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拓宽非钢产业,树立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意识,走低能耗、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目前非钢产业面临的生存问题。文章立足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非钢产业的实际,提出做大做强非钢产业,谋求非钢长远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企业生存与发展需求,立足唐钢思维,围绕企业非钢产业管理进行系统分析,创新管控模式,旨在提升企业非钢发展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是我同大型钢铁企业,连续3年跨人我国百强企业行列。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十年,企业持续高速增长,不仅在没有增加一分土地情况下,钢铁产量增长10余倍,实现了由普钢产品向优特钢产品的结构升级,而且,多元化非钢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占居集团半壁江山。2004年非钢产业销售额首次超过主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首钢集团是具有90多年历史的特大型国有企业,进入21世纪以来,首钢抓住机遇,率先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2005年,国家批准了首钢搬迁调整规划方案,对促进首钢产品结构、产业布局的优化和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首钢下属非钢产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非钢产业单位  相似文献   

5.
2006年9月24——25日,全国大型钢铁企业第十一届房地产联席会议在马鞍山钢铁集团的康泰公司隆重召开。来自鞍钢、武钢等16家大型钢铁企业的从事房地产开发工作的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就“大钢房地产企业发展出路”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马鞍山市龙李海副市长、马钢集团公司高晋生副总经理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对全国大型钢铁企业发展非钢产业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首钢集团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6):F0002-F0002,F0003,F0004
发展远景:按照国务院批复的首钢搬迁调整方案,“十一五”期间,首钢在北京石景山区的涉钢部分将分阶段停产。保留首钢总部和研发体系,以及不造成环境污染的销售、物流、非钢产业等业务。同时分别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有21世纪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北京顺义区建设150万口屯规模冷轧薄板生产线。  相似文献   

7.
安钢集团公司是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安钢创造了持续31年盈利的业绩,文章结合安钢集团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阐述了安钢是如何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安钢的发展实践证明,科学和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企业只有不断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才能获得生机与活力。安钢的发展始终贯穿着这条主线,是科学和创新铸就了安钢今日的辉煌。安钢未来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国资简讯     
<正>河钢集团宣钢公司全面实施"245人才培养"工程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17年以来,河钢集团宣钢公司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人才强企战略,全面推进实施"245人才培养"工程,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45人才培养工程",即围绕"提档晋级、转型升级"两大任务,培养"专业技术、操作技能、经营管理、非钢事业"四支人才队伍,实施"高端人才引领、紧缺人才倍增、青年人才  相似文献   

9.
经济危机后,工业的缓慢复苏使钢铁行业进入了严冬时期,整个行业长期处于微利状态。为了谋求新的的出路,非钢产业被各大钢铁公司提上日程。本文以武汉钢铁为例,分析武汉钢铁非钢产业发展的多方面原因,优势以及各方向的可行性,并且提出"一业特强,适度多元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安钢集团公司在建设先进企业文化过程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全面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在全公司形成了人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使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与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相适应,从而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和不竭的精神动力。实施CIS战略全面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相协调、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新型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管理对企业的必然要求。回顾安钢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也是一部安钢人拼搏奉献的文化史。经过46年的艰苦…  相似文献   

11.
企业培训的成功有赖于培训制度的指导与规范,而培训制度的内容必须服从或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本文结合安钢实际,就安钢技能培训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员工综合技能素质的培养、提升,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促进企业稳固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两会"前夕,武钢宣布"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90亿元发展非钢产业,使"武钢养猪"成为热点话题,又有茅台逆市进军房地产,引发了新一轮有关"央企定位"的讨论。早在2006年7月,国资委就出台了《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提出要引  相似文献   

13.
《冶金企业文化》2012,(6):2+65-66
包钢是国家在"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1954年建厂,1998年改制为公司制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千万吨级钢铁工业基地、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拥有钢铁、稀土、矿业、非钢四大产业板块和"包钢股份"、"包钢稀土"两个上市公司。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588亿元,率先成为内蒙古收入超500亿元企  相似文献   

14.
全面导入CIS战略,塑造高知名度、高信誉度和高美誉度的企业形象,打造形象力,提高竞争力2003年8月,安钢与北京博采企业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导入CIS战略正式启动。经过调查问卷、专题讲座、企业实态调查、召开座谈会、专家访谈、企业形象展示、充分听取和尊重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意见和要求等多种形式,经过认真研究,反复修改,安钢理念、行为识别系统9易其稿,终于于2004年8月正式在安钢集团推广应用。在策划设计安钢CIS战略的过程中,我们首先从企业的发展战略上来考虑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策划企业文化的原点。依据安钢“创新图强”的发展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热点、亮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企业文化已经被提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并作为有关部门、机构和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拥有先进文化的成功企业也越来越被企业界所推崇。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安钢应该怎么办?我们有两点基本认识:一是安钢正处在大的结构调整和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文化力的推动;二是安钢拥有40多年的文化积淀,构建具有安钢特色的企业文化正处于“时”“利”俱佳、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总的来看,安钢的企业文化建设起步早,发展快,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  相似文献   

16.
首钢集团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3,(2):2+89-90
首钢集团是中国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总部位于首都北京。从1919年建厂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首钢集团拥有30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和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众多非钢产业。  相似文献   

17.
未来新首钢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3,(1):F0002-F0002,F0003,F0004
首钢集团是中国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总部位于首都北京。从1919年建厂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首钢集团拥有30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和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众多非钢产业。  相似文献   

18.
“十五”以来,随着国内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酒钢加快了自身技术装备水平升级、产品结构优化、产权结构多元化步伐.形成了以钢铁产业为主、非钢产业为辅、多元产业并举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新格局的钢铁联合企业。酒钢发展驶入快车道的同时。青年员工思想日趋多样化、社会生活日趋多元化.对共青团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年既是共青团组织的群体基础和工作对象,也是酒钢发展壮大的人力资源和战略主体。青年作为酒钢生产经营建设各条战线上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其素质状况和发展趋向直接作用于企业.  相似文献   

19.
整合创新企业文化的背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受到与国际接轨的外力推动,国企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钢铁工业正处于结构大调整、产业大布局、增长方式大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安钢的决策者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制定了结构调整“三步走”发展规划: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安阳钢铁集团公司现有职工3万余人,职工中研究生学历的173人,本科学历的3555人。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74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820人。安钢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视为企业的第一资源,积极推进“人才兴企”战略,努力造就一支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努力探索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工作机制,为安钢推进“三步走”.实施“两大跨越”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及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