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重庆古有"巴国"、"雾都"、"山城"、"长江明珠"之名称,现有"西部重镇"、"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内陆开放高地"之美誉。其实,当今的新重庆,是世界上特大城市中大桥数量最多、大桥品种最多、大桥  相似文献   

2.
点击     
何厚铧六顾重庆“渝澳”桥跨越嘉陵 2002年1月11日。重庆“渝澳大桥”正式通车,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重庆市委书记贺国强、重庆市市长包叙定参加了通车剪彩仪式。 1997年底时任澳门天华集团董事长的何厚铧率团到重庆考察后,决定与重庆海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台作。成立重庆华葡桥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修建渝澳大桥。一年后 何厚铧又陪同葡萄牙总理在渝参加了建设渝澳大桥的协议签字仪式。大桥于1999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2002年元旦前竣工。这座大桥是重庆目前最轻灵、最漂亮的城市桥梁之一,成为重庆市的标志性景观。 …  相似文献   

3.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重庆,这座山水之都、大美之城,设市百年,历沧桑而弦歌不辍,经砺洗而蕴积涵育。抗战时期,重庆一跃成为西部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三线”建设时期,重庆建立起强大的国防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重庆成为西部的投资热土和创业乐园;1997年直辖,重庆进入历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08,(11):86-104
在1978年,重庆的公路里程仅有15421公里,与现在的104706公里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改革开放后,重庆交通拉开了如火如茶的大建设帷幕,公路、水运、铁路和民航,比翼齐飞。 重庆直辖以来,交通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八小时重庆”、“半小时主城”竣工投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全面实施。高速路联动四方,立交桥纵横交错,跨江大桥横空飞越,轻轨穿越城市,机场新航站楼投运,黄金水道畅通无阻。规模宏伟的立体交通,舒畅了城市动脉,打造了长江上游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5.
《江苏经济》2003,(4):84-85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是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公路主骨架和南北跨长江公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世纪之初国内标准最高、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技术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对完善国家和江苏省公路网络,缓解过江交通压力,加强长江南北之间的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改善长江安全航运条件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重庆,美食之都,是不少“吃货”心中的“美食天堂”。随着不同国家地域间的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异国美食在这里落地生根,重庆的美食类型在不断丰富。如今,开放的重庆已成为各种风味美食的汇聚之地,  相似文献   

7.
山、水城市格局历史久远的重庆渝中区,以前曾因高楼大厦密布而有着“水泥森林”之称,如今,随着“森林重庆”建设的推进,随处可见“绿脉”、“绿园”、“绿窗”、“绿屏”、“绿点”,一个绿色的渝中半岛正在逐年呈现出山水园林城市的雏形。  相似文献   

