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股长坐在桌子的一边,郑重其事地说:“我县信用社现在已经实行了非现金结算,每一笔业务都要使用传票,我们现有的传票是不够用的。为了赶上业务的发展,经信用社印制傅票就成了当前的一项紧急工作。”王股长用手理了理光滑的分头接着说:“我们现在可以计划一下,今年要多少?……”。沉默了一会,小刘慢条斯理而又确有把握地说:“全县共有信用社50个,根据业务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2.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八三年第九期刊登的《信用社还款收据应设四联单》一文,作者列举不设四联单会产生的两种弊病和由此而引起的三种不良后果,本人认为欠妥。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李忠同志商榷。目前信用社还款收据设一式三联单,第一联作为信用社的收入传票,第二联作为利息收入传票,第三联作为借款户的还款收据。这样的设置方法,从凭证手续上说是完整的,是符  相似文献   

3.
帐务质量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要提高帐务质量,必须把住“三关”。一是把好审查凭证关。审查凭证是帐务核算的开始。银行在受理凭证时,要认真审查凭证的内容是否符合政策,要素是否齐全、合乎手续。二是把好挑传票关。把传票按户认真清分。把好这一关就为正确分录、挑插传票、记载帐  相似文献   

4.
戒指算盘清代戒指算盘是一只镶嵌在戒指上的微型算盘,系纯银所制。该算盘尺寸为1×0.5厘米,像一颗镶嵌在戒指上的长方形银制饰物。戒指算盘共有7档,为“上二、下五珠”的七珠算盘样式,算珠直径不足1毫米。若要使用珠算计算,则根本无法用手指拨珠,唯有用针代替手指方能使用这种戒指算盘。针线包算盘针线包算盘是将算盘的每一根珠杆为一独立部分,以铁皮支架固定起一根珠杆并以螺帽在珠杆上固定一横梁,分隔上边的一颗算珠和下边的五颗算珠,然后用线将九根特殊珠杆缝制在草绿色帆布底版上,成为一只“上一、下五珠”九档算盘。针线包算盘的最大妙…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庄河县人民银行记帐员胡惠芬同志,去年7月在辽宁省珠算协会举办的珠算比赛中获得全能第一名的光荣称号,10月又在全国珠算协会举办的珠算邀请赛中获得全能优胜者的光荣称号。小胡刚进银行工作时,打起算盘来,真比绣花还难,不是拨错了珠子,就是定错了位,没等一盘数字打完,就急出了一身汗。许多老同志都来鼓励她,帮助她。这个要强的姑娘,把同志们的关怀当作动力,下决心要练出个水平来。她拜老同志为师,边干、边学、边练。她首先抓住拨不准珠的弱点,集中精力练指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勤学苦练,闯过了拨珠关。接着她在心中又勾画出了攀登珠算高峰的兰  相似文献   

6.
1 珠心算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珠心算教学中 ,运用算盘这种具体、直观而形象的工具 ,对学生进行记数和算数教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如在“满五加法”的教学中 ,可打破“先讲后练”、“以师为主”的旧模式 ,转变为“以生为主”、“以练为主”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 ,在一个个的拨珠计算过程中 ,发现问题 ,找出规律 ,总结口诀 ,掌握知识。这符合学生认识的特点 ,学生也会在拨珠过程中体会到快乐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敢于探…  相似文献   

7.
珠脑速算教育中的教、学、练、用唐永劲,张青山,朱启山珠心算(珠脑速算)教育实验,经国家教委批准列为教育科学“八五规划的专题课题。它是在“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基本口算和珠算达到一定熟练的程度时,通过眼看算盘,心想算题,模拟拨珠计算...  相似文献   

8.
一位任职20年、50多岁的工会会计,敬业爱岗,心胸开朗。比他年龄小、工作时间短的5位同事先后提升为处级干部,他不攀不怨;妻子下岗,孩子无正式工作,自己身体不够好,从不叫苦喊难。他用忠诚和勤奋,荣获个人、科室、工会经费收缴三项先进。问及所想,他坦言:“当好‘算盘珠’是我的应尽职责。”笔者深为这种“算盘珠”精神喝彩。 “算盘珠”精神可贵,至少有三点:一、听从指挥。算盘是供人使用的工具,每个算盘珠都听从指挥,任主人拨拉,叫上即上,叫下即下,叫进则进,叫退则退,且每次准到位,绝对没脾气。我们众多工会会计以服从为荣,以  相似文献   

9.
珠心算教育,开始必须学好珠算,熟悉算盘。在不断打算盘的反复练习中,自然而然地把算盘映印在脑子里,最后离开算盘,用“脑像图”直接进行运算。因此,珠心算教学主要分两个方面:其一是幼儿双手拨珠活动,双手拨珠是近年来我国珠算技术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们是使用算盘、钻研珠算的人,对珠算盘和珠算法,围绕一个目标,一准二快!这就得好好学用辩证法,看准矛盾,促进转化,以达到速计的目的。 首先是算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珠算算盘,大有文章,大有潜力。 要消除历史累赘,删掉顶底珠。汉献帝建安三年到十一年(198—206)徐岳《数术记遗》珠算,是游珠算盘。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这种机制很合理,很科学。唐代珠算穿了档,算法上创造了右乘,商除、归、  相似文献   

11.
正珠算最早就是用珠进行计算,算盘是在珠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珠穿在档上,档固定在框和梁上,就形成了现代的算盘。在东汉徐岳的《数术记遗》中就记载有用一珠的太一算,两珠的两仪算,三珠的三才算,五珠的珠算。后来才形成算盘,就是现在有框、梁、档、珠组成的算盘。  相似文献   

