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007年以来日元汇率出现大幅上升,其主因是金融危机前累积的经常项目顺差及危机后美国经济衰退和日美利差缩小带来的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日本政府无力干预汇市则是危机后日元升值得以持续的条件,中国增持日本国债并非升值主因。在金融危机和日本财政、货币政策均受制约的背景下,日元升值可能给日本出口和宏观经济带来比20世纪80年代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鉴于日本经济基本面走势和财务省加大汇市干预力度及大地震的影响,日元升值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相似文献   

2.
2010年1至5月,中国投资者净购入日本国债1.28万亿日元,这显著超过了2005年至2009年中国投资者对日本国债的净购入额,从而引发国内外舆论的重点关注。中国政府为什么会选择在2010年上半年显著增持日本国债?增持日本国债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意义何在?增持日本国债具有什么样的风险涵义?本文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国债     
国债是国家以信用方式吸收资金的一种形式。利用国债收入,扩大财政支出,弥补预算赤字,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日本政府自1965年度开始发行长期国债,从总的趋势上看,发行额越来越大。1965年度国债发行额仅1,972亿日元,1982年达到143,450亿日元。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截止1983年6月6日,日本国债累积额已经突破100万亿日元,巨额国债已经成为日本经济的沉重负担。一、日本国债的概况(一)日本国债的种类和发行过程日本的国债名目繁多,主要有短期国债、政府保证债券和长期国债等。长期国债又分为  相似文献   

4.
卢万青 《特区经济》2007,221(6):133-134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日本非常相似,本国货币持续地升值,资金大量涌入股市和房市,使股价房价大幅上涨。那么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呢?比较分析表明中日有诸多不同的地方,中国处于高速增长期而日本经济处于平稳增长期,中国宏观政策稳健而日本宏观政策失当,日元大幅升值而人民币小幅缓慢升值,因此,日本泡沫破灭之后的长达十年之久的萧条不太可能在中国重演。  相似文献   

5.
日本     
《上海经济》2012,(5):72
日2011年贸易赤字创新高日本财务省4月19日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度日本贸易赤字为4.4兆日元(约合人民币352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对中国贸易赤字为2.3兆日元。受东日本大地震、泰国洪水、日元升值、电力不足以及世界经济减速等多重原因  相似文献   

6.
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朱立南一、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波及渠道考察日元升值的影响,首先要全面把握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渠道,进而评估每一影响渠道的作用方向及幅度。目前,日元升值主要是通过6种渠道作用于日本经济的,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如下的...  相似文献   

7.
日本     
《上海经济》2012,(7):72
日本股市外国人持股比例下降日本财务省5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财年年底(2012年3月31日),包括国债、借款和政府短期证券在内的日本国家债务余额为959.9503万亿日元(约合12万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日本国债余额为789.3420万亿日元(约合9.9万亿美元),比上年度末增加约30万亿日元;  相似文献   

8.
自60年代中期以来,巨额的国债一直是困扰日本经济的突出难题。1980年日本国债的发行额和累积额曾分别高达144605亿日元和705098亿日元。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日本政府开始谋求压缩国债的发行,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时至今日,11年过去了,1991年日本国债的发行额和累积额已经分别达到了236716亿日元和1678515亿日元,不仅年发行额未能减少,累积额也几乎是11年前的2.5倍,占同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5%。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一、日本国债大量发行的背景日本的国债发行始于1870年。当时正值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开始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为了筹集必需的建设资金,当时的日本  相似文献   

9.
日本SSCI     
《上海经济》2013,(12):74-74
<正>日本政府债务创出新高日本财务省11月8日公布数据显示,日本包括国债、短期证券等在内的政府债务达到1011.1785万亿日元,再次刷新日本政府债务最高纪录。日本政府债务今年6月底首次突破1000万亿日元大关。本次公布的政府债务中,国债为839.6096万亿日元,比6月份多出9.1569万亿日元。政府借款为54.6007万亿日元,减少2064亿日元,政府短期证券为116.9683万亿日元,减少6.4000万亿日元。按人口数量平摊计算,目前平均每个日本国民要承担约794万日元债务。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23日报道,在日元急剧升值的情况下,日本纸贸易公司向亚洲和大洋洲地区出口纸产品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前,日本纸贸易公司向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出口国产纸,近来受日元升值的影  相似文献   

