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广东省城市发展差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勇 《城市问题》2001,(4):40-42
广东省作为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重要省份 ,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在中国处于前列。但在广东省内部 ,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区位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国家政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异 ,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北部山区和东西两翼四个经济区。作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大中城市 ,也存在着显著的发展差异。客观准确地评价广东省各大中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找出各大中城市发展差异的主要方面 ,对于制定广东省各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根据广东省 2 1个地级市近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2.
董成武 《企业经济》2002,(7):148-149
全面、系统地分析评价地区发展水平,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考虑多个影响因素.所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是一种考虑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多个变量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个体的信息,但同时也给我们处理问题带来很大不便.因为每个变量所包含的信息量参差不齐,变量与变量间往往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所包含的信息有交叉或重叠,即有共性.如果将所有的变量用来分析,势必增加问题的复杂性.为了有效地评价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必要寻找和设计一个或几个较少的综合指标来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这些少数的几个指标具有信息量大且不重叠,使用它们来评价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抓住主要矛盾,使问题简单化.因此,本文运用了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江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然后,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地区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3.
由于国家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以及林业所处的地位、发展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而国家级指标的框架不能完全适应各地区衡量和评价林业发展水平的需求。针对不同地区介绍林业发展的指标选择和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8,(10):178-181
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评价中国各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是必要的。笔者以中国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为样本,选取反映各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8个指标值,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这些指标值进行综合评价,构建综合评价得分模型,避免了单纯地以某个指标评价科技发展水平产生的偏差,以便更好地评价中国各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一个国家及城市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模式。本文构建了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提出了综合评价模型。以南京市为例,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南京市在1998~2004年间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江苏和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其增长的稳定性比较差,其原因是南京市有很多具有潜力的因素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南京市以后循环经济工作的重点是要整合现有资源,大力挖掘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以确保循环经济快速而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客观、科学地分析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及SAS软件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突出了各大省市经济发展进程的特点和优势,为我国实现均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文章运用复合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相对效率进行了评价,得出了投入产出相对效率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的结论,并对相对效率值非DEA有效地区的形成原因及优化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朱晨  武云亮 《价值工程》2021,40(10):1-5
以安徽省16个市为研究对象,以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改进的TOPSIS法分析比较2012-2018年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通过Moran's I指数法对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上升的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的皖中地区在绿色生态建设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逐渐减弱的正向集聚.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主要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立伟 《上海企业》2006,(12):53-54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其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长三角地区的“同城效应”、“同区效应”日益显现。目前存在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使得长三角的经济发展趋缓。然而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却发展迅速。由于长三角各地区发展条件、经济状况、自然禀赋不尽相同,导致了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层次也各不相同。由此各地提升服务业竞争力的努力方向和重点也应有所差别。一、长三角各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总量分析各区域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评价各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的一个重要指表12005…  相似文献   

10.
影响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外向度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区位条件差异造成的经济开放度的区域差异,进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也有所加剧。本文通过对10个自变量因素的分析,揭示出塑造江苏外向型经济地区差异的主要相关因素,并对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对江苏省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的贡献度进行测量和分析,并且分时段分析了技术、资本、劳动三者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变化。分析得出,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资本投入,技术进步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还属于相对粗放型的经济。最后,作者给出了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强  张静  叶红远 《价值工程》2007,26(9):17-20
本文以江苏沿江开发区2002至2005年的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利用索洛经济增长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各沿江开发区的技术进步滞后或超前年限,得出江苏沿江开发区2002 ̄2005年间保持了快速、协同地增长的结论。最后,笔者为江苏沿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物流业是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论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江苏省物流业等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得出,工业、物流业、批发零售业与经济发展关联度较大。最后,对发展江苏物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庆广 《价值工程》2012,31(22):174-176
本文利用江苏省1990-2010年的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对江苏省经济增长与港口物流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根据格兰杰定理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江苏省港口物流与江苏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许利娜 《价值工程》2010,29(31):42-44
本文借鉴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针对江苏省县级市可持续发展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7个县级市可持续发展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县级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2000~2003年江苏省13个主要城市数据,通过建立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对江苏省13个主要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通过在第一全局主平面图绘出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时序历程,可以直观看出近几年所发生的变化:城市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但发展速度逐年减慢。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红兵 《价值工程》2006,25(5):26-28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和度量江苏省不同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苏南和苏北不同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此对于各地区正确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模式和缩小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提升我省的经济竞争力,保持我省经济总量持续稳定的增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3-2012年均参加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的江苏省县(市)的相关有效数据,通过基于协同学的功效函数法,实证分析了江苏省县(市)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情况。分析表明江苏省县(市)整个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协调性是呈良性发展的,相关结果对于政策的建立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贸易经济的发展,物流业也随之快速发展。作为物流运作平台的物流园区,为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载体平台。文章基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和物流现状,分析了物流园区功能定位的影响因素及定位原则,从统筹规划和微观层面探讨苏北物流园区功能定位思路.以发挥其资源整合、产业集聚的作用,疏通物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海燕 《物流科技》2012,(10):69-71,120
物流发展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文章建立了物流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10江苏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其13个省辖城市的物流发展环境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13个省辖城市物流发展环境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苏州、无锡、南京、南通、盐城、徐州、常州、扬州、泰州、镇江、连云港、淮安、宿迁;13个省辖城市物流发展环境各具特点;13个省辖城市物流发展环境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层次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