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两只旧茶杯     
我结婚的时候 ,父亲送给我一份礼物———两只旧茶杯 ,是父亲整整用了20年的茶杯。我当时颇不以为然 ,心想 ,老爸也太抠门了 ,女儿大喜的日子 ,把这种旧茶杯作为礼物。妈妈也说 ,老头子 ,人家新房摆放的都是磨砂杯 ,谁还放这种杯子。父亲却深沉地笑笑 ,什么也没说。父情难却 ,我只好收下了这份特别的礼物。转眼之间 ,可爱的儿子降临人间 ,顽皮的他总是闯祸 ,家里的玻璃杯、卡通杯、磨砂杯已经给打得所剩无几 ,一天晚上喝茶时 ,竟然找不到茶杯。老公从角落里翻出了那两只久违了的旧茶杯 ,泡上两杯香浓的龙井 ,我这才仔细地端详这两只茶杯。…  相似文献   

2.
冬日的午后,心是那么静.我动手擦洗橱柜,不经意中,发现一套精致温婉的紫砂茶具. 屏住呼吸,打开典雅的包装盒.里面是一只造型精美的茶壶和四只小巧玲珑的茶杯.打开壶盖,用力地嗅,若隐若现,有茶香淡淡飘散.以手抚之,紫砂特有的质感让我的心变得柔软起来.认真回想,原来这套茶具是我的陪嫁之一.想起来多年前我嫁人前夕,与父亲的一段对话——干吗送我这个啊?你知道的,我不爱喝茶.  相似文献   

3.
CIO最关心的五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FID去年,国家邮政局信息技术局局长李丕征到泰国开会,会上一个插曲让他记忆犹新:当时,工作人员发给每个与会者一个带底座的茶杯,工作人员用笔记本电脑记录下了每位来宾的姓名、性别、喜欢喝什幺茶,还拍了一张数码照片存进去。李丕征觉得很有意思,不知道工作人员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直到会间休息,李丕征才发现大家的茶杯由于都是相同的,很难辨清哪个是自己的。“没关系,您拿着任何一个茶杯放在底座上,服务员的电脑上就立即显示出是谁的茶杯”。工作人员说。李丕征这才明白,自己手中的茶  相似文献   

4.
入静     
何谓入静?我的解释是:让身心从有回到无。入静方式有多种多样,并非都要面壁而坐。一般情况下,我并不强迫自己入静,常常是自然而然,不期然而至地就入静了。 比如,闲来无事,我喜欢用无色透明的杯子泡上茶,两眼直直地盯住茶杯,看茶叶慢慢舒卷,徐徐展  相似文献   

5.
中年顽劣     
正同事老郎,大家都说他现在处于中年顽劣期,我觉得也是。去年,老郎把孩子送进大学后,觉得自己的任务已完成,生活上也没啥大奔头了。路过玩具城时,他一脑袋扎进去,出来时手里多了把可以发射塑料子弹的玩具步枪,在家只要没事儿干,就会搂搂火。镜子被他打碎过,茶杯和茶壶挨过他的毙,节能灯也没能幸免。媳妇直发愁:"你还有没有点儿出息?"但他停不下手。大学刚毕业到我们工艺室的小杨,跟我说了心里话:"我本以为工艺室怎么也算是高学历科室了,没想到中年人一个比一个疯狂。"小杨所说的疯狂,是指以老郎为首的中年同事,无论男女,都喜欢开黄色笑话、拿年轻人的婚恋逗闷子。小杨很无奈,"真是一群不良中年"。在目前语境下,有人把这些中年人的行为解释为顽劣。在老郎妻子眼里,他都奔50岁的人了,怎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垫肩     
<正> 当老父亲兴奋地打开他的衣柜的时候,我一眼就瞥见了许多年前他用过的那副垫肩。每每见到它,总会勾起一种我对往昔的怀念。仿佛是突然间,我又看见了壮年时代的父亲,连同那个热火朝天、大干苦干的年代;仿佛又看见了强壮的父亲和他那厚厚的垫肩上吱吱做响的重担。 “这样多的人,这样多的石头,砌这样高的石墙,做什么用  相似文献   

