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先伟 《北方经贸》2008,(5):100-101
农业保险是规避农业非系统性风险的重要财务手段,具有强大的社会福利效应。在分析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黑龙江农业保险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并提出了对促进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例如:创造条件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积极完善我省的农业保险网络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C-D函数对影响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发展的一般因素以及模型外影响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的发展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影响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是农业增加值和政府财政补贴。为促进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应采取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政府的政策性支持体系、多种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大保险宣传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相互制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建立了黑龙江省相互制农业保险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然后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黑龙江省相互制农业保险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得出黑龙江垦区在实施相互制农业保险后综合效益评价指数稳步增加,综合效益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从供给角度出发,选取相对规模、宏观效率、持续发展三类指标衡量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并进一步地以综合评分为被解释变量,构造一个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对微观层面的2012-2016年间黑龙江省13个城市和地区保险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近几年黑龙江省各城市农业保险效率变化不大,鹤岗、黑河等城市始终排在前列;农业保险效率得分每上升1%,农业总产值、播种面积、承保面积分别变动0. 1%、-0. 7%、0. 2%;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及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对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黑龙江省2007-2011年农业自然灾害成灾情况和造成种植业损失情况的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致损比例达一半以上,且巨灾损失主要源于旱灾、洪涝灾害。目前,黑龙江省农业巨灾保险还存在防范意识薄弱、未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机制、保障程度偏低、农业再保险比例偏低等问题。黑龙江省应建立其多方参与、巨灾补偿可行有效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巨灾保险模式,并积极进行灾难证券尝试,为农业风险防范、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张哲铭 《商》2014,(30):232-232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正处于由传统型农业向现代型农业的转变阶段,农业生产力水平正在不断上升,但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和刺激,自然灾害以及市场风险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因此农业的发展需要保险来降低风险,因此立足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找出农业保险发展的问题,对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和进步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民不断遭受着农业生产风险的威胁.自成立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进行农业保险试点后,对农业风险的保障作用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各方面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以及农户保险意识的缺失,农业生产风险的防范效果不明显,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张永强  刘赛  张璐 《商》2014,(6):213-213
农业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根本,是全国各行业赖以运行的根本,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然而,农业生产是存在较大风险的。尤其木兰县的种植业由于地形、地貌等各种自然原因导致风险相对较大,这就迫切要求加快木兰县农业保险体系建设。本文对黑龙江省木兰县种植业的农业保险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从当前农业保险现状的描述,到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再到相应对策的提出,木兰县以种植业为主,具有较强的事实根据和较强的代表性,本人查阅大量资料,对每一个不同的问题都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并提出对策。希望本文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以及在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对策方面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由于农业的弱质性特征,生产过程存在较大风险。如何实现对农业风险的保障,减轻信贷机构的贷款风险,建立并完善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互动机制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以黑龙江省为例,从多方面分析了当前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政府、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角度,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保险是保护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收入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黑龙江省洪涝、霜冻、病虫害、气候异常等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它的实现为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完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张长青 《北方经贸》2013,(11):64-65
黑龙江省的农业地位举足轻重,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而农机工业是农业机械化的支撑.为此,针对黑龙江省农机工业的现状,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机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旨在为黑龙江省农机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业收入保险将成为农险的重要险种.农业收入保险不仅是WTO规则规避的重要策略,而且是传统农业保险的重要补充.基于我国农业收入保险的现状分析,将我国农业收入保险与美国和日本从法律法规、运作模式等七个方面进行比较,提出完善农业收入保险相关制度建设,积极建设农产品再保险市场,积极开发更多相关险种、扩大保障范围,加快气象、保险等的数据库建设及共享等建议,为农业收入保险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主要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国家出台政策性方法发展农业。而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加快黑龙江省的现代农业是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实现农民增加收入和全面实现小康生活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对黑龙江农业多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黑龙江的利与弊,希望结合有利点解决黑龙江发展的问题,加快我省农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在中国的农业产业链建设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黑龙江省农副产品在生产销售物流以及消费等领域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而这必将会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稳定和繁荣.本文首先分析了黑龙江省农副产品生产和流通现状,肯定了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成绩,也指出了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即生产和销售的不平衡.生产能力过强,而流通能力又太弱.因此,本文最后从加强农副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尽快的建立起来一支农副产品销售的专业化队伍两个方面提出了加快黑龙江省一体化农业产业链的前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蔡杉 《中国电子商务》2014,(20):166-166
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立的相应政策,以及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指出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在于缺乏经营主体、缺乏明确的法律支持、财政补贴少和农业再保险制度未完全建立等.最后指出发展农业保险的意义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至今仍存在许多问题,包括政策环境、法律环境、保险机构的经营、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等在内的农业保险发展环境仍不完善,制约了农业保险发展.只有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环境,建立起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风险特点、农民需求的农业保险体系,使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叶明华 《财贸经济》2015,(11):88-100
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制度诱导下的被动式发展,还是农户风险管理需求下的主动式发展,这是判断农业保险成熟度的标志,也是中国从农业保险大国向农业保险强国转变的关键点.本文选取中国粮食主产区江苏省,对其14个区县585户粮食种植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BP神经网络进行保险购买决策模拟.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制度诱导与农户风险管理内在需求交互作用下的混合决策,但是制度诱导依然是农业保险的主要驱动力.据此,应从农户的风险认知、保险认同的提升入手,结合保险市场的险种与服务创新,使得农业保险可与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决策目标相匹配;同时将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举措相融合,实现农村金融工具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中美政府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模式、支持项目、支持标准、支持层次、税收优惠、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绩效评价六个方面的运作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合我国国情和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重点就构建运转高效、协调有力的农业保险财政支持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马吉凯 《财经界(学术)》2014,(8):283-283,286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农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实施以来对我国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我国从2007年开始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实施补贴后农业保险有了快速的增长,这是由农业保险其特有属性决定的.本文对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现状进行简要介绍,以对我国农业保险未来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生产者转移农业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对农民稳定收入、促进农业生产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哈尔滨市幸福乡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生产中的受灾情况、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情况、未参加农业保险的原因,得出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大、但保险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保险公司的营销渠道有待拓宽、农保险的购买力还可持续增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