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迫切需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矛盾,归根结底要依靠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来彻底解决。统筹区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赋予了区域协调发展新的时代要求和新内涵。本文从首先界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与特征,然后分析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和新要求,并简要分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间序列,中国学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些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可以归纳和总结为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以及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将构成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骨架。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间序列,中国学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些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可以归纳和总结为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以及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将构成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骨架.  相似文献   

5.
加快区域经济建设,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6.
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市场的不协调发展,将会影响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文章着重从东西部市场非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入手,从市场容量、商品市场、流通市场等微观角度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古语中说:“郡县治则天下安。”以县域经济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是其中的基本单元。而按照福建省最近一次的党代会要求:“坚持将区域经济发展,当作城乡统一规划,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核心工作。”又显著说明了政府部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8.
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先决条件,面对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和谐社会的建设要以西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为突破口。从区域创新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西部12个省域进行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并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中提高西部省域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义乌市的调查研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客观上存在着互动关系:城镇的元素与农村的元素在各自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促使双方元素在"混合"中"酵母化";在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加快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具有规律性.只有按规律办事,城镇化与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质量技监部门如何围绕地方经济建设中心,做到有所作为、履职到位,成为摆在我们面  相似文献   

11.
建设晋江纺织鞋服行业公共服务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践落实"科技兴国"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新形势下政府自身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在晋江纺织鞋服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基础上,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形成惠及行业产业链、公平公正、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切实完善晋江纺织鞋服产业链、为行业服务,更好实现晋江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得益于地方经济的繁荣,创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既有客观基础,也与中国更加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契合。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区域发展和协调、协同发展的主线,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区域发展目标,以五大理念、四大板块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内容框架,通过"五个一"工程推进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建设。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得益于地方经济的繁荣,创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既有客观基础,也与中国更加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契合。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区域发展和协调、协同发展的主线,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区域发展目标,以五大理念、四大板块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内容框架,通过"五个一"工程推进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建设。  相似文献   

14.
楚向红 《中外企业家》2013,(7Z):234-23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政治实践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优越性,是的政治优势。但是,这一制度在现实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障碍,需要进一步的坚持和完善,这是加强民族团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遇到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宋林飞教授把这些问题归为十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为回应,本文针对这些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解决的十大思路与对策,分别是:把长三角的范围界定为"小长三角";建设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体系来保持长三角快速增长的态势;实施区域行政一体化来加快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共建区域一体化的要素机制来进一步优化长三角的发展环境;打造区域产业一体化来提高长三角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共建区域行业协会组织来提高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大政府干预和管理力度来保证长三角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与长期繁荣;长三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始终把农民放在首位;长三角应实施区域环境优先发展战略来建设最佳人居环境;长三角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来率先实现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刘姝君 《企业导报》2013,(5):177-177
国家战略是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而西部大开发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布局,是国家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差距的重要手段,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深入梳理之后,对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从经济、科技、产业等视角下做了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7.
区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于一个区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进步,具有深层次的动力支撑作用。建设和发展区域文化,应把区域文化创新和发展作为区域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内容,将区域文化建设和发展有机融入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文章在分析区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区域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沈殿忠 《中外企业》2002,(2):97-10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多少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多少辈中国人共同奋斗的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个重要阶段,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个重大方略。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地区为我国改革开放做出重要贡献,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方面相对不足,且农村地区之间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平衡。促进农村地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这一目标的实现既要有外部政策的支持和城市、工业的带动,也要求农村从自身出发,从根本上提高自身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执政能力建设体现在领导工作的具体实践之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执政,就要认识和把握三大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差异性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突显出来,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束缚制约作用越发明显。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到五个统筹,必然要求我们逐步淡化行政区划,强化经济区划,实现资源的合理整合配置,这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