均震荡上行2月初,市场关注巴以和谈进展,中东地缘溢价有消退迹象,国际油价大幅下跌,2日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降至72.28美元/桶及77.33美元/桶。6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下调美国产量增长预期,对国际油价形成支撑,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升至73.31美元/桶及78.59美元/桶。13日,  相似文献   

5.
为争夺国际原油市场定价权,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我国正加快推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3月29日,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要牢牢把握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从国家经济战略的高度,抓紧建设原油期货市场,逐步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能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6.
进入9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价格从不足70美元/桶骤升至90美元/桶以上。此前几乎无人相信的100美元/桶的油价似乎也即将成为现实。作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国际油价日益攀升已给国内能源市场带来深刻影响。一些小炼厂不堪成本负担纷纷减产停产。一些加油站打出“限量”招牌,国内成品油涨价呼声再起……一时间,国际油价高企再次掀起了国内油价体制改革的呼声。有行业人士认为,高油价加速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的扭曲,而应对之策则是加速成品油定价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国际油价下跌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一定冲击。但是,出于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考虑,我国以低碳和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政策导向不会改变,其替代的过程很难被逆转。油价波动只是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过程中一个扰动因素,我们依然看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后续发展。2020年继美股四次熔断之后,美国原油期货市场也上演了前所未有的一幕。即将到期的5月美国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暴跌约300%,收于每桶-37.63美元。这是原油期货价格自1983年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后首次跌入负数,意味着卖方需要付出代价,才能让买方从其手中拿走原油。超过300%的跌幅,不仅创造了原油期货1983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也创造了即期原油期货史上首次跌为负值的纪录。  相似文献   

8.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指出,美元持续贬值所引发的大规模原油期货市场投机风潮,是近一段时间来推动国际市场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目前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对美元汇率已经突破1比1.59,直逼1比1.60.美元疲软刺激了国际原油"炒家"们的投机热情.因此,有专家指出,只有美元贬值的预期被打破,国际市场油价才有可能真正步入下降周期.  相似文献   