8.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10,(6):110-111
宁静、简约、纯净的“北欧风情”登陆重庆。 5月30日晚,重庆大剧院。当美妙的旋律响彻大厅,由挪威国际知名的特隆赫姆独奏家乐团、挪威歌坛美女天后西丝尔,与巴渝民乐大师共同演绎的“挪威之声北欧民风”友好音乐会,让数百重庆市民领略了一个充满北欧风情的夜晚,重庆首个“挪威日”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9.
重庆     
《西部大开发》2002,(10):44-45
基本市情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区为长江、嘉陵江所环抱,鳞次栉比,依山傍水,故有“山城”和“水城”之称。重庆目前是全国面积最大、行政管辖最宽、人口最多的直辖市。全市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14个区、26个县(市),人口3072万。 重庆具有3000多年历史,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因水而起,因商而兴,因工而强。1891年被辟为对外通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随着“第十届中国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的完美谢幕,“中国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以下简称“三峡节”)迄今已连续举办10届。她以独具魅力的长江三峡为核心,向海内外嘉宾充分展示了重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古朴与时尚相融共生的人文历史,充分展现了中国西部激情之都、创业之都的崭新风采。 “三峡节”提升了重庆的城市形象,扩大了重庆的美誉度、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了城市大发展,丰富了产业链,推动了重庆旅游经济的发展,使重庆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市向中国旅游名市的历史性跨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09,(9):132-140
他们是三个果敢坚强而雄心勃勃的重庆男人,正在重庆南山高扬起打造“世界养生胜地“的太旗——中国养生会馆、中国黑食之都、全球火锅之都相继在“寿比南山养生街”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1日,重庆公路运输集团所属利民出租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利民公司”)一辆大客车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石门大桥发生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30人死亡、20人受伤的严重后果。这次事故发生在国庆节期间和中秋节前夕,给社会带来很大震动和影响。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派出工作组到重庆组织抢险工作。重庆市委、市政府当天召开紧急会议,详细部署抢险和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08年7月,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重庆正式提出“健康重庆”构想。2008年12月17日,“健康重庆”建设正式启动。《健康重庆体育行动计划》与《健康重庆卫生行动计划》出台使重庆人有了自己的健康蓝图。有了这张蓝图,重庆人拥有了全新的健康舞台、宽广的健康跑道,重庆人与心中那个健康之梦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14.
重庆高交会十年有余,有激情澎湃,有幸福隽永,有辉煌荣耀,让天下有识之士在重庆相识、相知,直至结出“军民结合、创新发展”的丰硕之果。回顾重庆高交会十年,让我们记住了这些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其实,当他接到中央的“转正”任命,几乎没有人感到意外。他在重庆的8年,正是这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破解发展难题,确定发展方向、奠定发展基础的8年,而他作为一名“副”字头市长,却每每展现惊人之笔,大有“功高盖主”之势。如今,当他终立潮头,便不能不让人对重庆的未来再添期待。  相似文献   

16.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建,使长三角既有的城市格局得以重洗,能否借大桥之势,融入上海二小时经济圈,成为环杭州湾城市群热议的话题。大桥南岸的慈溪市,通过将近三年的应对准备期,基础设施、发展空间、产业基础、服务措施、要素支撑、文化积累等条件已充分具备。产业特色鲜明、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大桥经济”雏形已初步呈现。笔者认为,慈溪市要用好用足“大桥经济”效应,跻身于长三角经济强市之列,应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便捷、滩涂资源丰富、民间资本丰裕、产业配套能力强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本市焦点     
《重庆与世界》2015,(9):11-15
重庆对“海归”创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新华社重庆3月17日专电 为继续鼓励“海归”回渝创业,重庆市启动第三批“留学人员回渝创业支持计划”,海选优秀创新项目,对于单个重点创业项目最多支持20万元。  相似文献   

18.
财富制造     
《中国经济快讯》2007,(23):32-33
重庆十年,财富跨越。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直辖之初,重庆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负债率高达80%。为了“浴火重生”,重庆组织了国企改革攻坚战。在经历了刻骨铭心的阵痛之后,国有企业实现“凤凰涅桨”。2000年,重庆国有企业实现整体扭亏为盈,部分国有企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9.
夏进 《重庆经济》2006,(6):15-17
把重庆建设成为“时尚之都”,是重庆市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命题,对于加快重庆“十一五”期间二、三产业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素质,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纵观伦敦、巴黎、好莱坞、硅谷、香港等世界时尚之都,无一不是从产业发展到文化渗透而引领时尚,并且这些城市都是原创时尚的发源地。重庆是一座具有深厚巴渝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又是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工业文明城市。根据重庆的这些特质,“打造时尚之都”应该首先抓产业发展,以创意产业、时尚产业、新型服务业三大产业为支撑,带动聚集相关产业发展,形成若干产业链条,打造知名品牌,推出时尚原创。从而激励创新创意、增强竞争能力、聚集市场人气、提升重庆形象,建设动感、时尚、魅力重庆。  相似文献   

20.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08,(6):110-111
在四川江油、都江堰等大地震灾区的主要道路旁,有一种最温暖、最动人的画面每天都在出现:一口口大铁锅一字排开,炊烟袅袅。“粥棚”前,灾区群众排成长长的队伍,领取来自重庆厨师亲手烹制的“生命之粥”。 热腾腾的“生命之粥”,挽救的是灾区人民饥饿的生命,让灾区人民感受到的是特殊时刻重庆人民对他们的手足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