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是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石。然而,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削弱了对债权人的保护力度,这为不法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提供了机会。尤其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规范不够完善,社会诚信度下降",皮包公司"大量存在,股东通过公司获取不正当利益,逃避债务,进而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从执行的角度分析该制度在执行中适用的可行性及如何适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多田  杨素娟 《经济论坛》2004,(13):110-111
1.公司人格否认的含义。公司人格否认(disregard of corporation personality),又称为揭开公司面纱、刺破公司面纱,即在承认公司具有法人人格的前提下,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对公司人格及股东有限责任加以否定,以规制股东滥用公司人格及有限责任,保护公司债权人及社会公共利益。公司人格否认不是对公司独立人格全面的永久的剥夺,其效力范围局限于特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进投资的增长和资本的积累,人们发明了公司人格独立——股东有限责任制度,但这个制度又对债权人有失公正,为股东滥用公司的法律人格提供了机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公司问题”。为此.人们又发明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从而使法律关系达到了平衡。既让公司人格独立的效用得以充分发挥,又有效地解决了“公司问题”。可目前我国面临着既要建立公司人格独立——股东有限责任制度,保证企业自主经营,又要解决现实中严重的“公司问题”,以有效保护债权人及社会公共利益。这就需要对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大胆的吸收和借鉴.以完善我国公司立法,促进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4.
赵相昌 《经济经纬》2007,(2):157-160
公司法人制度赋予公司以独立的人格,一方面使公司股东在经济活动中承担有限责任,降低了股东投资风险,调动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股东承担有限责任,也为股东利用公司法人资格、规避法律、逃避契约义务、损害债权人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从理论上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内涵、特征、适用情形和条件,在实务中结合我国现实条件,提出构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建言,将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制度,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确立.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及其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公司独立人格制度产生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当今市场经济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滥用公司独立人格损害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改善这一局面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明确界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以确立司法统一性,树立法律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缺陷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宁盛 《时代经贸》2007,(8Z):247-248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我国公司法立法史上第一次以成文法的形式,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出了正式规定。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对预防和扼制我国现实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的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施行一年多的实践来看,这项被寄予厚望的制度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仍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和不足,因此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本针对我国当前审判实践中审理非正常解散公司民事案件时做法不一的状况,认为审判实践的混乱起源干立法的不足,我国的公司立法对于公司解散后的清算主体的确定,以及清算主体应承担何种民事责任,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也缺乏可操作性。股东是非正常解散公司的清算义务人,股东清算责任具有人身性质。又有财产权的内容。在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和保护债权人利益二的关系上,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8.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一般是指在特定的情况下,当适用独立法人人格和承担有限责任带来不公时,法院为阻止其滥用法人人格而责令特定的公司股东对其他股东或公司的债权人直接承担义务和责任的一种制度.由于它旨在加强股东和法人的内部实质性联系,因此,英美法系又把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形象地称为"揭开公司的面纱".  相似文献   

9.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与特征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一般是指在特定的情况下,当适用独立法人人格和承担有限责任带来不公时,法院为阻止其滥用法人人格而责令特定的公司股东对其他股东或公司的债权人直接承担义务和责任的一种制度。由于它旨在加强股东和法人的内部实质性联系,因此,英美法系又把公司法人人格  相似文献   

10.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指对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已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公司,如果由于股东基于不正当的目的而滥用法人人格并因此对债权人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法院可以通过基于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进而否认该法人的独立法律人格,并责令其股东直接对法人债务向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对有限责任制度的一种反思,其目的不是消灭公司独立的法律人格。  相似文献   

11.
人格独立和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的核心特征。这种企业组织形式降低并转移了股东投资的风险 ,促进了社会资本的流动 ,减少了交易费用。但个别公司大股东利用公司有限责任和独立的法律地位操纵企业 ,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更有一些企业利用破产手段达到逃债目的。针对公司人格独立和有限责任制度的缺陷 ,需从理论、制度上完善公司人格独立和有限责任制度之不足。  相似文献   

