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金根似乎天生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大概五六岁时,他就能一口喝完半斤黄酒。他喜欢一边喝酒.一边“拉家常”。谈到开心之处.马上哈哈大笑;兴奋之处.大拍桌子;重点之处.抬高嗓音……与很多人不同的是.喝了一杯又一杯的酒之后.朱金根仍能始终保持清醒、严谨的思维。  相似文献   

2.
    
8月14日,安徽桐城的一家饭店,海得威的全资了公司--安徽养和的所有员工都聚集在一起,一个庆况碳13红外光谱仪研发成功的庆功宴在这里举行.平时一贯很少喝酒的安徽养和经理陈世雄这天也破了例,酒喝了不止一轮;平时话并不多.总带些文人气质的他兴之所至.突然举起酒杯大声宣布从当天起开始戒烟.  相似文献   

3.
此罐非彼罐     
近阶段,我能感受到一些商品的物价在悄悄地上涨,不过不大,这个涨了两毛,那个贵了三角,感觉看似无关痛痒,但聚沙成塔呀!那天,我跟几个朋友喝酒,我们喝酒的规矩是手把一,自己给自己倒酒,个人喝个人的。一圈下来,5瓶啤酒进肚,起身,还挺平稳,要是以前,我多少要有些晕的,今天啥事儿没有。  相似文献   

4.
"‘小包子’,到总务办公室来一趟,风扇开关坏了,赶紧给修了,这天儿可马上就要热了……"接到电话,吕航不敢怠慢,赶紧从工具箱里拿了工具,跑步上楼。吕航,我们单位的维修电工,一天到晚不爱吱声,领导分配啥活儿就干哈活儿,不讲条件。除了领导外,其他同事找他、让他干啥,他也都乐意帮着干,很少有怨言。或许是因为他有着这样的蔫脾气,被大家送了个绰号——小包子。由于他平时少言寡语挺温和的,也就很少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有事儿要找他时,才想起来还有个"小包子"呢。都说柿子可软的捏,看来包子也一样。  相似文献   

5.
他是学生眼中的"严师";他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他,就是这篇报道的主人公——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染化系主任,郑光红。"我平时没什么兴趣,不爱喝酒也不抽烟,非要说的话,我最大的兴趣就是关注印染新技术的开发和相关报道,然后研究这些技术是否能用于实践生产。"记者本打算以一个轻松的话题作为开场,却被他不苟言笑的表情和三句话不离本行的态度一时间搞得不知所措。看到记者的窘迫,郑光红教授也觉得有些尴尬,赶紧介绍起了自己。  相似文献   

6.
正父亲喜欢喝茶,平时茶杯茶壶总是不离身,在家的时候捧着他的那把老茶壶,出门则揣着他的玻璃茶杯。父亲有一个心愿,找一天我们爷俩好好地喝一回茶。他常说,很怀恋我小时候啜他茶壶的情景。时至除夕之夜,我终于回到了远隔千里的家,放下行囊,父亲就迫不及待地给我泡了一杯茶。可是,一天一夜没睡的我对  相似文献   

7.
陪酒     
陪酒,顾名思义就是陪人喝酒,陪领导、陪朋友,陪你必须要陪的人喝酒.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往往陪的都是些有权不给签字、有钱不付工程款、不懂行瞎指挥、为一点私利胡搅蛮缠的主,结果是不陪不行,不陪喝好也不行,遇上能喝又不好说话的不陪到位更不行.  相似文献   

8.
朱金根似乎天生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大概五六岁时,他就能一口喝完半斤黄酒.他喜欢一边喝酒,一边"拉家常".  相似文献   

9.
赵兴权 《现代班组》2008,(11):35-35
"唉,真是人心隔肚皮呀,处了3年的女友翻脸比翻书还快。"这是傅凯在小饭店见到我时说的第一句话。我刚想问昨回事儿时,他端起我的酒杯喝了一口,"昨天,吃饭时还有说有笑的她把嘴一擦,看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跟我说‘我妈说了,你要是不买房,她就不同意俺俩结婚’,听了这话,把我一下就造蒙了"。傅凯又喝了一口,接着就是沉默。  相似文献   

10.
"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古老故事。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有水喝?是产权不明,权责不清?还是制度不全,组织不力?笔者认为,其真正原因在于缺乏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激励机制。要使大家能心往一处想,  相似文献   

11.
[编辑留言] "勺子哪有不碰锅沿儿的",职场中的我们经常要同领导打交道,你和你的直接领导也就是你的顶头上司有故事么?很多人都直接受控于领导,因此和这些领导之间产生点故事也就在所难免了,本期咱们就唠唠和直接领导之间的故事…… 张克强(电工):我是在车间里干设备维护的,维护组的组长就是我的上司,一个挺高挺瘦的老头儿.他平时不怎么说话,最烦别人跟他套近乎,你要是跟他开个玩笑或扯个老婆舌儿哈的,他就一句:"哪儿那么多废话!有能耐用到活儿上去!"立马给你整没电了.他不光对我们这样,就是对车间的领导也冷冰冰的,从不像别人那样有事没事都在领导眼前转,打溜须.领导有说错的地方,他会立马给指,根本不留面子.听车间里老人儿说,他这脾气,太误事,要不然车间主任早就是他的了.  相似文献   