9.
赵华 《中国石化》2008,(11):8-9
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哈利勒10月4日说,投机性交易者曾对国际原油市场造成恶劣影响,但随着这部分交易者退出市场,国际原油市场供求基本面将出现平衡趋势,未来几个月国际市场油价走势将反映供求基本面。那么,供求基本面的平衡能否推动国际油价走向稳定?分析人士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各国陆续复工复产、经济重启,消费基本恢复正常,全球石油需求也进入回升周期。市场情绪的大幅回暖,推动4月下旬以来油价持续回升。近期,欧佩克及其产油盟国同意延长减产协议,再度为国际原油市场打下一针"强心剂"。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出现了连涨6周的情况,为2018年5月以来的最长连涨走势,且涨势仍在持续。随着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与纽约原油期货价格陆续突破40美元/桶地板价窗口,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疫情带来的国际原油市场"至暗时刻"已过,需求有望持续恢复,而油价仍有进一步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姜墩强  张军平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4):20-23,110,111
为了更好地规范哈萨克斯坦国际业务中涉及的贷款、采购服务和原油销售等进出口业务,2010年6月30日,哈萨克斯坦政府修订了《转移价格法》。新《转移价格法》将被监管的主体扩大至"哈萨克斯坦境内发生的与国际交易相关的交易"公司;要求公司定期提供交易监督报表,签订《转移价格协议》;取消了修订前允许商品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偏离10的规定。新《转移价格法》与旧法相比,包含很多积极的改变和修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新《转移价格法》对转移价格和关联关系的认定有待商榷,将管理范围拓展到哈境内的交易有失公平,市场价格的确定过于简单等。新《转移价格法》对石油公司的国际原油销售带来很大的财税风险。因此,石油公司应规范销售业务流程,严格要求买方提供销售费用证明文件;及时准确报送原油销售报表和相关销售费用证明文件,接受政府监督;加强公司内部审计和外部咨询,确保销售证明文件合法合规。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调整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采用北美纽约市场以及欧洲鹿特丹市场汽柴油价格对新加坡市场原油与油品价格关系进行修正 ,对四大油品市场价格进行分析与测算。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国际油价高企情况下我国油价倒挂所产生的炼化环节的亏损和迎接2006年底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外资进入的挑战,我国开展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虽然市场化是定价机制改革的总方向,但介于我国市场化条件的不成熟,我国应实行逐步实现市场化的方法,同时要注重配套措施的改革,如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建立公平有效的成品油市场,建设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和石油期货市场,我国只有完善了这些软硬件才能真正的实现油价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航空煤油的消费呈高速增长的势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对所属部分炼厂炼油能力的扩建,从能力上可以保障国航煤的供应。由于生产航煤的经济性与航煤和柴油的价差相关,从国际上较长时期航煤和柴油的价差看,当航煤价格比柴油价格高140元/t左右时,生产航煤和生产柴油的经济性基本相当。从航煤的价格影响因素看,原油价格直接影响着航煤的价格。由于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特殊性,航煤价格主要受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国内石油和油品比价和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就GB/T 8929—88《原油水含量测定(蒸馏法)》关于水的密度取值进行了研讨,比较了密度取值对原油水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修改了标准中的水含量计算公式,并对油田原油内部计量和外销计量时水的密度取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原油储罐油水计量在线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原油储罐油水计量在线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确定圆柱形油罐内油水量的方法,成功解决了油水过渡带这一困扰油罐计量的难题。该系统特别适合储存非均质的、两种不同性质液体的圆柱形储罐。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目前的炼油加工费用指标,发现不包括占较大比例的自产能源费用,就不能正确反映加工过程消耗的实际情况,需要改进。探讨了自产能源费用的计算方法和计价原则,即炼油过程中消耗的所有能源都应该以销售价格定价,非外售能源的价格应参照等效替代的外售能源价格定价,目前国内的燃料气和催化烧焦价格可取为等价热值的燃料油价格。通过一个例子表明,当炼油加工费指标改进后,国内炼油厂加工每吨原油节能增效的潜力为20元。  相似文献   

18.
经济评价中“决策油价”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油销售价格是油田开发项目必须及石油石化项目经济评价应采用的重在参数之一,但随着我国与国际原料市场的接轨,近年来原油价格变化非常大,油田开发项目的建设周期又比较长,原油价格常常具有可变性,如何利用该参数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引入“决策油价”的概念,并根据对世界的油价史和油价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油介变化动态,确定“决策油价”进行经济评价工作,对冀对进一步开展该类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佳音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2):1-7,102
2011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中东北非局势持续动荡,大国博弈深入展开;全年国际油价高位振荡,WTI与布伦特的价差大幅拉开。中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成品油需求增速随之放缓,成品油市场化改革有所突破。展望2012年,不确定因素纷繁复杂,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乃至国际国内石油市场的发展方向耐人琢磨。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和《国际石油经济》编辑部举办的"2012年石油市场形势研讨会"于2011年12月20-21日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召开。会议分为"世界经济与主要经济体复苏前景"、"中东北非政局动荡趋势和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前景及价格走势预测"及"中国油品市场分析与政策前瞻"四个专题,邀请16位各领域的资深专家,从多维度的观察视角,与来自政府机构、国内外石油公司以及研究机构等约110位代表展开了精彩而深入的研讨。以下分国际篇和国内篇介绍专家们的主要观点,与本刊读者分享他们的智慧思想。  相似文献   

20.
原油集输是一个大系统,包含了从井口到计量站、联合站到外输首站的全部过程,在这整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很长而又复杂的链路。井区集输管网是这个链路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油气集输管网系统的"前方一公里"。由于人们往往疏于对井区集输管网的管理,研究和探讨"前方一公里"问题,有利于对油气集输管网大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科学化管理,推进数字油田集输管网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