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劳动意识尚未健康养成、劳动观念更新缓慢、劳动形式创新不够等问题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劳动观的养成,因此需要在思政教学中多形式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奠基劳动教育的根基,在劳动教育中厚植工匠精神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劳动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主要场所,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文章根据实际情况,以设计创作类实验室为例,通过对设计创作类实验室安全准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劳动教育与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关系,进而开展研究实践探索,探讨"劳"育融入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教育的可行性,旨在探索劳动教育与实验室安全准入教育的途径,为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企业工匠精神是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年度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至此,工匠精神逐渐走向公众视野。企业工匠精神是国家优秀文化的传承,对社会发展和人才塑造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传承工匠精神、发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推进途径。本文以企业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构建为主要目标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的劳动教育既要“教”会劳动技能,还要“育”好劳动品行,通过勤劳奋斗的劳动实践浸润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研究对照劳动精神培育的任务目标,对高职学生劳动精神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解构与分析,从心理资本干预的四个维度汲取方法,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的重要使命。劳动教育是其中重要一环,它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基于此,本文探讨劳动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意义与作用,浅析如何开展劳动育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以实现教育功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本文以阐述现代师徒制教学的意义,以珠海艺术职业学院珠宝首饰工作室为例,介绍艺术类现代师徒制班级学生的特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办法如何提高在校学生的意识等. "现代师徒制",教学师资和学员都是双重身份,即在校是正式学生,由学校派专业理论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在企业作为准员工,跟着企业里专门指派的师傅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有很大不同,以"学校课堂教育+岗位师傅带徒技能培训"相结合为主要方式,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学习内容上,以"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构成整个教学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职业与专业、岗位与课程完全对接和融合,实现企业岗位需求与培养内容的对接,并将职业技术与职业精神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纵观我国各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教学,普遍存在缺乏实践教学师资与基地、实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递进性等问题。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策略,促进人才培养实践教育教学环节的落实,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内蒙古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现状及实施情况,同时提出了有效实施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新要求,以"电工职业资格培训"为例,深挖电工培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凝练德育内涵,从培训目标、教师、教材、教法及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实现对考证学员在知识传播过程中的价值引领,从而培养学员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提升学员...  相似文献   

9.
培养"大国工匠"、培育"工匠精神",是当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财经商贸类专业为社会培养各类服务人才,更需要植入属于本专业的"工匠精神"。本文在剖析工匠精神内涵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财经商贸类专业工匠精神实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围绕人才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企业实践、双创活动、学生自理等方面探讨了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为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蒋朝 《乡镇企业科技》2013,(16):213-214
为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应该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而开展劳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本文就劳动实践课的教学与管理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创业教育引入高校"思品课程"教学视阈,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以创业教育作为"思品课程"的教学抓手,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优势,创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结构,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的"一体化"培养,既能夯实学生的创业技能,提升创业教育水平,又能加强"思品课程"教学的现实针对性、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施亚兰 《中国就业》2023,(12):33-35
从人力资本成长的角度来看,将劳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体技能和知识的提升,提高个体的劳动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为了充分利用劳动教育资源,必须优化这些资源。本文认为优化的基本路径是完善劳动教育资源管理制度;尊重人力资本成长规律,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充分利用社会劳动资源,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建立和完善劳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等。  相似文献   

13.
王飞鹏 《价值工程》2010,29(26):157-158
"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是把教学系统与社会系统、课堂内与课堂外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专家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进行系统融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本文以作者近8年来从事《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经历,以"开放性"教学模式为研究主题,从教学思想、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教学手段、考核评价等6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当前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理论课程不完整、教材体系缺失、学生积极性差、劳动认识偏差、劳动与实际分离等问题,因此,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应着力解决当前困境,把握劳动教育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价值,培养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提出了更高的使命要求,实行劳动教育是其中内容之一。目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手段简单化、学生自觉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转变高校劳动教育的理念、优化劳动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统筹协同机制和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等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顾理琴 《现代企业》2023,(5):167-169
<正>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和人才的主要阵地,可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实践类人才的需求,但是随着企业用人需求的改变,高职院校现有教学体系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改变教学内容和教育理念。当前高职教育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已经进入了课程深化改革阶段,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为社会创造了大量优秀人才。工匠精神培育是高职院校所关注的重点,工匠精神具体是指不断进步、精益求精的思想意识,符合现代科学技术精细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周竹梅  宋岩  李海廷 《会计之友》2021,(21):158-160,封3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高校会计课程思政教学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思路.会计课程思政应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核心,围绕增强"志气、骨气、底气"设立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会计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从时间、空间、学科、专业等多个维度对课程进行战略定位,让学生明确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增强学习的信心和意志.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结合会计知识包含的思政元素,提出会计应从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诚信为本、坚持中国道路、拓展国际视野、恪守敬业谨慎的职业操守、增强团结合作精神、善于自我反思七个方面组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实践,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工匠精神"是实现中国梦强有力的保障,"工匠精神"是师范生今后职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工匠精神"也是高等师范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在高师教育师范生说课技能的培养过程中,须塑造师范生"工匠精神"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敬业态度及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相似文献   

19.
看中国     
《中外管理》2016,(4):16-17
热议忽视工匠精神,就只能"全球购"发达国家的一些产品的确是好,除了科技,还有"人"的因素,即国家对技术工人长期的重视和严格的培养。德国传统上的双轨制教育,将职业教育与企业实践结合在一起,这成为德企在全球市场成功的重要保证。而1998年日本政府也认为,应该进一步重视技术工人的贡献,推出"超级技师"称号。"工匠"不是人们概念中的普通"蓝领",所谓"工匠"是为生存而求精,所谓"精神",即为质量而执着。"工匠精神"意味着发自内心的追求完美,在劳动的精益求精中获得丰厚回报和自我实现。《庄子》所云  相似文献   

20.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实施"课程思政"是实现这个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蔬菜栽培学课程组深入挖掘《蔬菜栽培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潜移默化地把爱国主义的情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团结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根植到学生心中。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相信学生文化自信能够普遍得到提高,对蔬菜产业的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可以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