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需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对思政课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整合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资源,以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资源为素材融入校内、网络、校外实践教学中,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东北抗联红色文化为引领的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职业本科是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的延伸,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理实一体化,与劳动教育具有统一关系。职业本科加强劳动教育,必须坚持差异原则,精确设置劳动教育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解决主要问题;把握学生特点,精心回应学生实际需求;发挥职业优势,精细选取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劳动教育落到实处,促进教育效果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3.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基本途径.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内容和目标具有关联性,在实施路径上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此,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进行了简单概述,分析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着重探讨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是引领中华儿女团结协作、不畏艰难、持续奋斗的动力,其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是不可否认的。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中,有助于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湖南省的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高校需将这些资源最大限度利用起来,融入教学工作中,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培育,为湖湘红色文化的传承与教育价值展现提供助力。鉴于此,本文对湖湘红色文化在高校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并阐述融入的机遇与困境,基于此提出融入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东方 《活力》2010,(23):120-120
一、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落实到中专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按照中专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提倡人性化、人格化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构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工作模式,时刻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价值性.把学生的健康人格、自由、平等、幸福和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从以往的消极防范和控制转向积极引导和真诚服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进学生。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相似文献   

6.
周宜 《管理学家》2021,(11):82-84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需要对其加强劳动教育。文章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劳动意识薄弱的成因,强调了加强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可以使高校大学生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创新思维、审视自身,同时突出了高校应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实践中,提高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以此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综合性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老一辈革命家将中国传统家风思想与革命时期的特殊背景相结合的产物。蕴含丰富教育资源的红色家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其所蕴含的育人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和价值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文旨在探析红色家风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赛  赵堃 《价值工程》2012,31(13):261-26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思潮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大学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并注意将二者有机结合,达到最好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与转型,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新时代下重新解读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属性,对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的耦合性科学分析,继而在工匠精神引领下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中构建科学的工作原则,以此为着力点,在劳动教育中凝聚工匠精神、增强社会实践的支撑功能、线上和线下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凸显劳动教育模式的职业“底色”。  相似文献   

10.
职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采用分阶段职业价值观教育指导学生培养职业兴趣认知,进而确立起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探析职业价值观教育途径,引导学生正确自我定位;加强主体性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客观的职位地位观;采用显隐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完成大学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1.
2020年国务院和教育部制定了不少有关大、中、小学学生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文件,文章根据文件内容,在著名的冰山模型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特点,分析当前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探寻如何对高职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南梁精神,能满足国家对职业院校提出的“课程思政”的教育要求,但对教师的“教书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使红色文化得到传承。本文通过分析南梁精神的文化内涵、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南梁精神的现实意义,对南梁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3.
马炳琛 《价值工程》2013,(30):209-210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自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教育,并非是任学生自由发展,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引导作用不可忽视,对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人才培养和劳动教育现状审视的迫切需要,高校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重视学生劳动教育,通过夯实组织保障、丰富课程设置、强化教育氛围、构建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引领大学生全方位成长,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认识二者间的辩证关系,科学地确定目标和内容,坚持齐抓共管。加强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6.
皮锋  邹盛瑜 《中外企业家》2013,(8S):174-176
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培育是个体成长与发展完善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教育目标的必然性。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不仅对个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战略意义,还是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积极关注和了解的学生现状之一。笔者主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缘由、价值引领的意义,以期从意识的培育、信念教育、素养的提高等方面做好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提出了更高的使命要求,实行劳动教育是其中内容之一。目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手段简单化、学生自觉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转变高校劳动教育的理念、优化劳动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统筹协同机制和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等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培育特点鲜明、核心价值独特、文化理念先进的国有企业文化,必须坚持把党的意志、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企业价值观,引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所处的困境,例如教育氛围营造不够浓厚、教育观念养成有待加强、劳动技能实训锻炼不能与时俱进等现象,将云计算、虚拟现实、机器视觉为核心的智能技术运用于高校劳动教育,研究适合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引导教育大学生全面成长,拥有底气和实力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在明确育人目标、确定思政主线的基础上,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住有所居和乡村振兴等思政元素,融入耕地资源保护、国土开发格局、土地供给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等专业知识,采取“案例教学+专题研究”“小组作业+汇报展示”和“过程考核+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导”式立德树人,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实现思想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