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胡又元 《开放潮》2001,(8):46-46
经历了两年外商投资持续滑坡的“寒冬”之后,厦门市今年招商形势逐渐“回暖”。据厦门市外资委介绍,今年来,投资厦门的国家和地区大大增加,巴拿马、凯曼群岛、匈牙利和印度的资金首次进入厦门,传统的引资渠道得到突破和拓宽,不再以亚洲地区为主。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二十年来,经济建设成绩斐然,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成为福建省经济的龙头,更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几个城市之一。“九五”期间,厦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6.8%.五年实际利用外资64.8亿美元,2000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0.49…  相似文献   

2.
陈传发 《开放潮》2000,(11):30-30
厦门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 口,统一祖国的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至今已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873家,总投资金额201.09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69.66亿美元,目前外资企业已开业4148家,实际到资109.55亿美元,1999年厦门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3%,进出口总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3%,涉外税收约占全市工商税收的35%。 但是,进入“九五”以来,厦门市利用外资呈现徘徊、摇摆,甚至出现阶段性滑坡局面,1996年-1999年厦门利用外资项目数和投资…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厦门与台湾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的转移和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台胞到厦门投资的势头日益发展,投资方向从初期的短期投资向长期稳定性投资发展;从单一性、零散性向行业性综合性投资开发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发展。目前,已有三德兴(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厦门玉品光电有限公司、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台商投资公司被厦门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厦门市外商投资工作委员会等主管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台商在高新技术领域对厦门的投资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4.
台商在厦门投资现状 厦门从1984年引进第一家台资企业项目开始,到目前为止,共批准台商投资企业 1750家,投资总面 40.22亿美元,其中台商投资 38.59亿美元,已开业企业1396家,实际到资 2378亿美元;分别占厦门外商投资的35.38%、19.07%、20.97%和28、23%,在批准的台商投资企业项目中,独资企业占项目总数的77.8%,合资企业占15.9%,合作企业占6.3%;其中投资1亿美元以上企业2家(翔鹭、正新),台商共投资4亿美元; 投资 3000~10000万美元的企业 8家,台…  相似文献   

5.
一个又一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厦门火炬高新区“长大成人”,行走于科技创新的前沿,并邀游于资本市场。今年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已经孵化培育出5家高科技企业上市,成为厦门市乃至福建省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6.
连炜 《产权导刊》2008,(3):50-50
“鹭芳”是厦门本土首批饮料品牌之一,这个驰骋福建饮料市场的商标,原属厦门绿泉实业。绿泉公司旗下的厦门华荣食品有限公司1988年开始生产“鹭芳菊花茶”。此后,“鹭芳”逐渐成为厦门乃至福建省的知名品牌,它的系列产品包括果汁饮料、果蔬饮料、茶饮料、乳饮料、碳酸饮料以及纯净水。2001年,“鹭芳”荣获“厦门市著名商标”和“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产业》2005,(12):279-279
厦门视听通讯产业基地位于福建省厦门市,2005年6月.经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004年,厦门视听通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9.82亿元.占福建省厦门市工业总产值的15.8%。其中骨干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0.86亿元.占基地产值的69.56%。  相似文献   

8.
<正>截至1996年12月底,厦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3862项,合同投资总额123.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3.66亿美元。1996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生产总值达311.3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8.6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30.73亿美元,占全市外贸总额46.24%,1995年外资企业涉外税收9.36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的26.74%。 一、厦门利用外资的特点 1、从投资规模看,外商投资项目规模扩大,水平提高。以“八五”期间引进的外资为例,全市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443项,合同利用外资80.8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2.74亿美元,分别占特区创办以来累计总数的72.77%,80.19%,88.95%。项目平均投资额从1984年的174万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493万美元。  相似文献   

9.
来自厦门市外资委的统计数字显示,厦门实际利用外资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据统计,今年8月厦门实际利用外资止跌回升达1.8亿美元;9月实际利用外资继续攀升,达到2.45亿美元,创今年当月实际利用外资最高纪录。三季度厦门全市共新批外商投资项目97个,合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3.58亿和5.3亿美元。厦门实际利用外资实现恢复性增长  相似文献   

