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职责是按照"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的要求,不损害和侵占国家的利益,同时兼顾着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但不能超过政府规定的界限.明确地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厂长(经理)不是国有企业利益的代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与政府在发展经济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利益的格局上就不完全一致了,政府追求的是发展速度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谁是国有企业利益的真正代表呢?就是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们!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社会责任则是在自身财务目标效益最大化的经济目标之外对各利益相关者所负的责任。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追求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可能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危害,可见,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存在一致性和冲突。  相似文献   

3.
《浙江工商》2008,(8):41-44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我们的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固然要顾及股东的利益,尽可能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企业在获得社会资源行使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就承担了对社会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已日益成为评价企业绩效和企业伦理的重要尺度。我们的企业领导者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基本目标固然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必须要求企业能够长远发展。任何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更应该关心的是企业长期资本收益率的最大化。要使企业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承担社会义务、以及为了承担社会义务所发生的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4.
张朝龙 《特区经济》2008,(12):25-27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目的在于获得生存、发展利益。人具有追求利益的天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利益追求、调整和不断解放中持续实现的。改革就是在"还人利益"中不断与时俱进,从"还人利益"到"平衡利益"以实现理性利益。理性利益是社会和谐、社会发展合力最大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其经济行为与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企业的最终目标.降低经营成本是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个主要手段,而税收成本是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谋划降低经营成本的重点之一.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必须依法进行企业税收筹划,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实现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企业集团税收筹划实施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企业集团成为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赢得规模经济效益的理想企业组织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但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税款支出是企业资金的净流出。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税收筹划减少一定的资金净流出成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就企业集团的税收筹划实施策略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者素利·西丘勒指出,中国国有企业并不像西方企业那样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是更加关注雇员团体的福利,企业团体的利益在更大程度上操纵着企业的行为。在此情况下,企业选择盈利或选择亏损取决于哪一种状态对其团体利益更有益处。因此,对中国企业而言,劳动力的改革应该比产权改革更为重要。近三来.尽管采取了一些旨在搞活国营企业部门的重大政策措施.但国有企业的效益似乎仍无大的起色。不仅如此,到了80年代后期,上报亏损的国有企业日益增加,国有企业部门的总亏损药大大膨胀。于是,某些观察家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国…  相似文献   

8.
企业年金制度包括政府部门、企业、职工和金融中介等相关利益主体.在我国,由于政府部门利益的独立,导致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缺失和地方政府控制企业年金的道德风险;由于国有企业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导致企业年金成为企业及其领导追求不正当利益的工具;由于金融中介存在委托-代理风险,可能会使企业年金资产的安全受到损害.因此,完善企业年金制度的关键是规范各利益主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利益关系研究入手分析了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出现的债务重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解除企业社会负担等问题,对于其中出现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和成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也逐渐显现,以便更好地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对政府、景区居民、旅游者这三类利益相关者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寻求适合各方利益者利益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达到一种利益均衡、责权对称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张燕  龙祖坤 《科技和产业》2014,(2):41-44,116
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也逐渐显现,以便更好地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对政府、景区居民、旅游者这三类利益相关者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寻求适合各方利益者利益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达到一种利益均衡、责权对称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说,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形成了,它具有利己、理性、动力、社会利益增加是企业行为的“副产品”等行为特征.存在着短视、贪婪、极端主义、失去理性、缺乏社会责任、导致生态恶化等严重缺陷。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应追求超越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具有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做优秀企业公民、诚实守信、执着服务、利他和社会利益优先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企业是各利益相关者间的组合,社会责任是传统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延伸和扩展。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引入,社会呼吁企业在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同时,也应关注其他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是要积极解决企业营利过程中与其他利益相关者间的矛盾冲突,以实现企业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企改革举步维艰,原因在于,权力是最根本的屏障,而不在于国有企业本身。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政府利益与国有企业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国企改革首先要打破国企与政府的关系。关于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必须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形而上方面。国企改革也好,消除恶意的垄断也好,还是要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来思考。我们是要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主义,还是要建立一个其他的社会主义?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后,才好界定国有和民营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要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主义,而资  相似文献   

15.
人们的一切奋斗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关系是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视角。就我国经济生活中比较突出的结构问题来说,为什么一些明显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却长期存在、难以改变?因为它们虽然从宏观和整体上看是不合理的,但从微观经济主体来看则是合理的,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股票期权制度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激励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方式。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使企业家与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企业家对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转化成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这有利于缓解企业中的委托-代理矛盾,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因此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长期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刘伟 《新财经》2005,(10):12-12
无论是从统计数据的显示上,还是从现实经济生活的感受上,我国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经济加速扩张的冲动都是不争的事实。就加速发展的积极意义来说,这是新时期地方政府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践发展是硬道理的必然。但是为什么地方政府超越自身能力限制的扩张冲动往往能够实现?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使地方政府在经济方面的权利、责任、利益等的独立性越来越明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方政府越来越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利益“剩余”的索取者和控制者。也就是说,追逐扣除地方经济发展的所有成本及上缴费用后的剩余,越来越成为地方政府的权利和责任。因而,地方政府行为越来越接近企业行为,越来越以追求地方政府收入最大化为首要目标,否则,地方政府的全部经济、政治、文化冲动和目标,都难以实现。可以说,这种追求地方政府收入最大化的行为目标,是地方政府具有强烈扩张冲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在经济活动中,经济决策由各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自主进行,这是由于各个经济主体都拥有明确的财产所有权和控制权,因而有自身的经济利益和预算约束,因此经济主体必然要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并对其决策结果承担经济责任。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劳动者则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由此导致由企业劳动运行时构成的劳动关系带有一定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在市场规则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在某种程度上得以调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当前有代表性的几个财务管理目标观点的评价,提出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还将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及各利益关系人的关系协调,使企业所有者、债权人、职工和政府都能够在企业价值的增长中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和经济效益均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跃洲  王瑛 《浙江经济》2006,(16):60-60
作为推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长三角地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与区域内的密切合作及历史渊源有着直接的关联。然而,尽管加强区域内合作推动长三角地区发展已成为各方共识,而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但长三角地区的16个城市毕竟分属3省市,各地政府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政绩最大化而形成的本位主义倾向仍不免给区域一体化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