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挑战:劳动人口减少、财政负担沉重;养老金巨大缺口,老年人储蓄减少;社会救助需求增加;对社会保障需求加大,制约经济的发展;供养比例增大,加重了赡养负担。我们要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以应对“银色浪潮”。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再婚是生理的需要,更是寻找精神寄托与生活依靠的方式.然而老年人未婚同居、老年人离婚或再婚引起的子女赡养纠纷、财产及继承纠纷等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构建和谐社会,我国应建立"老年人同居制度"、提高群众的法律认识、加强法律监督、建立社会助婚系统,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年人再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刘素君  田雅倩 《企业导报》2014,(12):43+37-43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赡养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些老年人在追求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注重追求精神生活需要。因此,本文从精神赡养的概念和特征、我国精神赡养的问题及原因以及我国精神赡养的立法现状及司考方面就精神赡养立法问题给予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逐步加深,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已经逐步被社会所关注。我国的养老会计体系与基本养老保险相配套,现如今,其作用已经逐渐的明显。但由于我国养老会计体系这方面目前还比较薄弱,所以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在分析阐释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现状的基础上探究有助于完善我国养老金的会计体系与制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的养老问题日渐凸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老年人物质服务的需求已经得到了较高的关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巨大身心调适压力的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由此,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已成为养老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夏珺  于哲 《价值工程》2011,30(18):265-266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保障老年人权益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最核心的是赡养权的实现问题。目前,空巢老人家庭迅速增加,而家庭养老为老年人最主要养老方式不能彻底改变,用远程看护这一现代方式解决空间、时间间隔所带来的子女照料老人困难的问题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是,其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规范解决。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有关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享有如下十大权益:1.老年人有权要求赡养人履行对其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并照顾其特殊需要。2.患病的老年人有权要求赡养人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c3.老年人有权要求赡养人妥善安排住房,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和租赁关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4.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它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8.
养老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关注养老保险制度,分析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基金收支风险和制度风险将为我国更好的完善制度提供依据,才能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制度发展所带来的福利。  相似文献   

9.
由于离退休前后工作、生活空间的急剧变化,不少退休后的老年人一时难以适应急转突变的生活,加之生理机能的衰退、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良情绪并积淀成为心理问题。本文分别从老人的赡养问题、社会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老年人自尊与心理健康问题等方面来研究。  相似文献   

10.
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以来,速度逐年加快,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互助县桦林村地处贫困地区,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建设非常落后。传统的家庭,土地养老功能近年来明显衰退,该村老人面临着无人赡养的问题。因此,完善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刻不容缓。本文以互助县桦林村为例,通过概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概念,陈述红崖子村社会养老保险状况,阐述该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该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全有利于保证该村广大农民的基本权利,更有利于带动互助县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反馈网     
山东龙口一条审计建议使4.6万老年人受益山东省龙口市审计局在对民政救助资金进行审计时,发现民政救助制度不完善,建议政府制定老年人长效救助机制。市政府接受审计建议,出台了《关于对老年人实行长寿津贴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巨大难题。如何有效解决养老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而老年人监护问题也随之而来。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实现老年监护,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是个民生问题,也是国家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一环。文章对老年人监护的具体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调研、分析,并对老年监护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在湖北省南漳县法院调查了农村的225件赡养案件。结果表明,农村拒不赡养老人现象十分突出。该院2002年审理赡养案件30件,2003年审理41件,2004年审理90件,2005年1-7月审理64件(含虐待、遗弃自诉案件在内),赡养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综观225起赡养案,赡养人拒不承担义务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赡养人道德观念差、法律意识淡薄,把老年人当作“包袱”。他们只知向父母索取,却不愿尽“反哺”义务。比如,小洲子村原告陈某,72岁,丈夫生前是本镇一企业退休职工,老两口靠丈夫微薄的退休金生活。去年丈夫死后,其儿子女儿不仅不给赡养费,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对金华市城市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现状调查,分析了金华市城市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孝道教育和宣传、发挥社区的休闲与服务功能、成立志愿者帮扶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全世界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状况最严重的国家。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否完善,与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相关,与农村的稳定发展相关,甚至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相关。当前,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处在非均衡的状态,政府、现存养老保障制度下的受益方和失益方这三个角色不断地反复博弈是导致这种制度安排的不均衡状态持续存在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杨涛 《科技与企业》2012,(5):233-234
缓刑是对社会危害较轻的犯罪分子判处一定刑罚,而附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我国的缓刑制度尽管有助于更好的实现刑罚目的,助于促进犯罪改过自新,从新做人,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如设立专门的缓刑考察机关,充实缓刑考察的内容,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怀孕哺乳期的妇女犯罪的特殊保护等。  相似文献   

17.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卫国 《企业经济》2007,(1):140-142
本文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角度出发,通过与国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我国现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张雷 《房地产导刊》2012,(12):88-91
集医疗救护、生活照料、精神赡养为一体的老年人全程化养老服务模式,并着力构建养老产业链集群化,使得北京太阳城成为中国为数不多、可持续盈利型养老项目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9.
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中国的商品房预售制度,既对完善商品房预售法律制度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国内房地产政策取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针对我国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法律属性和商品房预售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缺陷进行深层次剖析,并以我国《合同法》为视角,探讨在合同法律制度框架下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前,农村老年人的供养靠生产队拨工分,五保老人从集体工分中拨,有儿女的老人则从其儿女工分中拨。实行生产责任后却不同了。由于老年人大都失去了生产经营能力,或生产经营能力大大减弱,所以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分配权就落在子女身上。老年人便处于被动地位,儿女则处于主动地位,于是,各种赡养纠纷和赡养案件发生了,并且呈迅速上升趋势,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经济因素。农村有句俗话:“树大分杈,儿大分家”;有些兄弟在分家过程中,往往因经济和财产分配不均发生矛盾,并把矛盾的根源归结到父母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