7.
决斗     
决斗的本意是杜绝争斗。在已经没有决斗的时代,战争更加混乱和难分正邪。老实说,我从未崇拜过自己的父亲,因为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甚至就“活着”本身而言都不是很成功,但我很尊重他,因为他像男人那样决斗过。他所参加的决斗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决斗。我父亲年轻的时候,以好打抱不平骁勇善战而闻名。他的这一特长在文化大革命的那个特殊年代被莫名其妙地派上了用场。那个年代的武斗  相似文献   

8.
马克·沙特尔沃思(Mark Shuttleworth)将手中的茶杯盖向上抛起,自己也跳了起来,窗外是蓝蓝的天空和朵朵白云。他在半空中伸手抓住了一起下落的茶杯盖,稳稳地着了地。此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当然,现在他可是在地球上;如果在失重的太空中,他完全可以做得更潇洒——7年前,作为全球第二位也是非洲第一位自费的太空游客,他登上了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和国际空间站,在太空中度过了难忘的10天。  相似文献   

9.
儿时记忆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忙,得住在幼儿园。父亲每两个礼拜来看我一次。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当时社会上正好有流感,我跟小朋友们被关在幼儿园两个月没回家。有一天午休起来,老师跟我说你父亲来看过你,看你睡得正香,就没叫醒你,这是他给你带的礼物。我打开一看,是一双棉皮鞋,还有一大袋子的巧克力糖。我开心地跟小朋友们分享了那袋巧克力,心里  相似文献   

10.
童年是幸福的,也是苦难的 我父亲陈伯吹先生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我出生的时候,我们家里还过着小康生活.我是家里的独子,深受父母宠爱,感到很幸福.童年的记忆里,父亲经常给我讲故事听.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纪念我父亲,名字叫做《难忘的游戏》. 这篇文章写了我父亲怎样给我讲解电的性质的故事.有一个礼拜六,他一直埋头写东西,但是那天下午天黑得可怕,我因害怕,就跑到他写作的房间里去了.突然闪电像一条金蛇在天空飞舞,耀眼的亮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睛.紧跟着"啪啦啦"、"轰隆隆"震耳欲聋的巨响,把年仅六岁的我吓得"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他一看我哭了,赶快停下笔来,把我搂在怀里.他说孩子别怕,你知道为什么会打雷吗?我说我知道啊,隔壁老奶奶跟我讲过,是雷公发火要劈不孝之人,天下有谁不孝,雷公就要劈他,所以就打雷了.我父亲听后笑了起来,摇摇头说不是这样.他说打雷是一些云带正电、一些云带负电,合在一起的时候就要放电.闪光和雷声都是放电引起的.为了让我容易听得懂,他伸出左手说比如这个手带正电,右手带负电,两手拍在一起时就响起了掌声.  相似文献   

11.
<正>小长假,打电话约老父亲去公园赏春踏青,我听出了电话那头父亲话间的惊喜,有点像我小时候同父母出游前的兴奋。父亲提议别走太远,去天大校园里看海棠。来天津前我工作的山里还冷,杏花刚刚含苞待放,而天津半个月前就进入了赏花期。父亲住的地方离天大校园很近,他每天散步都会经过这里,我们并肩边走边聊。我不时侧目看,身旁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被岁月刻画得很深刻,阳光清晰地衬托着他的白发和皱纹。父亲真是老了,微驼的背让本来就不高  相似文献   

12.
鞋是我生命中不灭的航标,鞋是我旅途中劈波斩浪的船桨,鞋是我记忆中的永恒童话,鞋是我在黑夜中冥思苦念时手中的酒杯┅┅父亲生命垂危,气若游丝,我在单位和家乡之间奔波,磨破了一双鞋,妻给我买了一双“金利来”──品牌鞋质量好、耐磨,一双顶三双,关键是让父亲感觉到我生活的滋润,不让老人家带着牵挂离去。父亲真的要走了,我偷偷为父亲清点遗物,在他的衣柜我发现了一双黑色的皮鞋,那是父亲70大寿为人之子的我为老人买的第一双鞋子。想不到一双鞋竟让父亲穿了五年,我更想不到,这双鞋将伴着老人家走向另一个世界。我穿着“金利来”送走了父亲,…  相似文献   

