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地方历史文化在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涉及各个领域,形成自身特点和区域特色,组成了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他以高校为载体和媒介,通过"文化育人",对高校学子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地方历史文化因其历史性、文化性、传播性,成为高效思想教育取材的重要渠道。在地方历史文化教育中,通过认识地方历史人物、遗迹遗址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等,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文化认同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所以将地方历史文化、高效教育和学生社会活动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列举提升地方历史在高校"文化育人"中的实效措施,以推动高校育人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为我国高校建设和今后的工程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但在新工科的实践过程中,行业特色理工科高校不能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育人价值。论文从加大通识课程改革力度,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养分等方面着手,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苏南地方高校有着传承吴文化精神的优越条件,在苏南高校校园推行吴文化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是提升师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吴文化教育模式在苏南地方高校推选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对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育人实践成效进行总结,对苏南地方高校推行吴文化教育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高校应充分重视文学理论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在德育文化理念指导下,将高校德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以德育文化理念在文学理论课程中的渗透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德育文化思想和德育文化在文学理论课程中实施紧迫性为主要依据,首先分析了德行高尚、学识广博、关爱学生、明确基本职责、平等公正,其次探究了教师缺少文学理论人文性质意识、教师政治素养意识缺失,最后从德育文化,树人先正己;挖掘教材,渗透德育知识;文化育人,提升教学质量;树立"四爱四情"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创新精神,提升文学理论课程质量;激活第二课堂,渗透德育知识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是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相比网络媒体诞生前的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渠道有着鲜明的特点:主体多样化;渠道多元化;内容丰富性;受众情绪化;影响广泛性。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思想建设为主导、以文化建设为主线、以网络阵地建设为保障。  相似文献   

6.
加强理工科军队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不但体现了党和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而且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理工科军队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教育类课程设置不足、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对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重视程度不够等.理工科军队院校可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王毅 《价值工程》2012,31(34):263-264
湖北是一个科教大省,高校数量居全国第四位,美术教育蓬勃发展,每年外出写生、考察的师生达四万人之多。但是湖北的艺术写生基地建设却大大滞后于周边省份,这不仅是文化资源的流失,更是地方经济的损失,也是湖北艺术教育的缺憾。湖北要抓住文化大发展的机遇,在加快湖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的同时,深度挖掘和开发艺术写生基地资源建设,深化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做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原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2016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学院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占地面积1550余亩,现有在校生11000余人。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宗旨和"质量求生存、管理求规范、特色求优势、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着力培养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7,(9):243-245
创新创业已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一国经济繁荣的驱动力,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以西安文理学院为解剖的"麻雀",首先评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且指出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接着梳理了西安文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陕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构建双创教育体系提供参考范本,为我国高校双创教育实践探索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7日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教育强则国家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正向着更加科学、专业、规范的方向发展,但不同高校仍有差异,存在体制管理不健全、职能作用不显著和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本文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入手,探索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途径,以实现心理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做好青少年"拔节孕穗期"的精心引导和栽培,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化育人格局,学校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关键,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活动,通过不断创新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形式,学校思政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形成了学生人人进取,个个争先的优良校风和人人比、...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融入学生管理工作,本文阐明了校企合作视角下廉洁文化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进一步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坚持校企合作需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学生相结合的举措,将理论学习、日常管理、社会实践、校企建设四个方面融入廉洁文化教育,从而推动新时代校企合作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让清廉校企合作建设成为学校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和“推进器”。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8,(12):193-194
针对目前高校所存在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分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缺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重庆文理学院张进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材料类卓越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制定了以三大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标准,形成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集"实验、实训、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本研究对于高校材料类卓越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应重视宿舍文化的建设工作,将宿舍打造成一个全新的文化育人阵地,通过探索宿舍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完善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文章详细阐述了高校宿舍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总结了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以及在开展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新途径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希望能够加快大学和谐社区的建设步伐,推动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探讨河北省独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研究如何扎实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机制建设和理论创新,以引领高职院校的文化教育方向,努力使高职院校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地和平台,使大学生群体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学习者和积极传播者。  相似文献   

17.
张雪琴 《现代企业》2021,(2):104-105
当前,高校肩负着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以思政教育为核心,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课程思政建设,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必须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思政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最大限度地挖掘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功能,牢牢把握住培养学生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教育理念,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紧密围绕"三全育人"建设目标、立足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形成了具有学科特色的学生学业发展指导工作体系,针对本科学生实施了学业导师制。文章对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工作实效性进行了研究,对实行"学业导师制"前后学生学业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学风建设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学生学习成绩情况稳步提升,学业困难学生数量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19.
费衍慧 《企业文明》2023,(7):127-128
<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质量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的重大责任。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落地,“学群文化”建设为其提供了一种现实路径。本文力图通过对“学群文化”建设的研究,提出以“学群文化”建设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的具体实施路径,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江涛涛  王文华 《财会通讯》2021,(21):173-176
传统商科教育已无法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开放、融合、共享等特点,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典型特征的新文科建设在数字化经济时代孕育而生.新文科建设是数字化经济时代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需求和新呼唤,是创新创业教育在新时代的一种继承和升华,为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要构建双循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教师通过"科研引领—教学熏陶—实训指导—实践升华"的循环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商业伦理知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循环,具体改革措施包括打造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完善本科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积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建设数智化商科实训系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