10.
刘云 《特区经济》2001,(8):15-19
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厦门创建经济特区,从此厦门就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统一祖国的基地”,厦门外资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截至1999年底,累计批准外资项目4731项,协议利用外资165.23亿美元,累计实现直接利用外资104.20亿美元,世界500强大公司中,已有24家跨国公司投资厦(其中美国公司占12家),兴办了31个项目,总投资额15.6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FDA)往往涉及资金,技术和管理的一揽子转移,不仅给厦门市注入了货币资金,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包含先进技术的真实资本及国际市场信息,1999年厦门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3%,进出口总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3%,涉外税收约占全市工商税收的35%,利用外资对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厦门,市利用外资面临复杂而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引进外资步伐放慢,1999年全市共批准直接利用外资项目209个,比上年减少14.69%,协议利用外资12.87亿平均,减少23.79%,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3.42亿美元,减少了2.84%。面对新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厦门在引进外资的方式和思路上必须实行战略性的调整,90年代中期以前,经济特区主要通过优惠政策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内地普遍效仿特区政策,甚至实行比特区优惠政策还“特”的政策,加上中央逐步取消了一部分特区优惠政策,使特区政策优势大大减弱,在优惠政策逐渐淡化之后,如何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就显得十分突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要从领先优惠政策为主逐步转到领先综合环境吸引外资为主上来,同时,中国将加入WTO,这无疑将增强外商来华,来厦投资的积极性,外国公司为了抢点市场,必将抓紧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厦门市要抓住机遇,必须始发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因此,对厦门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4月3日,厦门市科技局和市台办联合为“厦门市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试点单位”授牌。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闽台(厦门)花卉高科技园、闽台(厦门)生物医药研发与产业化合作平台、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和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等七家单位被首批列为“厦门市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第五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的乐曲声,首家由台商自发筹建的“厦门台商会馆”于2001年9月8日上午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福建省副省长朱亚衍及各地台商协会代表出席了典礼仪式。厦门台商会馆位于台湾街与仙岳路的交汇处。占地3538平方米,总投资3800万元,是由厦门市台商协会的会员自发集资兴建的。会馆内部装饰豪华、功能齐全,第12层顶楼设有“台商精品展示中心”。厦门市台商企业协会会长黄铁荣在致词中表示要更好地发挥会馆的作用,为增进两岸情感,繁荣两岸经济做出贡献。厦门台商会馆落成@黄丛明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初夏,国家人事部与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建“中国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挂牌仪式和“厦门光电子孵化器”成立剪彩仪式在厦门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隆重举行。对于早已跻身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先进行列的该园而言,前者可谓实至名归,后者实乃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4.
发挥厦门对台优势增强信息服务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经济特区地处祖国沿海地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决定了她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及对台经济贸易的“窗口”。随着经济特区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厦门经济特区已成为外商投资。特别是台商投资的热点地区。台商投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比重逐年提高。至1995年来厦门投资的台湾同胞占全国六分之一,投资项目达1164项,投资金额达22.8亿美元。厦门已成为台商  相似文献   

15.
理事名片     
《中国高新区》2009,(1):128-128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厦门火炬高新区”)是全国三个以“火炬”冠名的国家高新区之一,先后荣获“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科技兴贸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先进管理单位”、“国家火炬计划实施二十周年先进高新区”等称号。  相似文献   

16.
《开放潮》2002,(11)
基本情况 厦门是中国大陆设立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计划单列市,享有省一级管理权限和地方立法权。 设立经济特区以来,厦门市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02年10月底,已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厦门投资,全市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665个,合同外资200.36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9.32亿美元。 厦门外商投资特点 ——制造业项目居主导地位,外商投资制造业项目合同利用外资占总额的60.0%,主要集中在电子、机械、化工等行业。 ——港、台投资比重较大,港商投资占46.9%,台商投资占20.9%。 ——欧美投资逐年增长,英国、美国投资分别为15.7亿美元和13.1亿美元,分列第三、四位。  相似文献   

17.
从福建省交通厅获悉,未来5年福建省将在港口建设上投入500亿元,力争使厦门、福州两港成为首批两岸直航口岸。福建省交通厅厅长李德金日前表示,从今年起到2012年,福建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将突破2500亿元,其中港口建设投入近500亿元,力争在两岸“三通”全面展开后,厦门、福州两港成为第一批直航口岸,并发展福建沿海港口与高雄、台北等主要港口之间的海上集装箱班轮双向航线、海峡客货滚装和散杂货不定期双向航线。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厦门市,是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我国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陈嘉庚投资兴建的厦门集美学村已经走过了90多年辉煌的历程,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9.
扎实推进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是中共厦门市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七届七次全会通过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立足厦门实际,为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富民强市,服务全省、全国发展大局,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年初召开的厦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扎实推进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促进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决定》。如何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厦门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厦门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做强做大厦门经济特区。正成为备受厦门全市乃至全省上下关注的焦点。为解读厦门市“扎实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战略决策,我刊与中共厦门市委政策研究室、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编辑了本期《厦门:扎实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专题。  相似文献   

20.
动态     
第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10月举行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以“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为主题,在认真总结前三届经验的基础上,以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发展规划》为主线,进一步突出两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