12.
算盘这一古老的运算工具,在我国已沿用了几千年。而“算盘”作为现代银行的像征和标识似乎成了约定俗成的概念。记得当初参加工作时,第一次踏进偌大的银行营业厅,每张办公桌上都有一把大算盘占据着显赫的位置,满耳充斥的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响。大凡在银行工作的人都会这么想:看来今生今世要与算盘结下不解之缘啦。 入行后我先是分配在会计部门工作,每天受理客户现金存取、转帐划拨、异地汇兑等结算业务好几百笔,营业终了还得汇总各种票据,整理结帐轧平、编制报表等,成千上万的数字就靠我们一粒一粒拨打着算盘珠完成。虽然全…  相似文献   

13.
读了《中国金融》第二期刊登的介绍方城县拐河信用社会计员、河南省珠算协会理事任跃令同志的文章,深有所感。这位二十一岁的姑娘,打起算盘来不仅既快又准,而且能“左右开弓”,“心算加珠算”,人们称她是“活计算机”。我有幸目睹她的表演,果然名不虚传。她的珠算技术是怎样学来的?说来并没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14.
谈谈大算盘     
上二下五七珠大算盘在我国已流传了几百年并普及全国各地,自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台湾、流球、东北三省等地后,在这些地区使用日本式小算盘外,在我国其他省市仍旧使用传统的七珠大算盘,一直到解放后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对传统的算盘进行改革,才出现了一种改良过的算盘,这种算盘比传统的要小,将七珠改为上一下四,将珠与梁之间距离缩短,运算时拨珠较大算盘省力又快。当中国珠算协会举办了珠算竞赛后,选手为了提高比赛成绩,纷纷采用小型的改良过的算盘,各地珠算教师也为了提高班级在珠算比赛中的成绩,也开始舍大取小,采用改良过的…  相似文献   

15.
“珠码教学”是珠形码教学法的简称。“珠”指算盘珠形。“码”指珠形符号 ,简称珠码。把传统珠心算教学过程中的数码训练形式改用珠码拼排而成的计算题 ,游戏图案等教材、教具 ,给幼儿娱乐、学习、训练等形式 ,让幼儿在玩中学、游戏中教 ,对幼儿进行施教 ,就是珠码教学。现就笔者在幼儿珠心算教学实践中关于珠码教学的优点的几点体会 ,与广大有志于珠心算发展事业的人士共同探讨。一、珠码作为数字符号进入课堂 ,加快了拨珠频率和形成心算的速度 ,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在教学过程中把珠码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 ,代替了看数拨珠、念数拨珠和计算 ,…  相似文献   

16.
去年九月八日上午,福建省罗源县人民银行城关储蓄所会计郑一美同志,在储蓄所柜台上拾得一个钱包。她打开一看,内有现金30元,粮票20斤,还有其它票证。其中有一张写有“施琯榕”字样的流动证。为了迅速查明失主,郑一美翻遍了当天来往的各种凭证、传票和帐页,都没有发现“施琯榕”的名字。经过多方了解,她发现松山围垦工程指挥部有个职工叫“施琯榕”。可是打电话一问,施在四天前就已离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区全面普及的珠心算实验是加重了学生负担 ,还是能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争议。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拙见。1 新型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之乐学算盘是得力的学具 ,又是可爱的玩具 ,适应儿童好动的生理特性。运用算盘进行比赛 ,比手指灵活 ,比速度快慢 ,比计算正确 ,胜似于计算器。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注意力容易分散 ,自控能力差 ,但他们好奇 ,模仿性强 ,可塑性大 ,争胜心强。而珠心算练习内容丰富 ,有听珠算、听心算、看珠算、看心算、数译珠、珠译数等 ,课堂上还可以进行一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争抢小红星”…  相似文献   

18.
什么叫“双行穿梭”呢? “双行”就是一次看两行数。先用心算算出两行数字相应位数两数的和(或差)之后,再在算盘上拨珠。如5,678和1,244两数相加,先用心算算出两数的个位数8和4相加是12,在算盘的个位上拨2,在十位上拨1,  相似文献   

19.
我和算盘诉衷肠每天我都把你擦得锃亮,不让灰尘遮盖文明之光,打从那天爱上了你算盘呵,我就发誓要爱你爱到地老天荒。抚摸你的梁框我百感交集,抚摸你的盘珠我情歌轻唱,让柔软的绸布作证吧,我天天和算盘倾诉衷肠。每天我都把你拨得山响,不让讹误逃脱智慧之网,打从那天爱上了你算盘呵,我就立志要伴你伴到山高水长。拨动你的上珠我重任在肩,推动你的下珠我不做假账,让上下的算珠作证吧,她时刻如警钟长鸣耳旁。算盘舞曲穿起算盘服,跳起算盘舞,三下五去二,二一添作五。算十算百算千万,算加算减算乘除。算珠铿锵来伴奏,男女老少咱们尽情跳起算盘舞…  相似文献   

20.
父亲从信用社退休的第一天,依依不舍地交给我三件“宝”———一个老掉牙的旧算盘,一只缝了又缝、补了再补的收储包,一辆锈迹斑斑走村串户骑的“老国防”自行车。道出了五条“家法”:服务要诚心、工作要认真、钱账要两清、公私要分明、廉洁不能贪。这就是父亲干了一辈子信用社留给我的全部“家当”。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有过许多次的得意和荣耀,最欢欣的当数接过父亲的班踏进了信用社的大门———充满自豪。岁月悠悠,光阴荏苒,屈指算来父亲退休已有二十个春秋,过去的记忆似在眼前。每当想起这些“家法”,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