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世界修船中心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造船国家快速转移。随着中国修船业的异军突起.当前世界修船业形成了新加坡、中国、中东、西欧四大修船中心。由于地处海上交通要塞.中东地区的迪拜干船坞和巴林阿拉伯修造船厂承接了大部分离开阿拉伯湾向西航行的船舶的修理工作。向东航行的船舶由于通过马六甲海峡.所以优先选择新加坡作为修船地。欧洲曾是传统的修船中心,但由于劳动力成本较高以及远离热门航线.所以已经不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修船业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修船业现状 1.修船能力不断增强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修船业不仅能够满足国内运输船、工程船、港口作业船、军船及海洋石油平台等修理的需要,还能承接众多的外轮修理业务.主要修船企业换板量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所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据全国工业企业普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700余家大大小小的修船厂,分属中央16个行业、分布在25个省市,沿海地区修船3000载重吨以上船坞达一百多座,坞容量已超过400万载重吨,专为修船用的6万吨级以上船坞近20座,超过世界船坞占有平均数.  相似文献   

3.
韩国在上世纪80~90年代曾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修船国家,但随着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修船市场竞争,印度、孟加拉国和越南也大力发展修船业。而亚洲这几个新兴修船国家的修船成本要素,诸如劳务费、土地使用费、税收、环境投资费用等.比韩国低廉许多.这使韩国修船企业逐步丧失了修船价格竞争力。在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下,韩国的一些大中型修船企业开始向造船转产,个别大型修船企业将修船基地转移到国外,自己则在韩国国内转产造船。  相似文献   

4.
2006年航运事业的繁荣发展,带给了世界修船业的发展机遇.利用航线、人工成本和技术优势,在修船总量增长的同时,大型化、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修船,使我国修船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2006年我国修船产值突破2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近40%,占世界修船总量已基本与世界第一修船大国新加坡持平.修船由过去的以常规修理为主转向以修理大型、高附加值船为主,大型船厂已能够修理VLOC、VLCC和30万吨散货船;船舶改装总量逐年上升,最高单船产值达到2.4亿元;外轮修理比例大幅上升,已有7家大型船厂外轮修理比例超过90%;修船换板水平、VLCC坞修期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修船市场相当活跃,世界修船中心逐渐东移,我国修船市场占全球修船市场的份额正在逐步加大.面对难得机遇,中国修造船企业如何利用自己的航线优势、人力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将中国修船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6.
围绕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包括修船业也要成为世界修船大国、强国的宏伟目标,重点分析我国船舶修理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经济指标、修船竞争力,同时,剖析我国修船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构起我国修船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修船业历经20多年市场竞争的洗礼,修船能力不断提高,修船规模不断壮大。2008年,中国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实现船舶修理产值超过500亿元。主要修船企业共修理船舶约5310艘、1亿载重吨,在修船产值方面已经超过世界第一修船强国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修船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修船业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修船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船舶工业开始走向世界.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修船大国.世界修船中心已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区位转移.并初具雏形.为中国修船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目前我国修船业已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带.即以大连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区域经济带.以舟山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带.  相似文献   