11.
一、日本国债的规模和大量发行国债的原因。日本的国债发行始于1965年,但当初5年间的发行额很少,与GNP相比也微不足道。然而自1971年以来,特别是从1975年开始国债的发行量急剧增长,1980年约达GNP的35%强。据大藏省众议院预算委员会提出的资料推算,1987年的国债发行额及余额将达到19.3万亿日元和140万亿日元。日本国债在这么短的时间尤其是近10年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元升值与日本对外贸易的关系表明:从短期看日元剧烈升值对日本对外贸易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日本政府和企业采取相应措施缓解了日元升值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等措施来化解矛盾;从长期看日元升值并没有给日本对外贸易的增长造成实质性影响。研究日元升值与日本对外贸易间的关系,对同样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期,日元急剧升值已引起了各界广泛的注意。在日元升值的形势下,日本经济现状如何?请看下面的分析报道。 一、目前经济概况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原本已开始进入缓慢复苏阶段的日本经济由于受到阪神大地震、日元急剧升值以及股市大幅度下跌等接连不断的打击,其恢复速度现正放慢。日元升值导致制  相似文献   

14.
财政危机是日本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1982年日本长期国债的累积额已经达到96.7万亿日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7%左右。仅该年要付的国债利息就达7万亿日元,加上偿还到期的国债,连本带息,国债费用竟占政府一般会计预算的15.8%。据估计,到1985年,用于还本付息的国债费用占政府一般会计预算的比率将超过20%。巨额国债已经成为日本经济的沉重负担,成为导致日本财政危机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日元兑美元就开始持续升值。传统汇率理论对此不能有效解释。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了美国经济失衡对日元汇率的影响。美国经济内部失衡或者外部失衡对日元汇率的影响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当美国经济内外部同时失衡时,日元将会感受到升值压力。基于二值因变量模型的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当美国经济内外部同时失衡时,日元面临升值压力的概率就会提高53个百分点。持续的升值压力降低了日本的利率,导致了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低利率和泡沫经济的破灭一起使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相似文献   

16.
日本SSCI     
《上海经济》2012,(7):72-72
<正>日本股市外国人持股比例下降日本财务省5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财年年底(2012年3月31日),包括国债、借款和政府短期证券在内的日本国家债务余额为959.9503万亿日元(约合12万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日本国债余额为789.3420万亿日元(约合9.9万亿美元),比上年度末增加约30万亿日元;  相似文献   

17.
1985年9月西方五国财长会议后,日元大幅度升值。不到3年间,日元对美元比值由250:1升到121:1,升值幅度达1倍以上。日元升值给日本企业以巨大冲击,使得日本经济出现了“日元升值萧条”。然而,日本经济自1986年11月就已走出谷底,开始回升,并迅即形成了“日元升值景气”,体现了日本企业的高度应变力。本文试图通过日本企业在克服日元升值冲击中,变危机为机会的对策分析,来探讨日本企业的应变力之所在,并进一步探寻其对我国企业当前摆脱困境,焕发活力的启示。一、日元升值给日本企业带来了什么困难1.日元升值引起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相对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出口受挫。如  相似文献   

18.
国内扫描     
《中国经贸》2014,(2):7-8
中国去年11月增持美国国债12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据美国财政部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去年11月增持美国国债122亿美元,至1.317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日本同月增持120亿美元,至1.186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日本     
《上海经济》2012,(10):72
日本再推货币宽松基金规模扩大10万亿日元日本央行9月19日宣布,进一步追加货币宽松措施。日本央行在当天的金融政策会议上决定,资产购入基金规模将从70万亿日元(约合8850亿美元)扩充到80万亿日元(约合1.0114万亿美元)。新增的10万亿日元资金中,5万亿用于购入短期国债,另外5万亿用于购入长期国债。日本央行还决定,将作为基准利率的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继续维持在零至0.1%的实质零利率水平。日本央行同时将日本景气现状判  相似文献   

20.
日元升值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一个加入汇率变量的理性泡沫模型,分析日元升值对20世纪末日本泡沫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一个金融自由化程度较高的经济体存在经济泡沫的时候,本币的急剧升值不仅会刺激经济泡沫进一步膨胀,而且经济泡沫会随着升值的增加以加速度的方式膨胀。1985年的“广场协议”以及后来世界五大主要经济体联合公开干预外汇市场的行为,直接导致日元大幅度升值。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日元升值主要通过总体和局部两条闭合路径刺激日本经济泡沫的不断膨胀,日元升值因素是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