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选取了2015年我国31个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截面数据,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建立起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间的应用统计分析模型.随后对模型进行检验,在做出相关调整后得到有效的模型.最后利用模型汇报结果全面而准确地解释各变量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并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俊 《价值工程》2009,28(2):140-142
根据一般消费理论,收入和价格是决定消费两个主要因素。根据1980-2006年我国消费样本数据建立了我国消费模型,通过EVIEWS软件利用OLS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经过计量分析得知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受GDP影响,且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均CGDP呈明显线性关系。若我国人均GDP增长1%,则人均居民消费水平约增加0.71%。滞后的人均消费水平对我国当年的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发展,影响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因素不再局限于人均纯收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农村人均生活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1978-2011年间的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再对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  相似文献   

4.
张锡涛  张迪 《价值工程》2009,28(5):156-158
近年来,由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增长相对放缓,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消费持续低迷,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扩大内需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1990年至2007年消费收入数据建立模型,从而得到上期收入、上期消费以及本期收入对本期消费的影响,并对近几年农村消费增长率的变化进行原因分析,同时提出刺激消费增加收入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本文对衡量农民收入的重要变量: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研究其发展有助于农村政策的制定。本文收集到1990-2011年的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季度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平稳化、零均值处理,并利用序列的自相关及偏相关函数的性质,确认数据所适合的模型,从而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本文对衡量农民收入的重要变量: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研究其发展有助于农村政策的制定。本文收集到1990-2011年的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季度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平稳化、零均值处理,并利用序列的自相关及偏相关函数的性质,确认数据所适合的模型,从而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河北省各市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案调研和实地调研获得相关统计数据,对所获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基于TOWA算子的二次加权评价法对我省11个市区的文化消费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旨在探究我省各地区农村文化消费水平的综合情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数据,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08年期间中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的结论是可以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纯收入来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9.
秦选龙 《企业导报》2014,(10):20-21
<正>一、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陕西目前有2700多万农村居民,占全省人口70%左右,是个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正在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群体。农村人均消费水平的微略增长,就会大大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为此进行过的测算:农村居民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就陕西而言,如果每个农民多消费1元钱,就会拉动陕西消费需求5千多万元。  相似文献   

10.
近年,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经济不断改善.在国内旅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居民已经成为国内旅游市场上重要的消费群体之一.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增强是扩大内需、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统计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建议,以促进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进一步促进国内旅游市场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消费意识已经从"吃、穿"为主的温饱型、生存型消费,向"吃、穿、用、行"为一体的享受型、发展型多元化消费结构过渡,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不断提高,但是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还是不断拉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文章首先阐述了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消费影响的研究意义,然后分别从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消费入手,具体分析了两者的现状及关系,最后提出了通过改变农村的社会保障现状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尧翠君 《企业导报》2016,(5):184+186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无论是从消费总额还是人口规模上看,农村占据了重要份额,扩大消费需求,最大的潜力在农村。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有效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发展文化教育是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途径,因为文化教育水平不仅是影响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而且关系到农村居民的消费知识的增长和技能的提高、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消费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消费意识已经从“吃、穿”为主的温饱型、生存型消费,向“吃、穿、用、行”为一体的享受型、发展型多元化消费结构过渡,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不断提高,但是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还是不断拉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文章首先阐述了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消费影响的研究意义,然后分别从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消费入手,具体分析了两者的现状及关系,最后提出了通过改变农村的社会保障现状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中国城乡居民1985-2003年间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城乡居民的不同收入消费模型,并对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分别能由持久收入模型和引入虚拟变量的绝对收入模型来解释;二是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但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三是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支出的不对称性,导致了农村居民在支出上“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2016,(2):121-125
采用贵州省2001-2014年连续14年国内旅游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利用数学降维思想,将多个原始变量通过线性组合方式组合成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定量分析贵州省国内旅游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中国人均GDP、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11个原始变量均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载荷;贵州国内旅游市场受游客消费能力、旅游交通能力影响最为显著。贵州省应从针对特定人群积极营销、打造旅游文化品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发挥旅行社作用等方面作出努力,以促进本省国内旅游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78~2011年甘肃省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甘肃少数民族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甘肃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增长速度明显放慢,甘肃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水平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受教育人数和家庭耐用品消费数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政府应致力于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和科研支出,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建立健全信息消费环境,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刘军 《经济界》2001,(6):31-33
在我国的二元经济特征下,城乡差距始终存在并在近年来有扩大的趋势。农村居民相对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一直处于偏低状态,使得主要由收入水平决定的消费水平偏低。同时,又因为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最终形成对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拉低作用。对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注和研究,对扩大全社会的消费需求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居民消费水平的两因素分解 全国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即我们简称的居民消费水平,是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其权数是城乡人口比重。即:其中,C──全国居民消费水平 c─…  相似文献   

18.
依据1978~2009年我国人均消费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相关知识,对我国人均消费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978~2009年我国人均消费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Granger-Sims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人均消费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从长期来看,体现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人均消费的影响。鉴于此,提出国家通过扩大出口、鼓励投资来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并以此来提升人均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工程》2017,(2):40-43
房地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其价格居高不下。为了探究房地产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模型推导,选取了人口数量、物价指数、收入水平、贷款利率、人均GDP和土地价格等6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房地产价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利用拉格朗日乘数(LM)法检验回归方程的自相关性;并用逐步回归法剔除回归结果的多重共线性。最终确认房价主要受人口数量、物价指数、贷款利率和土地价格的影响,本研究对以后分析具体房地产项目的经济效益和风险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提高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1984~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数据,对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经历了一个先递增、后递减的过程。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在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及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全面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培养农村居民良好的消费观念;调整和创新现行农村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