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宏观经济的控制与微观经济的放开搞活,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不把微观经济放开搞活,宏观经济的增长就必然会缺乏足够的活力。因此,把微观经济放开搞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但是,加强宏观经济控制又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因为,没有宏观经济的控制,整个国民经济就不能稳定地谐调地发展,而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的谐调的高速增长,微观经济的放开搞活也就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当  相似文献   

2.
产业是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产业的概念是介于企业和家庭消费者与国民经济之间的集合。产业经济分为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就是家庭企业等一些小的经济单位,而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又称宏观经济。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产业经济的转型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而转型中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相似文献   

3.
康勇 《新疆财会》2001,(2):15-16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政策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社会经济诸多方面,渗透和影响较多、较大,两无论是在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宏观经济领域或某项特殊的经济政策执行都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也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因此,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做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仅就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的几个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乔慧 《企业导报》2012,(6):15-1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在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真正形成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基本层次。对此,分别研究建立它们各自的管理规律和管理途径,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微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搞活了,但宏观经济管理没有跟上,导致投资和居民收入失控,引起财政赤字、信贷膨胀,货币发行量过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出现了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上涨过快.究其原因,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存在缺点,侧重于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使宏观经济管理缺乏能动性、预见性和科学性.因此,宏观经济管理与模型的研究,是经济理论工作者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以货币形式综合反映出来的。作为从事货币信用经营和统筹管理的社会主义国家银行,在生产领域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调节器,在分配领域是社会资金融通的总枢纽,在流通领域是控制货币总供量的总闸门。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银行占居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关系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深化改革有序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黄思圣 《企业经济》1993,(11):23-27
<正> 财税体制改革中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国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关键性契机,是摆脱财政困境的根本出路,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有效举措。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些探讨性意见。首先,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伴随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国民经济已日趋形成明晰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基本层次。作为专司综合经济监督的国家审计机关,理应把审计监督划分为宏观经济审计和微观经济审计两大基本领域,进而分别研究这两类审计的运行机制,认识其各自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既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目前审计工作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数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在宏观经济中还是在微观经济中数量经济学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和扩大,逐步用于辅助决策和更多地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这是十分可喜的事情。实践证明,数量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现象、进行经济分析的重要手段,它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于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经济管理主要研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组织、合理调节的规律和方法。它包括两大方面:宏观经济管理,即国家对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指导、调节、监督;微观经济管理,即各类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个体劳动者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是由若干区域组成的,不同区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各个区域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我国的区域经济建设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逐步展开的,而市场经济归根结底是法制经济.所以,法律手段不仅是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2.
财税政策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目前,我国社会处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换、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区域经济关系着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陶晋京 《价值工程》1991,(3):2-3,19
<正>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赋予了计划工作的新内容,对计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计划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和执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我们要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路线指引下,通过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努力探索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新路子,以实现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有效的计划调节,促进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使国民经济逐步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问题,当前,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大家关心的热点。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4.
9月观测     
《北京房地产》2007,(9):16-16
高房价已成为中国经济一大不稳定因素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报告之四,对2007年宏观经济年中分析,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也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初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在这一时期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振兴农村经济要靠科学技术,农业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之一,是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这种间接控制究竟以什么经济理论为指导,如何建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模型,如何利用这种模型进行宏观经济控制,都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些初步探索。我国宏观经济间接控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曹百胜 《活力》2008,(9):13-14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地处城市和乡村.一产和二产、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切人点,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县域经济要想实现率先发展并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要挖掘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使之成为支撑县域经济长远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县域经济充满活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任柯 《企业研究》2011,(7):143-144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目前很多国有资产产权管理还没有理顺,出现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江泽民同志非常明确地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以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面对国内外形势,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建立良好的经济管理制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在我国显得至关重要,下面就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德国与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异同点做一比较。1 德国和中国的宏观与微观经济管理1.1 宏观经济管理 德国现有人口8000万,面积35.7万km~2,位于世界强国之列。在经济管理中,德国政府注重宏观管理,用经济手段进行调节,促进三产快速发展。在宏观经济管理与微观经济管理方面,60年代以前,西德政府所实行的主要是对企业微观经济的调节,60年代中期以后,经过经济危机的打击,西德政府开始对经济实行全面的宏观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