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宜  张峰 《乡镇经济》2009,25(1):120-123
苏南、珠三角和北京京郊三地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导致当地农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农户融资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但共同之处在于农户融资都存在供给不足或需求无法充分满足的情形。这就需要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创新,尽快完善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金融服务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苏南、珠三角和北京京郊三地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导致当地农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农户融资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但共同之处在于农户融资都存在供给不足或需求无法充分满足的情形.这就需要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创新,尽快完善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金融服务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运行机理、政策依据与农村投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定向放贷的农村投行模式运行机理、与农户融资相适宜的动态均衡作用机制、设计机理以及农村金融发展逻辑,以期为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提供先行先试的蓝本。寻求合适的金融供给模式,解决农户融资困境,特别是融资困境引起的投资乘数瓶颈,突破现有政策创新的局限及金融机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约束,探寻农村金融创新的可行性与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农村金融领域的问题备受国内学术界关注.在农户融资需求方面的研究也颇为丰富,本文主要从农户融资需求理论、满足程度、影响因素、基本特征及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对策等五个方面对国内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农户融资需求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农户融资行为与农民收入——基于四川调查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农民收入和农户融资问题。本文发现,第一产业仍然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增长很快,正逐渐成为农户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农户的融资渠道仍然主要依赖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对亲友和民间借贷仍然有相当程度的依赖。农户资金需求的主要目的是生产性和住房融资,资金需求的期限以中短期贷款为主。农户资金融出渠道单一,主要是储蓄,民间借贷也呈上升趋势。我们认为,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淮安市255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构建二元选择模型并利用E-views软件中的Binary probit方法进行估计,结果表明:融资利率水平、抵押担保要求、融资资金用途、农户文化程度以及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等变量对于农户融资渠道的偏好产生显著性影响,进一步分析其成因在于我国农村金融支农制度的不健全与不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东西部农村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提升程度不同而形成的金融需求(其核心是农户融资需求)差异,客观上要求金融改革正视这种差异,并以金融需求为导向做出因地制宜的创新.文章以广西罗城、田阳、靖西三县调研为基础.通过对农户融资需求状况及其金融抑制效应的具体分析,试图探寻西部欠发达地区对农村金融政策的潜在要求,并据此提出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南省704户农户资金借贷行为的问卷调查,发现2011年度农户的小额贷款和农业生产项目贷款所占比重过低,大额度贷款占到很高比重。正规金融机构的非农生产项目和生活性项目比重过大,贷款期限较短,贷款的利率地区差异大,农业银行的借贷覆盖面窄。民间借贷在河南省并不活跃,且信用形式很不规范,缺乏组织化形式,民间私人借贷严重偏离了生活性支出项目。并继而对产生农户借贷问题的供给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认识到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机构在支农服务上存在越位和缺位现象;现有的农户信贷产品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农户的融资需要;过高的农户信贷成本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其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提升农户资金供给水平;科学设计农户融资产品,满足农户融资需求;优化配置农户借贷资金投向,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农户融资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俊丽  王家传 《山东经济》2006,22(2):157-159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户资金需求总量逐步扩大,需求范围进一步拓宽。但是,由于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缺陷,农户合理的信贷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农户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对农户融入资金的来源结构、融资的信用形式、偿还本息的情况以及信贷资金的使用结构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农户从正规金融渠道融资的可获得性,完善财政补贴和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农业贷款担保体系以及引导民间借贷农户健康发展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漳州N村近三十年的农户借贷行为为切入点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金融支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借贷行为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经济高速发展时,农户借贷行为频繁;经济发展缓慢时,农户金融需求减少.农户较少借贷。这意味着现有以金融供给为视角的农村金融体系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存在错位,因此必须深刻认识新农村建设的真正金融需求并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进一步.新农村建设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思路可能需要在农村金融体系外求解。  相似文献   

11.
王亚松 《魅力中国》2010,(22):107-107
在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唯一与农民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通过农户小额信贷方式,支持农村中低收入群体融资,是农村金融的绝对主力军。本文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的风险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2.
廖霄梅 《特区经济》2010,(5):190-192
本文基于对广西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农户融资的资金来源、用途、成本、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局部地区独特而有效的运行机制,证实了非正规金融在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制定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户借贷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虽然是我国经济组织体系中最小的经济单位,但它却是农村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农村金融基本的服务对象。所以,研究农户的借贷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不仅能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深化,而且能为政府制订相关的农业信贷政策提供参考。文章以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112户农户为样本,对其借贷行为进行了调研,并从正规金融、民间借贷供给和农户自身需求三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贵州省平坝县农户进行实地问卷调研的基础上.获取相关资金需求的数据.发现收入水平低的农户资金需求大。民间资金借贷频繁。通过调研数据与当地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数据的对比.笔者发现该地区存在资金供给严重不足。针对农村金融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构建多层次、多主体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加快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完善农村担保体系对扩大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70%-80%的现金流量发生在农村,广大农户是农村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是困扰他们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农户的借贷特征对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和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背景资料。本文没有按通行的标准,而是以家庭经营类型和收入水平为标准划分不同类型的农户,以此作为研究农户借贷行为的基础。具体是:家庭收入全部来自农业的为纯农户,50%以上来自农业的为Ⅰ类农户,50%以下来自农业的为Ⅱ类农户,离乡离土的农民为其他类农户。一、农户现金…  相似文献   

16.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市场上正规金融组织与非正规金融组织并存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正规金融存在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过高的问题,使得非正规金融(民间金融)成为大多数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首要选择。在我国农户借款中,民间金融的规模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民间借款比重占到了农户所有借款的60%以上。民间金融虽然一直是以半公开、半地下的方式运行着,但却在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对其经济福利的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融资模式改革与创新一直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中的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无论是对传统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模式还是农户联保模式的研究与探讨,亦或是对发展抵押品贷款模式或中间组织担保模式的研究都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对目前较受关注的儿种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传统的贷款模式是在日前农村经济环境下的一种合理选择,同时各地农村金融机构应当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金融环境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非对称信息下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着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而目前垄断性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加剧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引发了农村信贷资金的外流,最终导致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因此,必须发展农户贷款担保组织和乡村银行,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更好地克服或减弱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信息甄别模型研究了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与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关系。本文认为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可以反映其种地能力,因此农户的土地租赁情况可以作为一种信息识别机制,金融机构据此来识别贷款农户的风险状况。在实现自身盈利和支持"三农"双重目标的约束下,农村信用社会根据农户土地租赁的情况采取差异化的贷款定价策略,从而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因此,规范和发展农村的土地流转市场,不但有利于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也有助于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艳  张国林 《特区经济》2008,235(8):129-130
如何破解"中国农村金融之谜",为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近年来成为了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六县市的实地调研,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困境的现实考察和区域比较,可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经济发达地区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不仅可满足当地市场化农户的融资需求,而且为非正规金融演变创造了条件;而落后地区信用社应坚持合作制取向并加强与非正规金融的垂直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