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10~16周妊娠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配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终止10~16周妊娠的孕妇,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羊膜腔穿刺及利凡诺注射治疗(对照组)与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配合治疗(观察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引产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至分娩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盘胎膜残留4例,占8%,对照组15例,占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子宫破裂、羊水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及卡孕栓配合应用终止10~16周妊娠,可显著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及不良事件,提高引产成功率,为孕产妇生存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无痛流产的方法,减少患者的痛苦,为无痛流产的临床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30例无痛引产的患者,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观察效果以分析无痛引产的技术要点并总结减少患者痛苦的方法。结果 22例患者属于常规情况,4例患者需要加用缩宫素,4例需要加用米索前列醇,阵痛效果较好,出血情况正常,均能在正常时间内出院。结论在无痛引产手术中可以采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并配合应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可以有效终止14~28周妊娠,且患者痛苦小,产后出血量正常,该方法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羊水过少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母婴结局,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116例羊水过少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产检正常的产妇196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结果经超声诊断羊水过少的准确率达93.1%,发生孕周>40周占82.8%,发生孕周≤40周占17.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胎儿窘迫、胎儿畸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羊水过少的产妇,在排除胎儿畸形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尽早终止妊娠,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老年性肾病的临床特殊性与愈后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肾病综合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非老年肾病综合症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临床特点与愈后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慢性肾功能不全与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P<0.01),镜下血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以感染为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的愈后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差。结论老年性肾病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特殊表现为肾功能不全与高血压的发生率比较高,镜下血尿的发生率比较低,主要并发症为感染,愈后情况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在带器宫内早孕中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接诊的B超提示带器宫内妊娠6~10周要求终止妊娠且无禁忌证的63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2例)与对照组(n=31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后行清宫取环术,对照组患者直接行人工流产取环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取环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松弛程度、取环难度、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胚囊排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带器宫内早孕口服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再行清宫取环术的效果优于直接行人工流产取环术,患者宫颈松弛效果理想,清宫完全,手术时间短,易取环,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B超引导、米非司酮联合使用在绝经后取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绝经后取环的妇女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使用B超引导联合米非司酮取环术,对照组使用传统取环术,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疼痛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取环成功率为100.0%,需要扩宫24.3%(9/37),对照组取环成功率为67.6%(25/37),需要扩宫91.9%(34/37),两组取环成功率、需要扩宫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超引导联合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取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传统取环术,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减少扩宫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经诊断确诊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内膜厚度、月经量、经期及复发率等。结果治疗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经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增生,可降低复发率,缩短治疗时间,手术痛苦较轻,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接受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包块消失时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治疗7d血β-HCG降低15%比例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β-HCG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2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康莱特联合多西他赛)和对照组(单用多西他赛),21天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58.54%,对照组有效率为36.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血液学毒性主要表现在白细胞和血小板的降低,主要为Ⅰ~Ⅱ级,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发生率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上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现象。结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的疗效较好,不仅提高了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与对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有生育需求异位妊娠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给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子宫旁包块消失时间、腹痛停止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输卵管复通情况、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子宫旁包块消失时间、腹痛停止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输卵管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基础上联用康妇炎胶囊用于治疗有生育需求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可加快包块吸收与症状消退,改善输卵管复通情况,有助于修复子宫内膜,满足患者生育需求,该方案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实行药学监护的路径与方法。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6月呼吸内科收治的20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26%)明显高于对照组(79.61%),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07%)明显高于观察组(8.74%),差异显著(P<0.01)。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的实践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有效性、安全性,还能充分实现临床药师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4.6%(44/52)与71.2%(37/5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2%(11/52)与42.3%(22/5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意义显著,缓解患者病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对于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妊娠孕囊大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肌内注射甲氨蝶呤,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各项指标恢复情况、雌激素水平、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9%、96.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囊消失、月经恢复、β-HCG转阴时间更短,阴道出血、甲氨蝶呤使用次数、转清宫术治疗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孕酮(P)、雌二醇(E_(2))、β-HCG、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素(LH)、孕囊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E_(2)、β-HCG、FSH、LH、孕囊大小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1%、3.8%,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孕囊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雌激素水平,缩小孕囊直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对126例孕16~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中期引产,患者痛苦少,副反应少,出血量少,完全流产率高,无子宫破裂、羊水栓塞、过敏性休克及感染并发症。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效果明显优于其它药物引产,具有安全、简便、成功率高的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联合用药与单纯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符合保守治疗标准的宫外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联合组在肌肉注射甲氨蝶呤50mg,1次/d的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50mg,2次/d;对照组仅应用甲氨蝶呤50mg肌肉注射,1次/d。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5d后的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5d后,联合组治愈率96.6%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75.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不适、头晕、口腔溃疡、皮疹、肝功能异常及白细胞下降,反应较轻且经处理后均消失,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1%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宫外孕疗效好于单纯甲氨蝶呤治疗,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快捷、高效、可行的方法终止瘢痕子宫妊娠。方法随机将有剖宫产史合并早孕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氯酚酸钠塞肛联合微管人流术终止妊娠;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药物流产方式终止妊娠。结果两组在孕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完全流产效果及流产术后感染五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在转经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腹痛程度上均以轻度腹痛为主且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管人流术+双氯酚酸钠塞肛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术后感染率高、胃肠不适、阴道流血时间长、流血量多的问题,是一种值得在基层大量应用的先进高效、并发症少、痛苦小、简单、快捷的新型人流方式,且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吴炎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3):212-213,237
目的观察能气朗(CoQ10)对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评估。方法 8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CoQ10,两组疗程均为1年,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程度、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心功能不全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浆BNP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CoQ10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为抗孕酮和抗糖皮质激素甾体类药物,有副作用少、患者痛苦小等特点。米非司酮在临床上不仅能够干扰子宫膜和蜕膜靶器官水平的孕酮,终止早、中、晚期妊娠,用于死胎引产和避孕。还能有效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以及异位妊娠等常见疾病。由于米非司酮在体内外都具有较强的抗孕激素和抗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为成熟的是终止49d内早孕,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正式批准[1]。为了让米非司酮在妊娠终止临床应用方面有更多的了解,笔者对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强度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内膜增生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研究组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1次/d;研究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1次/d。记录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即刻及6~9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观察支架内的最小冠状动脉血管直径、内膜增生面积等,并检测患者支架植入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和再次支架植入术。研究组有112处病变植入支架,对照组有91处病变植入支架,且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随访。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0.18±0.29)mm比(0.33±0.71)mm]和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0.17±0.04)mm比(0.39±0.43)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冠状动脉支架内平均内膜增生面积与对照组[(0.4±0.6)mm2比(1.3±1.3)m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9、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40 mg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抑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有效减少内膜增生,减少支架内管腔丢失,从而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盘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与观察组(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各1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红蛋白水平、Rockall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危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中危及高危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可有效改善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