9.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最近1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及外贸运输量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港口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修船业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各类运输船、工程船、港作船、军船及海洋石油平台等修理的需要,每年还承接600艘左右的外轮修理业务.现在,中国主要修船企业日换板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所占市场份额也在一天天扩大.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以坚实的步伐向修船大国迈进.英国劳氏船级社等权威机构认为"中国已是个修船大国";世界业界普遍认为,在国际修船市场上,中国修船具有工期短、质量优良、价格低廉三大优势.毫无疑问,中国修船已经引起了国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航运的快速发展给世界修船业带来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巨大变化,从价格、成本、效益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世界修船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而建设造船强国的宏伟目标,更是从技术、人才、管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给中国修船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位于罗源湾的福建华东船厂有限公司(简称华东船厂)码头、船坞修理大型外轮每月均保持在11至16艘左右.该船厂承修的外轮占企业总业务量的95%以上,今年第一季度承修外轮63艘,较去年有明显增多,全年承修外轮可超过250艘,创汇有望达到7000万美元.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华东船厂已成为福建最主要的国际修船基地.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修船坞的建设速度加快.取得了巨大业绩,使中国的修船坞保有量也登上了世界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回顾2001年。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外贸进出口额不断增加,抵达中国口岸的外轮继续增加,超过15万艘次以上,这一大好形势为中国修船带来发展机遇,尤其在2001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在上海吴淞口锚地等待卸货船舶及等待修船的艘数大有爆满之势,当时日本三菱株式会社提出希望3艘2~3万吨的船舶同时安排在中国一家船厂修理,由于当时修船任务饱满,对日本3艘修船任务难以及时安排,船东不得不安排在日本修船。尽管世界经济受到9.11事件的影响,使中国的修船业也蒙上了阴影,但据第四季度的形势表明,大型船舶的修理任务以及船舶改装工程仍然看好,由于中国修船价格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1年中国修船厂业绩斐然。  相似文献   

14.
付惠军  谭志明  姚荣 《光彩》2011,(11):40-43
"这是我们的四号船坞,长580米,宽139米,是目前为止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船坞。船坞里的这艘大船是我们为巴西淡水河谷建造的40万吨的超大型矿砂船,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散货船。""那是1600吨的龙门吊,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龙门吊。"2011年10月的一天,中国熔盛重工南通基地的厂区内,一位工作人员训练有素地给一行远道而来的参观者作着介绍。虽然之前已经观看了公司的宣传片,也参观了公司的展示厅,参观者还是被眼前一个个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曾发生过多次金融危机,如20世纪80年代拉美的债务和货币危机,90年代初的斯堪的纳维亚和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些危机多局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且处于世界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的边缘地带。目前  相似文献   

16.
一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修船企业从今年起开始兴建,它将用9年时间,到2003年正式建成投产,届时将取代尾浦船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修船厂。由韩国现代集团计划兴建的这家修船厂,无论是码头周转还是技术装备,均达世界一流水平,设计的年修船规模约为400艘,预计承建的费用在57亿美元左右。除主要依靠承修各种类型的船舶及改装工程外,还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设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是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和竞争激烈的时代,这为有色金属工业的长足发展展示了诱人的前景。但是,90年代也是世界风云变幻莫测的年代,海湾战争的速战速决、苏联的解体以及整个东欧政局的动荡等,给世界经济和贸易局势的发展笼罩了一层阴影。为此,人们对90年代有色金属国际营销的前景疑虑重重。  相似文献   

18.
<正> 1989—1990年是80年代与90年代衔接的纽带。世界贸易在这两年内,发生了什么变化,关系到整个90年代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因此,要预测90年代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首先要对1989—1990年这两个关键性年份的世界贸易情况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出较为科学的预测。一、1989—1990年世界贸易的概况及其变化趋势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于1991年3月26日发表的1990年世界贸易年度报告,1990年世界贸易出口总额达3.5万亿美元,比1989年的3.1万亿美元增长了13%,但是以美元计  相似文献   

19.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修船业困境延续了多年,市场的坚冰何日融解?今年以来,我国主要修船企业产值明显反弹,这似乎让修船业看到了一丝回暖和复苏的曙光。但修船企业普遍反映,单船修理工程规模小、修船价格持续走低等问题依然突出,修船企业“盈利难”的基本面短期内难以改变。面对修船产量高、利润低的实际情况,修船企业如何应对?对此,本刊记者深入走访了部分船企。  相似文献   

20.
由于修船业发展与全球航运业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所以在全球航运市场仍然比较脆弱且区域修船产业能力继续增长的情况下.今年初以来全球修船业总体上并没有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尽管如此,全球修船业和主要修船国家或地区仍然呈现出一些值得业界关注的特点和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