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以相关性为主要特点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逐渐取代历史成本计量地位,在新动态环境中,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在参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及国内最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对公允价值相关基础性问题进行探究,逐步分析公允价值不同涵义、公允价值本质、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并在遵循一致性的基础上,为公允价值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当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关于员工股票期权的会计准则中对员工股票期权报酬成本计量的公允价值法进行比较 ,结合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进行分析 ,提出IASB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征求意见稿《股票基础报酬》中的员工股票期权报酬成本计量的公允价值法比FASB在SFAS123中倡导的计量员工股票期权报酬成本公允价值法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应用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问题是近年来会计前沿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当前,在会计准则制定上,无论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都正在由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向公允价值会计转变。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大量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过程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公允价值应用的历史脉胳,在厘清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我国企业面临的诸多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难题后,就相应的问题提出了综合解决思路和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倍受FASB和IASC/IASB推崇,很多国家也在会计准则制定中引入公允价值。由于公允价值具有存在的理论与现实基础,从发展的观点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有效市场下仍然会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按传统历史成本计量的弊端已越来越明显,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6年9月发布的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比之现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FASB)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内容更为可取.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几经反复,问题不少.今后,应加以改进,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其框架体系;改革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改变人们的惯性思维;建立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6.
IASB近期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其内容涉及公允价值的定义、范围、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尤其规范了不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计量问题.IASB新颁布的<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更清楚地表达了公允价值的计量目标,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的所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事项建立了统一的应用指南,减少了准则运用的复杂性并提...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开始,会计准则开始从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逐渐转向公允价值会计,两大国际知名的准则制定机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都是公允价值会计坚定的拥护者和推广者,认为公允价值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反应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公允价值的起源及其在美国股市大崩溃和通货膨胀、储贷危机以及金融衍生品飞速发展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等各阶段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会计目标的变迁,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分离不断加大,特别是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的日渐完善,会计信息相关性成为理论和实务的主流,2006年以来,FASB与IASB陆续完善联合概念框架,开始对可靠性进行重新表述。此次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负面影响,从反面提醒我们,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仍然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9.
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制定已经成为会计准则的核心项目之一,但至今没有最终标准化的准则,其中,难点在于保险负债的计量。本文从消除会计错配的视角并结合IASB的研究发展的过程,对IASB所推行的利用公允价值计量保险负债的依据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根据现行的国际会计准则(2009)关于金融商品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仅利用公允价值或者是现金流量的现值等单一计量属性,是不能消除保险负债及其与用于担保的保险负债的金融资产之间会计处理上的会计错配问题;为消除错配,对保险负债应根据其特性及运营使用状况采用脱手价值和入手价值相结合的混合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10.
裘宗舜  白连江 《新智慧》2005,(11):52-53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都确定了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目标,但在其会计准则中都允许在特定条件下保留历史成本计量的惯例。“特定条件”主要是由于套期活动会计的存在,使得衍生金融工具在初始计量时会出现以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混合计量的情况。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目前主要存在下面两种看法。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问题探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含义比较入手,分析了公允价值的特征和意义,总结了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纳入新会计准则体系后可能对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并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现状作出了相应的评析。  相似文献   

12.
FASB与IASB概念框架趋同项目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势不可挡,作为准则基石和指南的概念框架的趋同则是会计准则真正全面趋同的前提.FASB与IASB概念框架趋同项目计划分八个阶段实施,目前已在前五个阶段,尤其是第一、二、四阶段取得了重要进展.该项目表面上只是FASB和IASB的合作研究项目,但本质上却是未来世界会计标准制定权的一场争夺战.为此,我们应高度关注、积极参与,在趋同的框架中合理地植入中国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公允价值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公允价值定义的几经变动是造成人们对公允价值认知误区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在分析公允价值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定义的基础上,指出FASB关于公允价值的最新定义最能够体现公允价值的确切含义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运用路径依赖理论总结了FASB以及IASB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四个阶段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其发展特点及趋势,认为虽然采用国际准则具有很多优点,但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在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时,要循序渐进、分批制定,而不能盲目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重新启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存在一些缺陷。针对目前公允价值信息在表内列报和表外披露存在的问题,建议改进现行利润表,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损失"等持有损益的项目从营业利润计算部分转入税前利润计算部分;在表外增建"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表"附表和"公允价值事项说明"以囊括所有公允价值表外信息,起到突出其余公允价值信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经济业务中,对于企业合并应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由于权益法的弊端,而宣布禁止使用权益结合法,改为全部使用购买法。中国由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权益结合法正在兴起。对于中国企业合并方法的选择,以及对企业信息真实性影响,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很重要的变化是重新引入和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文章对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定义、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性以及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位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定义陈旧过时,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性不准确、定位不合理,因而需要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