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农业标准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技术指导,对于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增强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民观念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娟 《价值工程》2014,(9):13-14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关系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的改善、城镇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成果。文中用德尔菲法和AHP综合分析影响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寻找河南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和着眼点。  相似文献   

3.
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要求,对改变农产品流通方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实现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的构成与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低、流通成本高、农民没有从流通领域享受到应得的利益。由于农产品最终要依赖于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在新形势下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整个农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农业标准化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是通过标准规范和指导农产品生产,促进先进的农业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用标准规范生产技术措施,控制农药残留,减少有害物质,推动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的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实现农业结构调整,整体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中,生产发展是第一位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核心内容,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双增”最主要的途径。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走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道路,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这对于促进农村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流通和农资流通的问题是事关粮食增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问题。农产品流通是指农民和农村专业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通过买卖形式,实现从农业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其流通过程包括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等环节。农资流通是指农业生产需要的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及零配件和农膜等农资产品进入市场进行调运、销售,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出口对于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直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实施以标准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发展战略,将提高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作为保护本国农业和农民利益的重要措施,巳成为制约我国优势农产品扩大出口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畅通极大地制约着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农村网络基础建设的落后又制约着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然而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相对较高,依托手机建立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0.
罗伟钦 《价值工程》2011,30(5):48-49
大力推广标准化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是质量技监部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发展农业标准化工作是为了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质量技监部门利用其技术优势着力推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以标准化生产、经营为纽带,带动衣户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打造农业品牌;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标准创新带动产品升级,以产品升级抢占国内外市场等方面有所作为,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好技术推进器。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三门峡工商局根据河南省工商局“品牌富农、经纪活农、合同帮农、红盾护农”四大兴农工程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三门峡市的实际,出台了《关于立足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具体包括10项35条专项措施。一是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二是降低准入门槛,支持涉农企业做强做大;三是努力实施商标战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四是改造提升农村市场,促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五是积极支持订单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六是大力培育发展经纪人,搞活农副产品流通;七是切实加强涉农市场监管,净化农业生产发展环境;八是加强重要农产品监管,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九是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维护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群众消费案例十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是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环节,是夯实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加快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解决我国中部地区农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艾小玲 《物流科技》2014,(6):51-53,57
系统、高效、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通过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减少流通环节,推动产业集群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中国农产品物流和中国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农产品物流对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刘月富 《物流技术》2012,(17):187-189
西北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繁多,然而由于当地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落后观念,导致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内平均水平,已经严重制约当地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此于,对西北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促进该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北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繁多,然而由于当地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落后观念,导致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内平均水平,已经严重制约当地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基此于,对西北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促进该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湖北从农业生产大省向农业生产强省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其中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指导科学生产、有序流通、经济消费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针对湖北省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面临的信息链割裂,信息无法完全进村入户,农民获得真实有效迅速的信息存在困难等实际问题,文中提出我省应将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解决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给予重视,在服务主体、服务形式、服务设施基础、服务系统构建、服务法规保障、服务对象培养等方面做好规划,完善政策,构建有效的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以信息化带动农产品“大流通”的顺畅发展。  相似文献   

17.
易棉阳  贺伟 《经济界》2013,(4):55-58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现代化、农产品流通形式现代化、农民经营理念现代化、农业产业形态现代化。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是促进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现代化的主干力量,是促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主要载体,是培育农民经营理念现代化的重要平台,是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发育和成长,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困扰农业发展的农产品"买难"问题得到了缓解,相反,随着近年来农产品短缺问题的解决,农产品几乎呈现出全面的过剩,"卖难"愈演愈烈,由于流通不畅,而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农民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增收困难。究其原因还是出现在流通环节。本文将从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实际出发,提出一些促进山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小平  王忠伟 《价值工程》2010,29(26):31-32
近年来,怀化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有效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和增收。但总体来看,城乡差距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产品流通不畅导致农产品不好卖,而目前怀化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滞后是影响农产品流通的关键因素。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带动地区整体经济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并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经营机制,对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我国农业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