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盈余管理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同时也不能得到良好的市场反应.本文以东土科技公司为例,采用经验识别法对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进行剖析,阐述盈余管理带来的经济后果,提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建议.研究发现,东土科技利用研发费用资本化、获取非经常性损益、并购高业绩承诺公司来进行盈余管理.对此,本文提出要细化会计信息披露要求,同时加大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与违规的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盈余管理相关理论,对盈余管理与资本市场反应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但资本市场对于盈余管理的反应如何,以及投资者是否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结果尚无统一结论,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盈余管理与资本市场反应关系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韩小芳 《财贸研究》2012,23(5):148-156
从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出发,以2002—2007年间因财务舞弊而被证监会、上交所和深交所谴责公告的91家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并配以控制组公司,采用动态研究视角,以舞弊被公告前一年到公告后第三年为研究区间,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董事会变更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公告前一年到公告后第三年,财务舞弊公司的董事会变更对盈余管理均有显著负向影响,特别是其非常规性变更对盈余管理的负向影响更显著。然而,以控制组公司数据为对象,仅仅发现其董事长非常规性变更对盈余管理有显著负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007年~2016年因财务舞弊而遭到监管机构处罚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在公告日前后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发现研究样本的AR显著为负、CAR显著为负;将受到多次处罚的公司与受到单次处罚的公司进行对照,发现受到多次处罚的样本市场反应更剧烈。试图从内部治理、外部管理以及机构投资者角度建立起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盈余管理行为博弈模型的分析结果,以2008—2020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在IPO前后五个重要阶段,风险投资对公司盈余管理施加影响的行为特点。结果表明:在IPO各阶段,风险投资选择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施加影响,二者存在交替和并存的关系,但更倾向于选择对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施加影响;为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风险投资对公司盈余管理表现出侵害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风险投资与盈余管理行为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面临国际市场的冲击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盈利能力普遍降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越来越多,成为企业管理中的焦点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是一对孪生兄弟,盈余管理的根源在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公司治理是为了调节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减少盈余管理的行为。我国企业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具体体现在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董事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监事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外部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田特 《商》2014,(15):63-63
本文以2013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主板市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内部控制和审计质量两个方面,探讨它们二者对盈余管理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的分析这两种治理机制在对盈余管理进行作用时相互的关系。研究表明:首先,有效、健全的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行为均能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抑制作用,其次,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在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不存在互补关系,即公司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反而无助于审计师发挥对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斌  翟晓彬 《财贸研究》2008,19(1):103-108
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的政策要求,往往在配股前进行一系列的盈余管理,从而使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满足证监会所要求的配股条件。公司配股的盈余管理往往采用政策诱增式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因而研究政策性诱增式会计变更所引起的信息噪音对公司配股定价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的配股定价受到自愿性政策对当期净利润增减变化调整的影响,从而也验证了配股行为的盈余管理多为政策诱增式会计政策变更。  相似文献   

9.
《商》2015,(29)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由来已久。本文认为,由于市场制度不完备、竞争制度不规范、公司治理制度不合理使得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力的行为很难禁止。盈余管理的不力行为不利于我国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背景进行相关分析,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玉春  李宗植 《商业研究》2005,(17):121-123
加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效控制盈余管理行为,是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及会计审计界的当务之急。治理企业不当盈余管理,应明晰产权并设计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相关法规建设,发挥市场自身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市场反应与政府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天然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伴生着规避盈余损失或盈余下降的行为,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引发投资者行为变化进而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督进行研究。在以我国2006—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中,我们发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投资者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并与上市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追求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市公司内外融资的顺序偏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对中国上市公司中的股份异质公司而言,若不考虑关联交易因素,内源融资逊色于外源融资,其所偏爱的股利政策为现金分红,这意味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申请配股或增发先决条件的现行规定可能并不妥当,加强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才是问题的根本。在有报告盈余的情况下,这类公司会趋向于大规模派发现金股利,除非其报告盈余存在虚假或日后存在向其控股股东输送利润的可能,因此投资者及相关政府部门可利用这一特性低成本地甄别其企业会计报表的真伪及未来发生非对等关联交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粉饰公司业绩,误导投资者决策的行为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通过对盈余管理动机的深层研究。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与控制应该双管齐下。既要通过完善相关会计法规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可以选择的手段,又要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对少数股东的利益保护机静】,从根本上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使得公司的财务报告反映公司的真实业绩,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邵军 《商业研究》2005,(15):46-49
近年来,盈余管理作为财务披露的热点问题,受到中外会计学者的广泛关注。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试图通过分析,从理论上揭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和其利益相关者博弈均衡的结果。说明在给定的制度下,各行为主体的选择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机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质、存在的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博弈论的角度对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飞媛 《商业研究》2005,19(10):35-38
由于会计信息的复杂性、信息不对称的不可克服性和舞弊危害的严重性,盈余管理成为困扰证券市场投资者、监管者、审计人员,损害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盈余管理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研究的角度很多。针对在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投资者保护条款的完善与执行、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我国证券市场2003~2005年的数据研究发现:(1)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事务所审计质量普遍有所提高;(2)随着法律责任的加重,法律保护条款的完善与盈余管理空间显著负相关,然而法律执行越严的省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却越强烈,这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了法律条款的完善与执行逆向起作用的"背驰效应";(3)审计师对盈余管理方向的关注与国外文献的发现不一致,审计师能够关注重要客户操纵盈余减少的行为,但却无法控制重要客户操纵盈余增加的行为;(4)相对于规模较小的事务所而言,投资者保护条款的完善对规模较大的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earnings management reduces the level of value relevance and whether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 restrains earnings management. Using hand-collected data comprising 1012 firm-year observations from all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hanghai SSE 180 and the Shenzhen SSE 10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value relevance for the companies engaged in earnings management is greater than the companies that have not engaged in earnings management engagement. Furthermore, the companies with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s are more likely to constrain earnings management than those without.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12-2014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自然事件研究的思路,考察新三板扩容及该背景下做市商制度对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以此揭示新三板制度发展对挂牌公司盈余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新三板扩容显著降低了挂牌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但是在高速扩容之下,做市商制度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剧了企业进行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股票流动性提升后,企业实施费用操控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也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日益彰显的损害,使得它成为目前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在对新会计准则之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整体而言,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并无明显不同;第二,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