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欣盛 《理财周刊》2005,(1):74-77
上证50ETF是什么样的产品?上证50ETF是我国内地首只ETF产品。ETF,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也称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tlge Traded Fund,以下简称ETF).属于开放式基金的一种特殊类型。它综合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优点,投资者既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ETF份额,又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购、赎回ETF份额.不过申购赎回必须以组合证券(或有少量现金)换取基金份额或者以基金份额换回组合证券(或有少量现金)。  相似文献   

2.
开放式基金是证券投资基金的一种,与封闭式基金份额固定、交易所挂牌交易不同.开放式基金是一种基金发行总额不固定,基金单位总数随时增减,投资者可以按基金的报价在规定的营业场所,根据法规及基金契约等约定的程序和内容,申购或者赎回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  相似文献   

3.
私募基金,是与公募基金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它的销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投资者大规模进行赎回操作的风潮,本文分析了开放式基金赎回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应对基金大规模赎回措施。  相似文献   

5.
交易所交易基金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指数基金,具有独特的创新优势:对投资者而言,其流动性好、交易成本低;对基金管理公司而言,其“物物交易”的赎回方式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随着各国证券市场效率的不断提高,基金业界专家对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发展给予极大关注,并称之为未来基金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开放式基金的设计机理是基金业绩越好,投资者申购越多;业绩越差,赎回越多.然而我国却出现了业绩越好,赎回越多的现象,即"赎回异象".本文以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份额变动的内在机理来揭示申购赎回行为背后的决定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基金投资管理的影响,最后对投资者、基金管理人和监督机构如何应对赎回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金成立时间、收益率、分红情况、基金规模、基金净值、投资者结构等因素和基金赎回率的关系,并选取2005年年底至2007年上半年的开放式基金数据,对这些基金赎回的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试图揭示这些因子对基金赎回率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尹娟 《理财周刊》2006,(8):58-59
资本市场上,时间就是金钱。很多基金投资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基金的认购,申购很便捷,但是赎回的时候似乎就不那么“爽快”了,往往需要多个工作日才能到账,延误了不少投资好时机。如何才能为基金赎回到账加速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陈利军  李刚 《商业时代》2007,(34):70-71
我国开放式基金自成立之初就一直伴随着巨大的赎回压力,在股市震荡情况下尤其严重。从理论上说,开放式基金相对于封闭式基金的一个优越机制。就是通过申购赎回产生的“优胜劣汰”机制。但是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情况,却正好相反,大多数业绩好的基金持续遭遇净赎回,这就是所谓的“赎回异象”。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净赎回率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的金融理论和我国的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和营销机制。分析和解释了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赎回异象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2007年初至2008年末,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轮明显的牛熊市转换。对这一时段的基金申购赎回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在极端市态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申购、赎回数量的巨额差异背后,存在着中购、赎回行为影响因素的巨大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研究,可以为深入了解投资者的心理,预测和指导未来投资者行为提供很好的帮助。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基金的个人投资者正在走向成熟;基金的机构投资者较为理性,其交易行为趋向长期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开放式基金异常赎回的现象一直是困扰着基金管理者和理性投资者的一个难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金行业自身的发展,本文力图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针对这种非理性赎回现象进行初步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开放式基金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经历了大规模的赎回。本文运用2005年第四季度到2008年第二季度58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相关数据,对影响基金赎回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特别是我国证券市场在2006年到2008年之间经历了一个较大的牛熊转换,因此有必要研究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在牛市和熊市期间不同的作用机制。通过面板回归法研究发现,影响基金赎回的因素如基金的净值收益率、基金规模、系统性风险以及分红等因素在牛市和熊市情况下对基金的赎回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对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者以及监管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方海华 《华商》2008,(20):77-77
什么是私募基金?所谓私募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是就证券发行方法之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界定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由于私募基金的销售和赎回都是通过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私下协商来进行的,因此它又被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与封闭基金、开放式基金等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公募基金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开放式基金赎回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关于业绩因素对基金份额变动的影响(也称为PFR曲线研究)在国内实证研究中存在争议,尚未得出一致结论。表面上看,我国存在赎回异象,即“业绩越好越赎回”的现象。然而,当以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两者的关系,将基金所属管理公司的整体情况和该基金的业绩表现结合起来寻找隐藏在基金赎回异象背后的规律以及产生所谓“赎回异象”的真正原因时,发现品牌效应是影响基金份额变动的重要因素,而微观层面上的“业绩越好越赎回”的赎回异象并不一定存在,我国开放式基金行业的规模变动同国外成熟市场一样,符合优胜劣汰的发展规律,基金投资者申赎决策是理性的。  相似文献   

15.
与封闭式基金相比,开放式基金较好的解决了对基金管理人的激励与约束问题,已成为基金业发展的主流。自从华安创新第一只开放式基金以后,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数量和规模也不断扩大。由于开放式基金在开放期内要随时接受投资的赎回请求,因此,赎回管理将是开放式基金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国内相关文献仅探讨了开放式基金业绩对净赎回的影响,没有进一步探讨其对赎回、申购的影响.文章利用动态面板方法,分别检验了基金业绩对申购、赎回以及净赎回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开放式基金申购与历史业绩正相关,与即期业绩负相关;基金赎回、净赎回与基金业绩正相关.因而中国开放式基金具有完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PFR关系:"异常申购"、"异常赎回",以及由此导致的"异常净赎回".研究中还发现,股市收益、分红等其他因素对申购、赎回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贺晓波  林海 《中国市场》2010,(18):60-61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中的图形分析(基于ONEAL分位图)来研究我国股票型及偏股型开放式基金业绩对投资者申购和赎回行为的影响,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国外的研究成果,对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实证的结果表明,业绩增长是决定股票型及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申购和赎回的主要变量,但是对于申购赎回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更多与基金申购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肖奎喜 《财贸研究》2007,18(4):85-90
本文考察开放式基金由于投资者的申购和赎回而产生的流动性交易行为及其与基金业绩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对单个基金认同程度很不一致,导致了对不同基金的申购和赎回差异悬殊;(2)投资者热衷于炒作小盘基金,使得其流动性交易远比大盘基金活跃,小盘基金更容易被少数大额持有人操纵而从中牟利;(3)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与其申购率成正向关系,但与赎回率没有明显的负向关系;(4)国外学者的早期研究发现,投资者倾向于购买业绩好的基金,但却不一定赎回业绩差的基金,这种业绩—流量的不对称性现象在我国基金市场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19.
李莉 《商业会计》2015,(14):22-24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集团内部债券业务的抵销变得越来越复杂。本文以债券的发行方式作为研究切入点,对债券的私募发行和公募发行方式下的合并抵销处理分别进行了梳理,并进一步详细探讨了公募发行方式下债券推定赎回利得的确认,并对集团内部债券的顺流交易、逆流交易、平流交易以及特殊的债券业务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基金投资日益普遍,定期定额申购基金的投资方式渐入人心。投资者选择一个好的“入场”方式固然重要,而选择好的赎回方式才是最终保住投资成果,真正实现理财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