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的护理。方法取我科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血肿引流术为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通过合理护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促进疾病恢复,减少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内科治疗,而试验组则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恢复情况及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微创术后适应证等。结果试验组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良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效果理想、创伤小、恢复时间短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7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89例患者给予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89例患者给予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昏迷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运用不同的外科手术方法对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110例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55例。A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手术进行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所需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结论运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高血压高出血对象共80例,就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与大骨新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1例,占2.5%,对照组死亡6例,占1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使预后明显改善,为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的经验.方法 对2000~2011 年收治的52 例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手术前、后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 例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存活48 例,死亡3 例,植物生存1 例.结论 积极做好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前病情观察、术前准备及术后的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可提高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病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微创介入脑部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与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观察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选取病例总有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采用微创介入治疗脑部血肿,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加快疾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6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9%,病死率为5.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5.9%,病死率为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法治疗。结果观察两组治疗效果P<0.05,有明显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有较好的效果,值得继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应用颅脑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治疗112例,死亡18例,存活94例。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颅脑微创穿刺术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小,对脑出血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和严密观察,保持引流管通畅,是预防护理并发症,取得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研究紧急微创联合开颅手术抢救急重型颅内血肿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法,总结术中护理配合的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急重症颅内血肿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紧急微创联合开颅手术抢救,总结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并分析术中护理配合的关键。结果60例患者通过我院积极的抢救和手术室的细致周到护理,51例患者抢救成功,9例患者死亡,均为病房内死亡,原因包括并发脑疝3例,中枢性衰竭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结论在紧急微创联合开颅术抢救急重型颅内血肿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需要护士给予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将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以探讨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颅脑外伤患者在入院初期均进行脑部CT检查,于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48h之内再次进行脑部CT复查。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开颅方法清除患者颅内血肿现象,若有需要应在进行开颅清除血肿的同时去除骨瓣进行减压,若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患者病情轻微或有特殊情况不易进行开颅手术,应进行保守治疗。结果患者经脑部CT复查以及各项检查后,有24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症状;72例颅脑外伤患者未出现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症状。24例发生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患者中,有8例进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治疗;13例进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的同时去除骨瓣进行减压措施;3例进行保守治疗。结论患者若发生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应进行及时的诊断与处理,是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是否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后脑出血行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6例,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3例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研究组63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S)。结果治疗3 d后,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N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14、21 d后,研究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NI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可明显减轻微创血肿清除后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体积,降低神经功能损缺,缓解机体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股骨粗隆骨折的高龄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充分准备;术中由专科护士娴熟配合,密切观察高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心、脑疾病等意外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加强病情监护,预防感染及功能锻炼。结果患者骨折固定理想,愈合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顺利康复,提高高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行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的碎吸组和行锥颅治疗的锥颅组,观察记录两组血肿清除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结果两组在术后初期、术后7d和术后1个月血量残存量对比不明显(P>0.05)。在术后1个月血肿清除率和致残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死亡率上碎吸组高于锥颅组(P<0.05)。结论两组均可作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式,但锥颅术引起辅助于置管引流,且在操作性和经济性方面突出而成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基底节脑出血内科常规微创穿刺术与在此基础上围手术期加用云南白药口服或鼻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6月~2009年6月入院的8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微创穿刺引流术加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则在微创穿刺引流术围手术期开始口服或鼻饲云南白药。结果治疗组在围手术期加用云南白药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半个月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3个月后的整体生活质量评估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底节脑出血在微创穿刺围手术期即给予服用云南白药效果明确,其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及致残率明显降低,从而提高了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在定位血肿在颅脑深部血肿清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常规开颅手术组63例(对照组)以及行B超定位血肿清除手术组62例(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IL-6、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IL-6、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超定位颅脑深部血肿可有效提高血肿术前诊断准确率,减少手术损伤,改善患者术后炎症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50例高血压脑出血心理康复护理疗效观察。方法对2009年9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合适的心理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试验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经过心理康复护理后,痊愈的患者为9例,进步的患者为12例,有效的患者为3例,无效的患者为一例,总有效率达到96.0%,与对照组相比较(t=1.556,P=0.29<0.05)。结论心理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28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病情观察,给予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预防并发症、心理和饮食等护理措施。结果 128例脑出血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100例达到了满意效果,24例好转,2例因脑干出血抢救无效死亡,2例因合并肺部感染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达96.9%。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和精心全面的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9例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49例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血管再通44例,血管未通5例,有效率达89.8%,均未出现脑出血、脑水肿等不良后遗症。患者3~4周出院,出院时可独立行走。结论加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