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利用江苏高职和本科院校专业的学生双创能力优势,助力全国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充分彰显广大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双胜利做出贡献。文中介绍了江苏高职和本科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指出江苏高职和本科阶段的学生在双创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供坚实的双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电商双创直播基地、探索推进高职和本科院校产业园联盟、双创高端人才培养与孵化基地建设的多途径、全方位培养江苏高职本科分段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双创”背景下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适应高职院校发展实际,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本文总结了目前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其有效融合模式,为更好地将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了相关内容,为学生提供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并逐步通过校企合作来构建学校人才培养新平台,使学生的双创教育与双创实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但实际情况与预期的教育效果仍有差距。论文结合就业工作、实习巡视及企业交流、调研的经验,针对现今校企合作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进一步加强提出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社会的需求,对高职院校学生在创新创业核心素养方面进行研究,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提升创新创业的核心素养。文章简述了创新创业的内容,对学生创业能力、创业取向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目的是希望通过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提升创新创业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通过培养创新创业能力,高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社会需求、企业需求,还可以锻炼思维,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而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寨在家乡南通办实业、兴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既爱国敬业、责任感强,又勇于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企业家精神。这些优良的企业家精神凝结了创新创业者的特质,对新时代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将张謇企业家精神融入高职生“双创”素质培育的实践性策略,从而将张謇企业家精神引入校园文化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渗透张謇企业家精神,全面树立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创新创业”为切入点,丰富人才培养内涵,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7,(8):241-244
创新创业是我国当前的国策,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使国策良好的贯彻下去,系统工程良好的运转,必须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中,高职院校占据大半壁江山,并且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践机会较多,动手能力强,创新创业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因此,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探讨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侧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期望抛砖引玉,引导创业者掌握必要的创业团队建设、财务管理、企业法律保护、宏微观经济学及创新创业应用能力培育等,促进创新创业者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才培养质量,据麦可思调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80%的毕业生认为大学阶段,学院学生社团对学生成长成才特别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该校56个学生社团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学生社团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具体路径,将创新创业融入社团工作,设计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特色社团发展之路,一方面使学生社团得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使学生社团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当前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实际情况,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校企融合、双创驱动、三级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三层递进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9.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才培养质量,据麦可思调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80%的毕业生认为大学阶段,学院学生社团对学生成长成才特别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该校56个学生社团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学生社团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具体路径,将创新创业融入社团工作,设计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特色社团发展之路,一方面使学生社团得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使学生社团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7,(4):186-189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和引导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大学生的需求,针对当前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中,重新建构汽车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校、学生与社会沟通的一座桥梁。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努力为培养创业型人才营造环境。通过对高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其发展中的特点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目标与模式,提出了高职院校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陶军  杨晔 《价值工程》2011,30(4):242-243
在全国掀起的创业高潮形势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体系日趋成熟,相比之下,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研究刚刚起步,因此,如何提高创业意识,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创业指导,从而使高职学生走上健康稳定的创业之路值得探讨。文章从各个角度去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现状,并建立起适合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探讨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未来职业的发展规划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就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协同运作,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读书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当前高职院校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的现状,研究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需要。本文基于分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引导的现况,针对目前工作中的不足,再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重点研究创业教育引导在实践创业方面的突破。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研究的目的在于提升高职大学生创业能力,推进高职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工作,为高职创业教育引导出谋划策,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创新创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有阐述.我国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教师也要转变以往的"注入式"教学手段,注重提高学生的探索应用能力[1].本文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为例,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以及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专业核心素养匹配能力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创业人才培养进行深入探究,首先简要阐述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意义,其次分析了当前人才培养的主要现状,最后着重探讨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对策,其中包括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创业教育体制、组建专业教师团队、加强学生素养训练等,以此确保学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高校办学提供充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开展创业教育,鼓励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实施合作学习型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牢固树立创业理念,明确创业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创业教育中教师教材建设,以及校企合作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等措施,为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素质教育和创业能力训练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8,(10):189-190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培养出拥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是各类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担负的重要任务。同时,在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指导学生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措施和方法,积极地响应了国家提出的创新创业口号,对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也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7,(4):256-257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包括高职生在内的大学生青年群体更是投身创业的一个重要群体。本文立足于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探索论述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从高校创业教育实施层面探讨多维度的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就业指导全过程,以体验式教学为主体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业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大创业”就业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