12.
胡建强 《经济论坛》2006,(2):132-133
一人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它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股东仅以自己的出资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这也是一人公司区别于独资企业之处。一人公司有两种,一种是指公司的出资额或股份在设立时为单个股东所持有,另外一种是指公司设立时股东人数为复数,但在公司存续过程中,公司股东的全部出资或股份转让后归于一人。这两种情形下的一人公司分别被学者称为原生型一人公司(设立时的一人公司)和继发型一人公司(变更后的一人公司)。一、世界主要国家关于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目前,世界各国对一人公司所持…  相似文献   

13.
公司法人地位的独立性和股东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制度的两大基石和灵魂,也是鼓励投资者积极投资、促进经济飞速增长的动力。但公司法人地位的独立性和股东有限责任又是一把双刃剑,常常在利益的驱动下被人们滥用,从而偏离了该制度最初的正义和价值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被滥用的趋势有增无减,且花样不段翻新。于是,在一定条件下"揭开法人面纱",也就是否认法人人格,从而有效保护债权人及社会公共利益,恢复法律制度初设时的公平和正义的价值目标就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14.
谢雯  刘长春  焦跃辉 《经济论坛》2006,(14):129-130
一、引言 一人公司也称独资公司,是指由一名股东(自然人或法人)持有公司的全部出资或所有股份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一人公司有存在的客观社会根基。其一,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是一人公司产生的内在驱动力。有限责任制度最初是被赋予股份公司股东的,以刺激投资积极性。一人公司可使惟一投资者最大限度利用有限责任原则规避经营风险,实现经济效率最大化。其二,传统公司内部制衡机制在实际运行中的变异为一人公司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其三,巨额资本的涌现为一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其四,高科技发展的条件下,中、小型规模企业具有构筑一人公司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2005年修订的新《公司法》创造性地引入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但传统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并不能有效地保护股东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就需要我国引入外部反向否认公司法人格制度作为适当的补充。文章通过对该制度的内涵、在美国的发展、我国引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现实中滥用公司法人格的类型、该制度适用的条件和公司需承担的责任范围进行探究,以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16.
魏炜  林国松 《发展研究》2006,(9):101-102
一人公司,又称独资公司,是指股东仅为一人,并由该股东持有公司的全部出资或所有股份的有限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随着自然人个人的资本投资能力的不断增强和高科技经济的发展,筹集资本作为公司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逐渐淡化,股东的有限责任上升成为绝人多数投资者选择公司作为投资方式的关键着眼点,一人投资者同样也希望获得有限责任的无限益处,  相似文献   

17.
周显志  罗曼 《经济师》2004,(8):61-62
文章从介绍有限责任制度理论的价值入手 ,阐明了在我国法律上明确承认自然人一人公司合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提出了在我国立法上如何避免独资型中小企业适用有限责任制度的滥用是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肖陆平 《经济师》2008,(2):80-8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自2006年1月1日实施起,已有两年多时闰,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增加更是公司法人制度的有益补充。文章根据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法理及法律实践。分析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栗明辉 《现代财经》2007,27(4):48-51
一人公司的出现是对传统公司社团性的重大挑战,因其缺失建立在股东复数基础之上的制衡机制,存在一人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可能。但鉴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承认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公司立法的趋势。我国新《公司法》结合具体国情,明确赋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合法地位,并为维护交易安全,加强了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制。新《公司法》禁止设立一人股份有限公司,但对股份有限公司因股份转让等原因而形成的一人公司的存续问题未作明确规定,这将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困扰。  相似文献   

20.
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是有限责任,它包括股东的有限责任和公司的有限责任。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背景下,拥有信息优势方的公司高层管理者有可能在公司“面纱”的保护下从事损害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权利的道德风险。据此,有限责任的严格化将成为减低管理者道德风险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