12.
阿良 《现代班组》2012,(10):44-45
正"我敢断言,柳城这次保密考试肯定不及格……""怎么了,柳城,喝多了?"觥筹间,柳城冒出这么句话来,"阿良,他挺清醒的,说的不是梦话,而是单位一个同事……"一举杯,有人给柳城打圆场。这可有故事了,我举杯来了个"感情深","说说吧,谁呀?能‘心较比干多一窍'?"不能白来个"感情深",我及时递话过去,"看见没,时刻不忘了收集素材……""断言,你这也是断言……"我没反驳,倒是其他几个人指着柳城叫喊起来。把"我敢断言"当做口头语儿的是柳城他们科室一个叫杜应的同事,此人自诩学过什么心理学、  相似文献   

13.
于宝良:谈起摄影,宝良一直偷着乐的是让媳妇就范,给买了台称心如意的相机。1990年宝良开始迷上了摄影,有一段时间,他一到家就抢着干活不久便开始向媳妇吹风,要买一台“理光”,配广角、长焦。并信誓旦旦地保证,到此为止。媳妇见他如此乖巧,答应了。不过三年,宝良的那群哥们儿一见他媳妇就说,宝良片子拍得不错,就是设备赶不上趟。更有人不时吹风:宝良要想拍片上台阶,设备得先上台阶。媳妇一咬牙,又投出去两万多元。后来她才回过味儿来,那些人原来都是宝良的“托儿”。宝良热爱摄影是以为企业多留一些宝贵资料为宗旨的。十…  相似文献   

14.
职场反间计     
张经理的媳妇闹到单位里来了。正是中午休息的时候她来了,张经理正和广告部的几个同事玩扑克呢,输得一塌糊涂,脸上贴满了纸条子,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喊他的名字,听声音像是他媳妇:她不是回娘家了,怎么会在这儿呢?不是我听错了吧?他正愣着的时候,别人提醒他:"有人叫你,去看一下吧。"  相似文献   

15.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炼钢厂修炉一车间二十组组长、共产党员王耀安就不愧为一面光辉的旗帜。1975年10月,22岁的王耀安顶替父职,踏上了钢城这块热土,当上了一名修炉瓦工。从那时起,他就把整个身心交给了工厂。——"他干活简直象玩命,是个铁打的硬汉子。"工友们钦佩地说。一次检修三号平炉,由于蓄热室烟道沉灰量大,致使局部通道堵塞不通风,王耀安主动承担了掏灰这个苦差。当时正值三伏天,离地面六、七米深的烟道内无疑象个闷罐,别说干活,站一会人都头昏心慌,汗直流,面对堆得象小山一样前灰渣,有些同志发怵了。这时,只见王耀安抓起一根钢钎,率先冲上灰堆奋力干了起来。豆大的汗珠象开了闸的水,直往下淌,衣服湿透了他也顾不上,只是用衣角拭一下汗水又接着干。别人半个小时地面休息一下,而他一干一个多小时。小组同志只好硬把他拽上去,谁知他上来喝了一瓶汽水,又一声不响地下到烟道……。就这样,一个班下来小组掏灰27立方米,创车间工时利用率300%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6.
【编辑留言】领导节假日看望加班的职工,发些慰问品,可这慰问品竟然制造出一些"倒霉蛋儿",让我们看看,其效果是不是如同这头把猪赶进去,一按电钮,那头火腿肠就能出来……插一句兰小田:我觉得更厉害的是耿强他们厂长的爸爸,他不经意地这头把火腿肠弄进去,那头就出来了一头贪吃、贪喝的猪……唐少卿:被截留、二次分配在企  相似文献   

17.
<正>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男人,祖上给他留下了很多家产,结果他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连吃饭也要媳妇来喂。有一天媳妇有急事要回娘家,临走前做了一个大饼套在他的脖子上,告诉他,饿的时候张口吃就可以了。等媳妇从娘家回来,发现他已经饿死了。仔细一看,原来他只吃  相似文献   

18.
脑,洗来洗去     
吴丹 《现代班组》2012,(5):44-45
"我不在单位忙工作,就是奔波在协调相关工作的路上……"这句话,几乎成了廖强的口头禅。廖强在一家国企工作,是个副科级的小领导,管的事情不少,也挺杂的。按说国企工作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优哉游哉的,但廖强却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原因是公司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里狠抓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而他,在作风建设中被洗脑了。之前上班的每一天,廖强日子过得都挺惬意的,手头上的工作一直都是推着干,即便今天能完成的工作如果他不愿意今天完成,完全可以推到明天解决。可自从公司领导来个加强作风建设,搞"管理  相似文献   

19.
有关俄罗斯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监察(相当于我国的交警)人员的坏话及传闻实在太多!但也不是一句好话没有……本文所叙之事绝非杜撰。 (一) 三八妇女节那天深夜我驾车回家。一名交警拦住了我。我十分坦然地将驾照交给了他──我感觉一点也没违章。 ──过节喝酒了吧? ──不,没喝。 ──请下车检查一下。 对着“管子”(酒精浓度检测仪一—译者注)吹气──读数为零。 交警马上向我道歉,并微笑着……递给我一束花:请允许我祝您节日快乐! 此举足以令女人备感幸福! (二) 回家的路上(我家住在莫斯科市郊)常有交警搭车去进城上岗。只…  相似文献   

20.
今天心情不错,你打开一支珍藏已久的年份法国红酒,准备和某个女人一起分享。据说,喝红酒的最高境界应该不超过四杯:第一杯,初识佳人,并且一见钟情;第二杯,回味无穷,这个女人真有魅力;第三杯,激情正浓;第四杯,她就是我寻觅多年的那个人啊,主意已定,绝不犹豫;第五杯,最好不要喝了,给大脑留一点清醒吧,再喝人就醉了,心也醉了……不知不觉间,中国人开始喝红酒了!葡萄酒市场已浮现潜力巨大的消费群——中产阶级。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