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一体化综合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护理操作质量及配合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急救护理中实施一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救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及时掌握致伤原因,加强在保暖、输液、输血等各方面的护理措施,4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救治,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针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110 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充分认识创伤性休克的特点、发病机理,采取针对性强的有效急救和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有效急救和护理措施,除3 例创伤严重死亡外,其余均成功治愈.结论 有效急救和护理措施在创伤性休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加强基础护理、术前急救、术后护理。结果通过护理,有效控制了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发展。结论通过加强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可提升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7例胸腹联合伤患者进行抗休克、高流量吸氧等抢救措施,并于入院后对患者实施严密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87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急救及合适的护理后有80例得到了治愈,治愈率高达91.95%,7例由于出血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为8.05%。结论对胸腹联合伤患者来说,医生对患者伤情的准确判断、及时有效的急救和适宜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救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救的110例危急患者为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坚持系统、整体的护理理念,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急诊抢救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急救措施也不尽相同,要求急诊科的护士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掌握各种急诊急救技能和各种抢救流程,因此,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比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和医疗道德、牢固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端正医德医风,热爱工作,认真负责,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在颈椎病手术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为今后在颈椎病手术治疗护理中推行临床路径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颈椎病手术患者48例,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采取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24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评价,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对颈椎病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手术患者的信任感和满意度,提升医院形象,从而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路径,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8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及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门诊中心护理服务区运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按照精细化管理的理论、方法及要求,制订门诊中心护理服务区精细化护理制度、护理流程监督、人性化辅助措施及考核奖励机制,并对实施前后各100例患者在门诊中心护理服务区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后,在抽血等候时间、注射等候时间、换药等候时间等方面均低于实施前所用时间;化验单难找发生率与实施精细化管理前相比也大为降低,以上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患者对就诊过程满意度和患者投诉率分别明显提高和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门诊中心护理服务区运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中目标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均给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分析研究其应用效果。结果实施目标管理模式后,医院临床资料统计中突发事件预警、报告、处理流程知晓率为92.5%(111/120)、与特殊患者交流知晓率为94.2%(113/120)、无名氏的身份识别、语言交流障碍、意识不清以及交接流程知晓率为93.3%(112/120)。制订科室的管理目标,参加院内科内培训,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家属对健康教育以及健康教育普及率掌握率为98.3%(118/120)、基础护理以及危重患者的护理合格率为95.8%(115/120)、分诊合格率为94.2%(113/120)、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为92.5%(111/120)、急救物品完好率为94.2%(113/120)。结论目标管理模式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优质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中毒院前急救的方法与临床价值.方法 按照急性中毒的院前急救的方法,按流程进行认真处理.结果 112 例急性中毒患者中,显效46 例(41.1%);有效62 例(55.4%);无效4 例(3.6%);总有效108例(96.4%).结论 通过积极的院前急救,可以避免一些错误的急救和转运方式等,使有效的急救时间提前,为患者急救争取了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吉安县敖城中心卫生院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进行急救及护理。结果 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治愈32例(80%),好转6例(15%),未愈2例(5%),总有效率95%,平均住院时间9天。结论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康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随着各种车辆的迅速发展,车祸的发生率也明显提高,创伤性肝破裂发生率已超过脾破裂而排名居于首位。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外伤性肝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20例,其中有1例死亡,其他均治愈出院,笔者根据自身临床护理体会做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压力与挑战。推行人性化管理,为护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聪明才智和潜力,强化服务流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护理质量,是当前医院管理者值得探讨的问题。我院在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政策下,为追求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危险因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针对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改善服务流程,做好心理护理。正确选择血管及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加强责任心,多巡视,严防差错。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用真心、爱心和过硬的护理技术,使患者在良好的氛围中顺利完成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做好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风险防范,可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措施,为临床急救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分析患者的抢救措施。结果 60例患者经抢救治疗,抢救有效率为63.3%。结论在心源性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应快速进行对症治疗,及时纠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38例,其中118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20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系统化护理,经12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治愈率等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6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科学系统化的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预后,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40例进行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急救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效果观察。结果本组40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经过我院急救和护理,39例均好转出院,1例患者因并发多种疾病导致脏器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住院时间1~2周,平均6天。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需要加强巡视和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和处理,是保证急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而宫外孕破裂发生的出血快,可因短期内的大量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且宫外孕发生失血性休克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因此,做好专科急救的培训,对宫外孕破裂患者做到尽早的诊断和救治,是挽救患者和减少误诊的关键.为了探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和护理的措施,2010 年10 月至2011 年10 月我科对所收治的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了流程化的救治和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的救治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