13.
尽管我不愿意承认,但确实是税收促成了计算机的兴起。布莱士·帕斯卡,一个法国税收员的儿子。1624年,他18岁,早已厌倦了等待父亲和他一起玩Le Catch(一种法国游戏)。布莱士的父亲是大家所熟知的税款包收人,  相似文献   

14.
马云 《化工管理》2013,(17):111-111
我爷爷认为我父亲不如他,我父亲一直以为我不如他,但是我们一代胜过了一代。很多人都在抱怨社会环境不好,没有机会,但你承不承认,今天的官员比十年前更加廉政能干,企业家更有担当,老师更加勤奋和渊博,医院也比十年前更好。  相似文献   

15.
钱道元 《化工管理》2013,(21):58-63
汪德熙,高分子化学家和核化工专家。他在从事大学教学期间,培育了大量化工专业科技人才,并在高分子化学研究方面做出了优秀成果。调入核工业系统工作后,参与领导并组织了核武器研制过程中的放射化学研究工作,在核化工领域的发展中做出了卓越贡献。汪德熙祖籍江苏省灌云县,1913年9月27日出生在北京。汪德熙从小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一个玩具在他手里可以捣鼓半天,总想弄出个所以然来。父亲和同事下棋,他总是目不转睛专心致志地在旁观看。过一段时间,有点坐不住了,小手就伸呀伸的。有一次,父亲的同事逗他":你敢跟我下吗?""试试看!"他毫不客气地爬上了凳子。那个同事没想到他那么认真,只好漫不经心  相似文献   

16.
前妈(散文)     
我这里所说的前妈,是我父亲的前妻。她与我父亲生育了两胎,一男一女,女儿没养活死了,男儿成活了,便是我哥,整整大我十二岁。父亲与他的前妻离婚后,整整隔绝了十多年,直到我哥结婚成家时他来接我们,我们才算第一次过门。曾记得在进我哥门之前,我问我爹:“我该叫我哥的妈什么呢?”我爹想了想说,那就叫大妈吧。可进门之后,  相似文献   

17.
崔一怪     
依然 《现代班组》2010,(5):49-49
每当收到朋友或同事像雪花一样飞来的新年贺卡和明信片时,那便是我该为父亲准备礼物的时候了。说礼物,其实有点庄重。父亲想要的东西很简单,而且年年都一样——一份年历。父亲不喜欢大挂历。他说,每月才翻一回,常常会忘记日子;也不喜欢台历,他说,摆在桌上太斯文,用不  相似文献   

18.
绿地     
<正> 父亲年近八旬,退休在家已经十多年了。无论是寒风凛冽的冬天,还址酷暑炎炎的夏日,坚持每周一次到职工浴室去洗澡,已经成为父亲的习惯了。 因为年迈体衰、行动不便,老父亲不得不靠我或弟弟蹬一辆小三轮车送他进厂。而每次送老父亲到浴室,侍候着他脱衣穿衣、搓背擦身,我都会生出许多感触来。 父亲从三十年代起就在厂里做工,历经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时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他不是这样,父亲在他还不曾懂事的时候就因公致残而瘫痪,至今已10多年时间过去了,他仍无怨无悔地悉心照顾着像植物人一样的父亲。他用爱心和孝道书写着一个美丽的佳话——在广西全州县黄沙河镇供电营业所,有一位刚20岁出头的小伙子,他是所里的一名外线工,他的家就安在供电所内,家里有一位年过80岁的老奶奶和一位像植物人一样常年瘫痪在床的父亲。每天,他跟所里其他员工一样,精神  相似文献   

20.
在我印象中,父亲是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言的人,漫长的童年时代,我甚至没怎么见过他的笑脸,他高兴和不高兴的神色,永远都没有直接的表露,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冷峻表情,多年来雕塑一般地矗立在我的记忆里。母亲虽然要和善一些,但和别的母亲们相比,也还是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